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实践逻辑的人单合一
这本书是逼出来的
十年前就有海尔的关注者和学习者强烈建议我写一本关于海尔管理实操的书籍。但那时我还在海尔任高管,在职写海尔似乎不合适。
后来,我从事企业管理的教学和咨询工作,每年的授课时间在150天以上,我写《华为营销基本法》和《营销拐点突围》两本书都是“三上”场景:飞机上、车上和床上。我曾戏言,或许是习惯使然,我在这三个地方,特别有灵感。
我在课堂上常举例海尔管理成功的案例,企业家学员每次都希望有更贴近海尔管理实战的书籍。每每如此,我总搪塞,不久就能付梓了。
我的博士论文选题在导师南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的建议下,研究的就是华为国际化战略和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对比。
华为主题的书籍早已出版,海尔主题的书籍还是没有出来。原因之一是海尔的变化很快,一个月没有关注海尔,海尔就有了新的变化。海尔内部的创客更是深有感触:海尔每天都是新的,因为海尔的文化就是要求挑战每一天。
如果以静态的视角看海尔,就永远写不出最新的真实海尔。
海尔的“自杀重生”
海尔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从2005年以来,对中国管理界和管理学术界来讲,海尔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
熟悉是因为海尔“砸冰箱”“售后服务独树一帜”“日清管理法”“美国建工业园”等标签深入人心,人人都能说出海尔的一些故事;陌生是因为海尔近些年来进行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推广,专心向内变革,一心谋求嬗变。兼之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新秀不断出现,人们接收的信息呈几何级数倍增。
以2005年为分水岭,2005年前的海尔是熟悉的海尔,而2005年之后的海尔是陌生的海尔。2005年是海尔正式实施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一年。因此,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和学术界只了解“半个海尔”。
2005年后的海尔“低调”是因为它在积极探索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这条新道路就是适合物联网时代的新管理模式——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探索的过程是痛苦的,前程是未知的,犹如“雾中行走”。诚如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所言:这种自杀式重生的成功概率,海尔也不能预测。
美国战略大师加里·哈默也直言不讳:张瑞敏让人人做CEO的想法很大胆,大胆到几乎疯狂!
这更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海尔能成功吗?
海尔的时代答卷
成功与否,用户和市场说了算。世界权威调研机构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1年海尔位列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这也是海尔第13次蝉联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榜首;海尔在2020—2022年疫情期间逆风飞扬,诸多生态品牌如生物医疗和卡奥斯表现优秀,海创汇的赋能创客平台涌现出的新物种,旗下美国GEA和新西兰斐雪派克实现两位数增长,利润又创历史新高……
2022年7月26日,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分析报告。这份基于财务数据、品牌强度和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年度报告中,国家电网、中国工商银行、海尔成为中国最具价值的前三大品牌。其中,海尔连续19年上榜,蝉联三强,品牌价值达4739.65亿元。海尔共进入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世界各地的10亿用户家庭。
世界品牌实验室对海尔的官方评价是:“海尔很好地回答了初心与创新的关系:坚守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初心,同时不用过去的逻辑书写今天的故事,以生态品牌新范式的创新与用户、生态方偕行,凝聚时代的用户认知与心智。”
海尔案例三次入选哈佛大学管理案例库,有两次是以人单合一的创新管理案例入选,被“商业生态系统”概念创造者、管理科学家詹姆斯·F. 穆尔评价为:海尔是组织和生态系统创新的领导者。战略管理学家威廉·马勒克评价说,海尔是物联网时代组织模式变革的基准,是全球企业组织变革的一个方向。
海尔以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引领生态品牌的崛起,正在为中国“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贡献生态力量。海尔以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创新向时代交出了一份答卷,如果这份答卷有个名字,那就是“物联网时代的新管理范式”。
社会需要一本海尔管理实操书籍
中国的企业家和学术界需要一本介绍海尔最新管理模式的实操书籍。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总裁班的负责人给我打电话,说关于海尔人单合一的管理实操书籍,不能再拖了。其实我一直默默关注海尔,并多次到海尔实地调研。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我写成了这本书。
人单合一的学习仿佛是中国企业的“必修课”。海尔集团近40年稳健、快速和有时代节奏的创新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成功发展的缩影。海尔的成功绝不仅仅是它为社会提供了几万个型号的家电产品,而是它力求与时俱进、不惜自我否定的创业创新精神和敢于突破科层制带来的“大企业病”的管理探索,敢于在组织、流程和机制上进行创新驱动,积极寻找企业发展的“第二条曲线”。
社会上不乏林林总总写海尔的书籍,尤其是人单合一模式推行之前的书籍,但专注于海尔第五和第六阶段的书籍不多,而且关注点多是管理哲学和管理逻辑,从体系上系统介绍人单合一模式的书更是少之又少。
原因大概有两个。一个是人单合一是超前的模式,有学者认为人单合一是未来的模式,对此的研究有些晦涩难懂,著书更是难上加难。第二个原因是海尔的变化太快,而且小微链群的组织方式和经营模式本身的特质就是动态和开放的。人单合一管理基于物联时代背景,是生态网络的,是随时迭代的,犹如变革后的小微组织的自组织、自驱动、自增值和自进化。
这两个原因激发了我无穷的斗志,书籍更应该早日付梓。超前的管理更有价值,当你看得懂,往往已经来不及了。海尔成功法则里有一项:在时代变化之前主动变化自我。海尔的变化快是因为变者生存,写书也是如此,否则“当所有的灯都绿了,你永远无法开车”——当然,我说的“车”是商业上的抽象的“车”。
企业管理者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不同,他们更希望“拿来主义”,“不为所有,但求所用,更因所思”。企业家深谙“取势、明道、优术”的逻辑,前两者在直接实践中很容易得到,但“优术”的创新方法之一是对标学习,引发新思考,激发新行为,才会有“优术”的境界。
实践逻辑视角的人单合一
这本书的特色之一是从实践逻辑的角度来写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全书从海尔集团的“三把铁锤”作为索引,阐述了海尔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和物联网时代的三次“砸”的底层逻辑:砸冰箱、砸组织和砸标签。
本书重点阐述了信息时代和物联网时代海尔实现转型升级的人单合一模式,对人单合一的底层逻辑、发展历程和迭代过程进行了透视,详细介绍了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中的目标体系、组织体系、预算体系、财务体系、薪酬体系、关差体系、运营体系共七大体系,也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从“复制和借鉴”创客所有制、用户付薪和链群合约等人单合一底层实操工具出发的管理实操书籍,填补了企业实践界和管理学术界缺少海尔最新实操图书的空白。
我力求用鲜活的一手案例详细解释人单合一管理模式的精髓,辅以 “案例观察”“海尔管理大智慧”“管理透视”等举一反三、归纳总结、学以致用的创新内容,并配有大量实操工具、创客制度、操作流程等帮助读者学习落地执行,以期读者读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尤其是“海尔管理大智慧”版的设计,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重点章节的实操内容。
对标学习是需要正确方法的。孔子提倡的学习五步法“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本书中归纳为“N+1+N”学习模型,在第十二章有详细的介绍。本书对企业实践者的学习和借鉴尤其重视,这也是海尔人单合一的历史使命之一,让新管理模式惠及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让“万物共生,彼此共赢”。为此,我总结出海尔人单合一的七个可以借鉴的关键点。
学习学精髓,不可学形式。为了避免学习“误区”,本书还总结出学习本书可能出现的五个“误区”,让企业实践者学习时能够有的放矢,方法科学,做到事半功倍。
国内外企业学习人单合一的成功案例,本书在第十二章也有详细阐述。海尔探索出来的路,企业家们可以观察、学习和借鉴,但不可当看客,而是要做持续创新、实践修正的主人。
群山高耸尽是无名
在张瑞敏的书房里,有一幅书法作品,上书:玉树深藏知其有意,群山高耸尽是无名。这句话是海尔人单合一创客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其本意是:在玉树的后面藏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道理,而群山高耸全部都是没有名字的。这句话的内涵是:海尔的成功无须向外人道,创客们默默无闻,他们才是海尔真正的功臣。
就如这本书的创作过程,这是我和我身后众多人一起挑灯夜战的成果。感谢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精心打磨;感谢海尔人单合一模式研究团队真诚敬业的访谈接待;他们在百忙之中安排了多次内部链群小微访谈,并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再次表示感谢。
更要感谢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我的博士生导师白长虹教授为本书所写的推荐序,感谢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副秘书长魏建玲女士为本书所写的跋文,同时感谢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权锡鉴教授、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姜忠辉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志刚老师,感谢德国品牌专家狄沛先生,他们对本书的学术和理论指导让我提前完成了书稿。
我还要感谢青岛华商智业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岳邦瑞,他把书中的图片设计得更加美观,还要感谢桂琳等在校稿和图片设计中的辛苦付出。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撰稿期间的支持,我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他们从未抱怨,深夜电脑前一杯热牛奶的关怀也让我“沉思泉涌华藻云浮,缀响兰深绛言琼秘”。
“群山高耸尽是无名”,一本书的创作过程,离不开“群山”的默默付出,我和他们一样,尽力把书籍的内容撰写得犹如群山环绕的风景一般,也算是对读者的那份深藏的“有意”了。
管理无答案,只有永追问
人单合一管理模式是海尔在物联网时代探索出的管理成果。它所使用的场景是信息文明时代以速度和精准度为核心的商业环境,也就是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的三种经济是:社群经济、体验经济和共享经济。人单合一通过链群合约很好地把这三种经济融合起来:组织上的类社群化,体验的迭代和增值共享。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管理有定式无定法,它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企业发展历史、管理现状、市场组成、企业文化等密切相关,因此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思维和管理哲学,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探索永无止境,人单合一的持续迭代正在进行。
张瑞敏很喜欢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诗:“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人单合一正式推行的前一年——2004年,张瑞敏把这首诗送给海尔的高层管理者,或许用意就是:做企业没有舒服的时候,尤其你是掌握用户资源更多的高级管理者。人间正道,沧桑才多。
张瑞敏很欣赏科里纳先生《管理百年》里面的一句经典:“管理上没有最终答案,只有永恒追问。”
愿在路上的海尔和所有的企业都能找到正确的路——因为,道不远人。
刘春华
2022年8月修订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