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8章 故人
一整晚,宛烟都被大人这一吻撩得心神不宁。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浑身像火烧一样。
没事没事!
小姑娘捂住脸蛋,瞪着黑暗中的床顶傻乐。
发现自己咧着嘴,宛烟低声呵斥自己,要矜持要矜持。
转身的时候,把脸蛋狠狠埋在枕头里。
大人身着轻纱的样子时不时在她脑海中闪现。
大人啊,怎么真就将衣裳穿出来,而且丝毫不慌张。
关键那根本就不是衣裳,大人身上能看的,不能看的地方她都看见了。
柳芽啊柳芽,宛烟心底埋怨着,怎么能如此害她?
怪不得当时柳芽把锦盒系得那么严实,原来就是怕她提前打开,不会再送给大人。
宛烟深吸的着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乱糟糟的心情却是剪不断理还乱。
宛烟不知道,此刻柳芽躺在杨二爷怀里,一脸憧憬地诉说她的得意壮举,“二爷,你说苏大人看到那件衣裳会怎么想?”
二爷惊得下巴合不拢,“苏大人不会提剑来杀我们吧?”
柳芽笑得花枝乱颤:“放心吧,我猜苏大人喜欢得紧,说不定我们家的生意还会水涨船高。”
杨二爷不信,如惊弓之鸟,他要是知道此刻苏季之把那件衣裳收进锦盒,一脸满足,一定会彻夜不眠。
第二日,晨起的第一缕阳光照进苏府的时候,田婶已经做好早饭,苏季之站在院子里,盯着光影交错的翠竹看了好一会,神清气爽。
宛烟磨磨蹭蹭不敢出屋,田婶来叫了好几次,宛烟假装没睡醒,哼哼唧唧没答应,直到院子里没动静,宛烟才蹑手蹑脚爬起来。
悄悄透过窗户缝隙观察院子,没有大人的身影,再算算时间,他应该已经去上衙。
宛烟这才放下心,站直了身子,满目春风地迎接进京的第一天。
见到田婶,宛烟确定大人是真的上衙了,心里轻松,笑容越加灿烂。
田婶看着她一口口吃下早饭,嘴里还不住感叹,“苏大人面冷心热,以前我有点怕他,相处久了,觉得苏大人性情虽捉摸不定,人是真不错,姑娘好福气。”
宛烟想笑,不知道大人怎么给田婶这样的印象,不过阴晴不定,倒也符合大人一贯的作风。
宛烟又想到昨晚那个画面,额头还残留着大人嘴唇柔软的触感,耳尖泛红,赶紧低头假装吃饭。
“姑娘今日有什么打算?”
说到正题,宛烟渐渐恢复清明,现在她还有赚钱养家的重任,不能再拘泥于情情爱爱。
“我去给武安侯夫人送前几日她定做的衣裙,还想去地保处问问有没有合适的店面,我想兑家书画斋或者成衣店,又或者两厢一起经营。”
田婶眼底的赞许像星星一样闪耀着,“看到姑娘如今这般生活,真替你高兴。”
宛烟也想不到当初遇事像个小鹌鹑的自己,现在竟然能做这么多事。
“姑娘从小在京城长大,除了邻居,可还有交往甚密的亲人?”这话问出口,田婶才觉得有点多余,宛烟姑娘在桐山府两年,根本没有人看过她。
“呀,是我多嘴了,姑娘别往心里去。”
“这没什么。”宛烟笑着摇头,“别说朋友,就是亲戚当初知道我爹被押入大牢,都赶紧撇清关系。”
可是现在小姑娘提起这些话,眼底都是释然:“邻居这些人,田婶看着心情交往,为什么家里现在什么东西都没有?因为我爹出事后,没有一个人帮忙,家里能卖的东西我都卖了。”
田婶心底泛酸,“都怪我,以后这些事咱们都不提了,关上门过我们自己的日子。”
想到人情世故,田婶感慨:“早上老田说,左右邻居知道这里住着大理寺卿,送来不少菜和果子,那我以后留个心,不该走动的人,绝对不给苏大人和姑娘添麻烦。”
宛烟笑着,“估计没人知道我回来了。”
田婶也笑,却在小姑娘眼底看到一些世态炎凉后的沧桑。
午时。
宛烟走出武安侯府,心情雀跃。
今日诸事顺利。
她没想到武安侯夫人比想象中还要喜欢这身定制的衣裳。
宛烟也没想到宋夫人上身的效果那么好。
质感轻垂的苏锦把宋夫人微胖的身材衬得端庄又华贵。
正是宋夫人期待的效果。
武安侯夫人满意的结果,就是宛烟的车上装了大大小小好些日用品,小食,还有二百两银子。
知道他们刚搬进苏府,武安侯夫人还想送几个丫鬟,被宛烟笑着拒绝了。
宋夫人满意,拉着宛烟的手不让她走,听说宛烟想要开拓成衣市场,拍着胸脯打保票。
“店面什么先不用考虑,我这两日多参加京城这些夫人的聚会,保准给你带来客人。”
宛烟惊喜这意外收获,想想确实不急在店面上投入太多,不说她包下武安侯夫人一年四季的衣物就有稳定进账。
再来一个夫人定制成衣,她无论时间还是精力都可以应付得来,还真不用一口吃下个大胖子。
这样和宋夫人敲定,宛烟心底一块大石头落地。
现在只剩去地保处看看能否兑下合适的店面经营书画斋,宛烟心情雀跃。
“石头,你知道陆姑娘住哪吗?”
“知道,昨日苗大哥特意过来拉我去认门,他们住的地方离我们有两条街,姐姐要过去吗?”
“今日先不去了,我见陆姑娘的行李也不少,这两日她和陆婶想必也在收拾房子,你带我随便转转,我看看京城现在什么样!”
于是这一路,两个人说说笑笑,茶馆,食坊,古玩店,香炷铺,酒楼,马行,镖局,钱庄溜达一个遍。
直到小石头累得靠在马车辕上再也不想动,宛烟才深深感概,“两年时间,京城更繁华了。”
同时她也想好了书画斋的开铺地点。
就选在离平安巷不远的文德私塾附近。
这里人流大,私塾的孩子笔墨纸砚用量都不小,这里离户部也不远,想必文书之类的东西户部有稳定需求。
再有,这里相对僻静,京城年轻的小姐公子聚会首选的荷花坞就在街口不远处。
年轻人喜欢附庸风雅,聚会前手拿画卷,无论气度还是形象都是加分项,宛烟对自己的判断有绝对信心。
“行了石头,我有目标了,咱们去离这最近的地保处看看再打道回府。”
听到可以回家,小石头打起精神。
马车拐过一条街,“安心地保”四个字出现在眼前,这是一个两进的院子。
宛烟走进去,很多人在吵吵嚷嚷,地保的桌子被围得水泄不通。
“薛宛烟!”
宛烟正在张望,忽听身后有人呼唤她。
“真的是你?”
宛烟寻着声音望过去,竟是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