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心理行为训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概述

一、心理行为训练的概念

心理行为训练是在人为创造的某种环境中,使用一定的刺激手段有意识、有目的地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施加影响,继而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和工作效能。简单地说,心理行为训练就是利用特定的手段和方法促进人的某些心理因素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的过程。

实践证明,开展心理行为训练能够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提升自控和心理调节能力,增进正确的自我意识,增强对陌生与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和面对危机环境的耐受力,磨炼意志,造就坚强的人格品质。同时,开展心理行为训练还能够增强团队与合作意识,改善社交能力,使人际交往更加融洽,能够更好地融入团队之中,全面增强人群整体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工作质量和团体创造力,筑牢更好地工作、生活的健康心理基础。

二、心理行为训练的目的

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环境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意识问题等困扰,易导致心理适应不良。心理适应不良是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调,不属于心理疾患,但会对人的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工作开展和任务完成造成一定的障碍。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加以调节和改善,心理适应不良长期存在,会逐渐发展成心理疾病。

心理行为训练的目的就是解决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或困境,导致心理适应不良的问题。通过心理行为训练,达到强化个体对自我的正确意识、改善社交能力、融洽人际关系、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耐受力、提高心理活动强度、提升心理自控和调节能力、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三、心理行为训练的特点

(一)体验激发情感

体验激发情感是心理行为训练的必要条件,也是受训人员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从心理学上来讲,人的心理活动从本质上都是因刺激而引起的,对客观环境的体验则是情感形成的桥梁。对客观环境的体验不仅能深化对事物的认识,积累经验,而且能够提高心理活动的水平。

(二)行为改变认知

认知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认知是行为的起点,行为是认知的结果,正确或错误的认知能够形成良好或不良的行为,要改变不良行为就必须首先改变决定这种行为的认知。同时,行为对认知又具有调节作用,通过对行为的体验,可以改变原有的认知,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三)习惯积淀品质

习惯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固定联结,可以是多次无意识重复的结果,也可以是有意练习的结果。心理行为训练就是通过一系列规定动作的反复练习,使之成为习惯,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逐步积淀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

四、心理行为训练的理论基础

心理行为训练是建立在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之上的一项系统性训练和培养过程。

(一)潜能激发理论

改变环境可以使人产生新的行为,而新行为带来的新体验和对自我的新认知,又会影响今后的行为,这就是利用外界刺激来激发人的潜能,即心理学中的潜能激发理论,通过创设一定的环境来使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通过特定性行为的发生来开发人的潜能,推动人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二)强化理论

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的,他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生物机体在特定条件的反复刺激下能够形成某种相对应的行为。

经典性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自然恢复、泛化、辨别五个特征。将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多次成对呈现可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就是获得过程。如果条件刺激出现后,不再呈现无条件刺激,反复多次之后,就会观察到已经习得的反应的消退。已经消退了的条件反射能够在原先的实验条件下更快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有时候,消退了的条件反射可以在没有任何进一步训练的情况下再次出现,即自然恢复。泛化是指对某种特定刺激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另外一些类似这一刺激的刺激也可能会诱发出同样的条件反射,新刺激越是近似原来的刺激,条件反射被诱发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辨别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是对事物间差异的反应。在条件反射中,辨别通过选择性强化或消退作用而形成。

2.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心理学家斯金纳经过大量研究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即人的绝大多数行为都不是由刺激情境引发的,而是机体的自发行为。行为的结果决定着行为是否会再次出现,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结果就是一种强化,强化可以是正强化,也可以是负强化。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增加或刺激强度的增加导致了行为的增强称为正强化;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这个行为出现了刺激的移去或刺激强度的降低导致了行为的增强称为负强化。

(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来进行学习。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通过观察而学习的能力能够使人们获得较为复杂的、有内在统一性和模式化的整体行为。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例如,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观察到身边某个孩子的某个行为受到老师的表扬后,他也会习得这种行为。这种学习主要发生在对他人行为的观察中,因此也被称为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许多社会行为通过观察、模仿即可习得,无论是直接观察,还是间接观察,观察习得的是某种行为的方式,当环境条件允许时,就会外化为行为表现。

五、心理行为训练的组织与实施

(一)训前准备阶段

1.熟悉训练对象

熟悉训练对象的情况,主要是掌握训练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健康状况、工作经历、生活事件、接受能力、心理状态等,通常可采用座谈会、与训练对象交谈、心理测试、听取训练对象直接领导的介绍等方式开展。

2.拟订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一般分为年度训练计划和阶段性训练计划,内容包括训练对象、训练目的、训练内容、方法步骤、训练时间、器材保障、训练场地、注意事项等要素。

3.编写训练教案

训练教案一般分为三部分:一是提要部分,包括训练目的、训练内容、时间分配、训练重点等;二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主要包括实施步骤、内容安排、方法手段、活动规则、注意事项等;三是训练总结,简要概括训练过程、归纳重点问题、评价训练效果、指出存在问题、明确下一步训练要求等。

4.检查器械、器材与场地

一是检查器械、器材是否完好,通过看、摸、试等方法,对所需器械、器材逐一进行检查。二是检查器械、器材是否充足,根据训练项目设置和受训人员数量准备足够的所需器械、器材。三是检查场地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检查训练场地是否开阔平坦、是否存在外界干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

5.培训保障人员

一是对保障人员进行系统训练,使其熟悉明确训练内容、要求和保障措施。二是开展训练器械和装备性能、保管及维护等专业知识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训练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熟悉安全装备的维护要求,保证训练安全实施。

(二)训练实施阶段

1.观察受训人员的表现

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各种情境的刺激,受训人员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为变化,对受训人员的言行举止都必须观察清楚。通过观察受训人员的言语、行为、情绪等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把握其内心活动和心理变化,适时进行心理调适和行为引导。

2.调适受训人员出现的问题

部分受训人员可能由于个人认知上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形成不合理认知,表现为对自己、对训练情境和对他人出现不恰当评价。对此,必须根据受训人员的个性特点加以及时引导并纠正,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认知模式。在训练中,部分受训人员出现的消极情绪不仅使其个人得不到应有的心理体验,实现不了培养心理素质的目的,而且会对其他受训人员的情绪产生负面感染。教练员需要及时进行调控,化解和消除不良情绪反应,保证受训人员以积极的情绪投入训练之中。在训练过程中,有些受训人员在困难和失败面前表现为惊恐发呆、手足无措、望而却步等行为反应,不仅不能实现训练的预期目的,甚至会对受训人员的心理产生负面效应,教练员对这种行为反应要有意识地、及时地矫正。

3.确保训练安全

在训练实施过程中,教练员应时刻注意训练器械、器材是否正常、受训人员行为是否正确、保障人员是否做好准备等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予以纠正,必要时中止训练进程,待危险因素解除后再重新开始训练,确保训练过程中不发生意外。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反复强化保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三)交流总结阶段

1.抓好交流回顾

在实践训练之后,应组织受训人员交流分享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收获。成功完成训练能够增强受训人员的自信心,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会处理心理反应的方法。交流成功的经验能够使受训人员再现心理体验过程,重温成功的喜悦,达到强化心理品质的作用。对于没有完成训练的人员也应进行回顾,总结教训。回顾是一种合理宣泄的过程,可通过倾诉缓解失败的痛苦。同时,回顾也是一种共同探讨的过程,通过集思广益,找到失败的真正原因,进而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或者错误的行为应对方式。

分享交流不应受外界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干扰,教练员事先根据课目内容可设置一些鼓励、启发、引导性的问题供受训人员在实践中进行正确的领会和运用,并不断地总结和提炼。

2.搞好训练点评

训练后的点评要运用心理学相关原理解释训练中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用心理疏导和心理调适的方法帮助受训人员解决心理问题,用心理辅导技能消除心理障碍。同时,每个训练项目所要培养的心理品质侧重点不同,在点评时必须针对每个项目所要实现的目的、解决的问题、达到的要求,结合受训人员个体心理变化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辅导。此外,通过点评,使受训人员认识到训练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不断训练,反复强化才能积淀成为稳定的心理品质,懂得如何结合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磨炼,不断拓展心理素质养成,正确面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六、心理行为训练的基本原则

心理行为训练是对个体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的过程,也是直接转化人的“内心世界”的特殊教育过程。它是心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期间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手段之一。实施心理行为训练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原则

任何心理行为训练方法的使用都必须有利于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坚持完全自愿的原则。心理行为训练是培养受训人员对自我心理状态的调节能力,受训人员是否自愿配合是影响心理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训练参与程度要由受训人员自己掌握。任何强迫受训人员完成训练任务的做法均会增加受训人员的不适感、恐惧感,甚至是厌恶感,加重其心理负担,训练效果适得其反。

2.主动性原则

人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和行为是由人的需要和动机所决定的,是否具有主动性决定了人对外来困难的处理方式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防御。在心理行为训练过程中,须充分调动受训人员的主动性,激发内心潜在能量,积极面对困难,在不断地挑战应对中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3.情境模拟原则

特定的心理素质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与巩固,因此心理行为训练的开展情境与真实情境越接近,受训人员展现出的心理状态就越真实。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展训练,可以让受训人员感知“真实”情境中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心理变化,继而巩固与提高未来面对真实情境的心理适应与调节能力。

4.实践性原则

人的非理性心理活动独立于语言活动,仅仅靠讲道理、进行说服教育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心理行为训练必须亲身去体验才能直接刺激受训人员的感觉、知觉,形成表象,激发情绪,产生行为。

5.超负荷原则

心理行为训练中产生的心理负荷只有超越受训人员平时所承受的负荷,超过绝大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时才能够激发受训人员心理的潜在能量,推动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6.循序渐进原则

心理行为训练要符合个体自身认知发展规律,要保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除极个别情况外,避免一开始就采用较大的训练难度引起受训人员的紧张感、疲劳感、压抑感和训练失败后的失望感。

7.坚持性原则

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生理机能一样,都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克服急躁、动摇和厌倦情绪,保持自信的心态,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反复训练持续强化和巩固训练效果,使受训人员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提升并保持良好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