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太爷的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5章 【赵太爷的狗】.45

洪万福地区的圣库在前一年管理了全地区的粮食,在被朝廷的府台派兵夜袭后,损毁的那一些,也随着太平军的胜利和朝廷的失败后,在乡民们踊跃的物资支持下继续丰盈,导致当时的圣库已经囤不下更多的物资,所以在春节期间,大家放开了吃,放开了喝,仍旧所剩颇丰,在天王府要求继续上募粮食后,数量才逐步减少,但也还能坚持。

只不过,坚持就是衰败的信号,向好的信号是增长,而不是坚持,坚持只能是无奈之下的自我激励。

一个夏天到秋天的过度,在历史里不过一瞬,在人的生活中,却需要在时间里一点点煎熬。

这个夏天,所有人都在煎熬。不过总算熬过了夏天,炎热,缺水,缺粮食,乡民们家里的鸡鸭早就连骨头都嚼掉了。

还好,天平天国圣库出的粮食数量虽然在减少,也没有断停,乡民们用米熬粥,也有余香,香味就可以,食者仅仅奢其香,贫者才奢其量,赵太爷家,暂时还是奢其香的,赵太爷甚至说,米粥康健,康健就好,其他无妨。

秋天的秋收忙了起来,众人的体力明显跟不起来,手脚无力,这时候才发现,喝粥和吃干饭和馒头大饼是不一样的,吃菜的健康和吃肉的自我储备是不一样的,撑起来的虚弱肚子,扛不住挥舞镰刀的消耗,何况还有锤子需要抡起来,镰刀锤子,真是费粮食。

赵老三来到赵太爷家,对赵太爷说,不喜欢镰刀锤子,不习惯,抡着抡着就没了力气,还割伤自己好几回。

赵太爷说,喜欢不喜欢,也不是咱们能决定的,跟着吧,习惯就好了。

赵太爷指了指那只撒开了链子四处乱跑的黑狗说,人啊,生来就是辛苦的,要不然还能像它一样吗。

顿了顿,赵太爷又说,唉,有时候觉得,像狗一样也挺好,省心不累,无须多求。

吴妈来告诉做好了饭菜,赵太爷叫赵老三说,走吧,喝粥去,多喝几碗,先把肚子填起来。

秋收自然是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力气,尽管肚子里是汤汤水水,胳膊上的腱子肉却在希望的鼓励下撑了起来,乡民们挥舞着镰刀,又开始笑容灿烂。

洪万福对杨必胜说,圣库都快空的见底了吧。

杨必胜说,还好,粮食马上就下来了。

洪万福说,安排兵士们,去收粮食吧。

杨必胜说,收什么粮食。

洪万福说,我区域的粮食应该收了嘛。

杨必胜说,洪军帅,这可使不得,乡民们也都熬了大半年了,也都在盼着秋收,吃些饱饭,我们可不能去全收了来啊。

洪万福说,谁说全收上来了,安排兵士们去帮着收,帮我太平天国子民,不应该吗。

杨必胜说,哦,洪军帅莫怪,是属下想错了。

洪万福哈哈笑,说,你当然想错了,把我想成什么人了。

杨必胜离开,洪万福在后面看着杨必胜,脸上一丝歪笑。

在一片地方呆的久了,产生感情也是应该的,杨必胜跟此地就是这样,不只是跟此地,本身自己也是出身农民,又觅得本地女子陪着自己吃住,日久生情,不只是对人,也对环境。

杨必胜带着田七,田七带着太平军兵士,帮乡民们收割粮食。乡民们对太平军没有什么怀疑,有官军帮着忙活计,自是高兴的。

很快,粮食收了上来,洪万福没有让把粮食都收进圣库,杨必胜心安了很多。

也不是洪万福没有要求,是这边的军民忙于秋收时候,洪万福去了上京,一去就是一个月。

在洪万福离开的时间,杨必胜带着人帮着乡民们收了粮食,跟着杨必胜的本地女人,还给杨必胜生了个孩子,杨必胜担心被责怪,让那本地女人回自己家去生养,太平天国有严格的规定,男女分居,这生了孩子,没有天王的允许,是不可以的,而自己没有提前上报。韦天成和杨必胜关系不错,但就连韦天成也不知道这个事,杨必胜倒是有些相信田七,尽管洪万福一直提拔田七,貌似田七和洪万福走的更近,杨必胜还是相信田七,这是人的情感特殊性,杨必胜貌似和韦天成关系不错,但不相信韦天成,很奇怪。田七自是帮着韦天成安顿了那女人,不只是那女人生了孩子,秋收后,这片乡土地上,孩子的出生就像秋后葡萄架上的葡萄一样,一串串的连了起来,嗷嗷的清脆啼哭,伴着秋收的景象,一片忙碌,但万物生机。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