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家宴取字
颜长老被颜员外拉过一边说着话,一边落座。
“这就是述儿?”颜夫人上前拉过颜述的手,“不愧是颜家的孩子,瞧瞧生得多俊俏。”
说着叫下人接过颜述的蓝黑色的披风,先放在一边,拉着颜述在自己身边坐下。
碰巧顾绥拉着颜沁走进屋来。
“见过长老。”顾绥进来先给长老见礼,颜沁也紧随其后。
两人的视线随即转向颜夫人,和她身边的少年。
那少年着一件藤萝紫的锦衣,腰间坠着一块玉佩,面色白皙,隐隐透出几分苍白。
“这是你堂妹颜沁,那是你大伯友人的孩子顾绥,比你年纪小些。”颜夫人拉着颜述的手,给他一一介绍。
“见过颜兄。”“堂兄。”
颜述也微微点头:“顾公子,堂妹。”
一旁坐着的颜长老笑道:“一家人在意那么多虚礼干什么?还不快坐下。”
“是,长老。”颜沁笑着坐在长老身侧,拉着顾绥坐在自己旁边,挨着颜述。
长老执酒杯小酌一口,满意地感叹:“嗯,好酒。”
接着放下酒杯,环顾桌上的各位,问道:“元宵灯会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长老放心,告示已经贴出去了,也叫人准备了一些疗伤用的丹药在商铺里卖着。”颜员外连忙答道。
长老听罢,点点头:“嗯,不错。”
这边颜沁起身,为长老斟满了酒。
“沁儿孝顺呐,”长老笑着,望着这一桌长幼,却又不由得唏嘘起来,
“人生啊,总是这么短,好不容易咱们凑一起吃一顿饭,都多吃点啊。”
一时间众人都有几分伤感。
颜员外率先打破这伤感的氛围:“述儿还未取过字吧,今年多大了?”
“侄儿今年十六,尚未取字。”嗓音清冽温和。
“顾平还叫我问问长老能否给顾公子取个字,今日不若就请长老一同取了?”颜员外笑着看向长老。
长老捋捋胡须:“也是,日后天高路远,孩子们也难能回来一趟。”
于是叫下人取了纸来,斟满一杯酒,念动法诀:
“承天之泽,赐民儿孙,诚表民愿,愿祈表字。”
“一则予,小儿颜述!”
酒杯中的酒水竟缓缓飘起,落在纸上,氤氲着些紫气,紫气渐渐沉下去,赫然是一个“书”字。
长老捋捋胡须,看向了颜述:“述儿,就叫子书,如何?”
“谢过长老。”
“二则,小儿顾绥!”
这次却是蓝色的一个“承”字。
“顾公子就子承,如何?”
“多谢长老。”
到了颜沁,却是蓝中透出些紫来,一个“宁”字静悄悄浮现在纸上。
“沁儿也顺着子字,就叫子宁如何?”
“沁儿谢过长老。”
取过字,颜员外连忙向长老敬酒。
窗外是爆竹声声,屋中是笑语连连。
席间小辈不尝饮酒,颜长老与颜员外倒是推杯换盏,喝了不少。
不觉,夜色渐浓。
眼见两人喝的正尽兴,颜夫人招呼着几个孩子:“时候不早了,快去睡吧,沁儿,带着堂兄去新收拾出来的那个屋子。述儿跟着沁儿过去就行。”
下人连忙将颜述御寒的披风递上,眼见他系好了披风,“走吧堂兄,”颜沁过来拉着颜述,顾绥则跟在颜述另一侧,一行人向就寝的小院走去。
“还不知,顾公子多大年纪了?”颜述略略偏头问道,却不禁冷风一吹,轻轻的咳了一声。
“今年十五,”顾绥不由得劝说一句,“颜兄有什么话还是到屋里说。”
“好。”知道他们忧心自己的身体,颜述也只能从善如流地点头应下。
到了屋中,观这房子的陈设,倒也别致,一进屋是个书房,左右各有一个暗门,通向两侧的屋子。
“那边有两个屋子,兄长和顾公子过去就好,”颜沁略微想了想又说,“府中没有给小辈伺候起居的下人,若是兄长有事,可以摇床头的同音铃叫我和顾公子。”
“多谢妹妹提醒。”颜述微微笑着点头。
这边带颜述坐到了床上,顾绥却还是放心不下,迟迟不肯离去。
“顾公子怎么……”
“颜家待我不薄……”
听这话,颜述不由得流出一抹笑意:“顾公子放心,况且不是还有这同音铃。”
见顾绥面色还有迟疑,颜述不由得补充道:“多亏了长老,我这些年倒也几乎与常人无异,像前几日那般倒是少见的,现在长老又为我固了魂,你大可放心。”
顾绥这才点头离去。
次日一早,颜述起来到书房,正巧看到颜沁从另一边的暗门出来,见到他,倒像是一愣,随即摇了摇铃,一边又对颜述说道:“没想到堂兄也起的这般早,娘叫我今日用过早膳后带堂兄去街上逛逛,堂兄可把同音铃带上。”
又去拿上一把木剑,对着颜述一抱拳:“堂妹先去练剑,失陪了。”
过了一会儿顾绥也从暗门出来,打个招呼便向着那边摆着的另一把剑走去。
“练剑?比试比试如何?”颜述嘴边挂着一抹笑意。
顾绥对颜述的剑术并不抱什么期望,却又不忍扫他的兴,只得拿了两把木剑,递给颜述一把,带他走到他们的练武场。
正是春寒料峭,残雪未消,偏生还有些红梅掩映在树木之间,平添几分趣味。
“堂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