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7章 情爱多虚妄
忠德也忍不住替宁帝说话:“娘娘,朝中事物一大堆全然压在陛下身上,陛下日日夜不能寐,又听闻太医说您心有郁结,不宜大喜大悲,公主的事情,才瞒着您的,陛下一片苦心,娘娘……您莫再怪陛下了。”
宁后看宁帝眼底的乌青,心里的怒气便消了大半,稍稍平复情绪后,才开口:“我不说了。”
“好了好了,”宁帝笑道,“萱儿不跟朕计较就好了,下回让太子写奏章述职之时,也给你寄一封信回来报平安,好不好?”
宁后握住宁帝的手:“昭阳呢,回来了吗?”
“回来了,还把她祖母劝回来了,不论是朕,还是你或者贤妃,谁劝母后都没她厉害。”
“她被拐去西部……没受伤吧?”
宁帝摇摇头:“南宫衍与她是旧识,骨子里还是个君子,未曾动她一根头发,把她照顾得很好。”
“她如何脱困的?”
宁帝疲惫地揉了揉头,女儿的计划危险的紧,他开口怕是又惹宁后忿忿不平,只好开口对忠德嘱咐:“忠德啊,给皇后娘娘讲讲公主的丰功伟绩,朕去洗漱更衣。”
忠德应下,绘声绘色地朝着宁后描述着,宁帝洗漱完,仍见宁后聚精会神听着,旁边的小宫女听得眼里冒着星星,都觉得姜疏桐厉害,唯独宁后,揪着衣角,满脸都是担忧。
“而后,那南宫衍和贺绥没法子了,被姜疏桐控制着国君生死,他只好妥协了,灰溜溜退出了合州,将合州城还给了大瀛。”
“后来啊,南边咱们的谦王殿下也是骁勇,直直将萧家的人打的节节败退,河道收回来不说,还打了几场游击,硬是把合州到益州之间的山脉,拿回到我们自己手上,再去合州与太子殿下和公主汇合,领着公主啊,一同去护国寺接太后娘娘了。”
宁后叹气,满脸忧伤:“她还是闺阁女子啊,这般……外边百姓会怎么议论她呢?”
“娘娘莫介怀,公主殿下高义之举,为国为民,是我大瀛皇朝的荣耀。”
宁后无奈笑了笑:“她若是个男儿身,定能与她哥哥平分秋色。”
“嗯,”宁帝凑过去,“她若是男儿身,东宫她亦坐得。”
“陛下也不怕行儿怨怼你。”宁后开怀。
“朕也没说行儿不好嘛,立嫡立长,谁也绕不过去他。”宁帝笑道。
“对了,崔家郎君何时让我见见才好,”宁后道,“虽是陛下看中的,我还得再把把关才行。”
“自然许你,明日下了早朝朕让他入宫拜见你。”
“宫中淑妃德妃……还有贤妃,惯是也看重昭阳的,便让她们请安后多留会儿,一同见见崔家郎君。”
宁帝无奈:“你们还要来个三司会审不成,怕是要把那孩子吓着。”
“若是被吓着了,他可就配不上我的昭阳了。”
“随你,随你。”
……
次日,身着红色官服的崔景昶,深呼吸,郑重踏入了凤仪宫。
凤仪宫内,宁后端坐主位,下属德妃、贤妃、淑妃,一个不少。
“臣太常少卿崔景昶参见皇后娘娘,参见各宫娘娘。”
“平身吧,赐座。”宁后见他一表人才,不卑不亢,初步印象还算满意。
“崔家是世家之首,书香门第,又是殿试的中上等,短短数月便当上了给事中要职,可见郎君厚积薄发,深谙官场之道。”宁后笑道。
“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娘娘,臣深知今日之成就,离不开陛下的厚爱和公主的照顾,自当结草衔环,以报恩德。”崔景昶谦逊回道。
宁后眼里闪过更多试探之心:“崔郎君与昭阳是何时认识的?”
“回娘娘,臣与温公子一同进京赶考之时,偶遇殿下,因而相识。”
宁后不再拐弯抹角,直直开口:“那你又是何时,喜欢上昭阳的。”
“和风徐徐,遥祝你功成名就,春风得意。”崔景昶道,“娘娘,这是公主赠臣之言,正是当时,臣才深觉对公主已然倾心。”
“驸马官职设限,你愿意为昭阳,舍弃你前途吗?”宁后继续质问。
“臣无所谓官职高低,臣坚信就算臣安居一隅为九品小吏,亦能发光发热,为民造福,实现为官之义,臣很满意臣现在的官职,不欲再行登高之举了。”
德妃忍不住开口:“你是崔家族长嫡系嫡子,作为世家子弟,你身上背负着光耀门楣的重任,若娶了公主,安居京都,崔家那边如何交代呢?”
“公主殿下天人之姿,正如日光月华,熠熠生辉,能娶公主为妻,亦是光耀门楣之举,臣的父母亦觉如此。”
贤妃忍不住问了:“若公主心中无你,你亦能保证,永远待公主初心不改吗?”
崔景昶垂眸笑了笑:“不能。”
众人大惊,宁后蹙眉。
崔景昶继续道:“公主不喜欢臣亦无碍,她若选择了臣,臣定当护她一时周全,她若不愿选择臣,臣亦不会成为公主负担,臣的初心会随着公主的心意而改。”
一直没说话的淑妃开口了:“话说的倒是好听得紧,世间男子的情爱话语,多不可信,你如何保证,你今日所说,亦是你明日所做?”
“其实臣亦觉得情爱多虚妄,但臣心中对公主殿下有的不仅仅是心悦之情,更多的是情字后面下定决心的责任和绝对的偏爱,夫妻一体,荣辱与共,臣所言所行,诸位娘娘皆可继续考验。”
淑妃又问:“你爱的是公主的身份,还是她的人?”
“公主亦是她,她亦是公主,臣不赶妄下定论,诸位娘娘想来也最为重视门当户对,臣只知道,臣心悦的是她,臣也很庆幸,臣的身份能匹配上她。”
崔景昶手心都已然冒出了汗,可无论是语言上还是态度上,都让宁后和三妃还算满意。
“罢了,”宁后笑道,“你很好,前朝事多,你回去罢。”
“臣告退。”崔景昶恭敬抱拳作揖。
待他离开,三妃才开始讨论。
“果然是世家子弟,能言善辩,巧舌如簧。”德妃笑道。
“德妃姐姐觉得好,那便是错不了的,”贤妃也笑道,“皇后娘娘,臣妾也觉着他不错,勉强配得上昭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