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译文
思维导图赏析

这首词上片偏重客观景物的描写,景中有情,通过描写平林、寒山的深秋景色,烘托了惆怅寂寞的气氛;下片着重描写人的主观感受,登楼远眺,抒发了游子惆怅而又复杂的思归之情。全词结构呈网状,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各句间含义也相互交织,营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
李白这首词笔法娴熟,简约质朴,受到后人很高的评价,与《忆秦娥·箫声咽》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高楼”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多用来表达思乡、思归之情,如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亭”源于周代,多建于路旁,供行人休息。故诗词中的“亭”常用来表达离别之意,如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