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饭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梦想成真,花了十八年

暑假回娘家,家里正在装修三楼,当初买下店铺,一楼和二楼陆续装修好了,唯独三楼未封顶完工,于是三楼就成了妈心心念念的待修工程,整整18年了,现在才封顶完工,装修三楼房子。上午11点半不到,装修师傅下楼来了,跟我们打了个招呼,便骑上摩托车回去了,我很纳闷,问老妈,妈说,这里做事的师傅都这样啊,没到12点就下班了。

“11点半也还差14分钟啊“

妈妈笑了笑:“亲戚介绍的师傅,是这样的,不好说”

“那几点开工呢”

“9点,有时9点20才来”

“下午呢”

“下午2点多来,5点半下班了”。

“晕啊,上下班都那么不准时,这么随意,两天的活分三天来做”

“乡下都这样,干活比较自由一点”

在花城打拼多年,习惯了外资企业行动十要的训练和作业标准SOP等专业磨练,工作都得依据公司的管理规定来,我实在不赞成这么懒散的作业方式,既然是工作,就应该守时守规,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不说外企白领,就是街边小店的豆腐佬,或者满街跑的快递小哥,干起活来,都是分秒必争,忙个不停,饭点到了,他们可没有这么慢悠悠的骑车回家,坐着好好享受餐饭,我见过他们,蹲在低矮的小店里,吃一碗普普通通的豆角炒肉配米饭,还有的快递小哥,坐在路边的石凳上,身上还穿着厚重的工作服,头上戴着头盔,天下着小雨,他忽略小毛毛雨,坐在石凳上,就着雨水吃快餐,匆匆的扒饭。人来人往,来去匆匆,没有人顾及他人路边吃快餐的感受,大家都一样揾食艰难一样匆忙。一线城市的忙碌、艰辛和小城市的慢生活比起来,不是差条街的距离,是差400公里的距离。

妈妈继续道:“本地的师傅是这样的,外地来这打工的师傅工就不一样了,前期工程是搭竹架,刷外墙、铺地砖,请的是江西师傅,是俩口子,他们做工是很认真努力的,天刚亮,他们就在咱店门口等着了,每次你爸一开店门都发现他们在门口等着,进来直接上三楼干活,不喝茶不聊天,自带电饭煲和大米,中午12点,下楼来接水煮饭,菜是早上在家里炒好了的,中午煲好了饭,菜放热饭上面,就这么吃,下午一直干活到天黑看不见了才下楼来。包工头给他们工资300块一天,无论是砖块还是沙子,每次都挑的满满的,我说他们,没有工头看着,不用挑那么满,太辛苦了,可是他们还是装的满满的,真的很拼命干活的人,夫妻俩出门干活,是好搭档,别看女人家家,干起活来一点也不输本地师傅,男人在竹架上刷外墙,女的在这传递材料,身手敏捷,搭档的很默契,干活很快呢”。

说到这,妈妈深有感触,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她和老爸那时也这么年轻,一起出门做工,像现在这对江西夫妇一样,早出晚归,卖力工作,自带电饭煲,中午和其他工人们一起,在工地上烧火做饭,做的最多的是苦瓜咸菜焖五花肉,简简单单,大快朵颐,工地上,是卖力气的活,吃饱饭,特别是有肥肉,吃饱才有力气干活。

那时简简单单,无论做工还是结算工钱,只要努力干活,付出辛苦的汗水,就能换回一张张钞票,养家,交孩子学费,工钱有按天结算,也有按工程进度结算,特别是封顶完工,那一天,大伙都特别开心,特别的有成就感,多日的辛苦劳作,看着房子在自己双手一砖一砖的垒砌,终于封顶完工,有着工程完工后的喜悦,更有辛勤的汗水换回来的回报,厚厚的钞票,那是实实在在的回报。

完工那天的饭菜也是最丰盛的,主家一定会做丰盛的一餐犒劳大家,另外每人都发一包烟,无论抽不抽烟,男人女人都有,每个人拿到都喜滋滋的,很开心,那时爸爸虽然抽烟,但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每次回到家都把烟交给妈妈,也不说一句话,沉默寡言和男人爱面子的脾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妈最是聪明贤惠,也不问他,也不说其他的,收好了烟,待凑齐了一条烟,拿到附近商店,换了钱回来,又是一项收入。工人家庭的经济来源,真真一份汗水一份收获,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挣回来的,一天天,一点点的积攒。

我和弟弟并不知道,也未体会过这样的辛苦劳作,更不知道爸妈那时候遇到的困难、拮据、甚至受过的欺骗,愤懑,失业下岗的迷茫、困顿,不知道那时候家里的种种困难是爸妈如何解决的。

过年到太外婆家(外曾祖母),老阿太总拉着我的手,说起过往的种种,常常说到泪眼婆娑,我也跟着流泪,后来舅舅告诉我,阿太每次都这样,过年见到那么多子孙聚在一起,感叹幸福来之不易,所以容易回忆过往的艰辛,就拉着我们听她讲故事,每次都哭,后来我不哭了,不是阿太讲的不够生动,我懂了,她老人家喜欢回忆往事,说出来、哭出来就好了,我做个耐心的听众就好。

阿太拉着我的手说,长大后要好好孝敬你妈妈,她很不容易啊,吃了很多苦,很辛苦带大你们,一定要好好报答,说到这,老人家总是眼泪一串一串的流。孝敬父母,这是自然的事,为什么老太太每年都要苦口婆心似的叮嘱,每次还伤心的老泪纵横,我纳闷的是这个,可是大人都这样,总把小孩当小孩,总认为小孩子不懂事,所以要多教、多说,说呢,也不说全,所以小孩子也就慢慢走神,左耳进右耳出了。

现在想起阿太那时说的话,才明白父母那辈人的辛苦…..说完故事,阿太总是要补充一句,明年过年叫你爸一定来啊,她每次见面第一句都问,你爸爸还是不肯来呀,末了又抱着无限希望,明年一定要来啊,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爸爸过年总不去阿太家,大家一起其乐融融,不是很开心吗,阿太也从来不解释什么,总是满眼期待,心怀希望,就是不说明。

大人们又总是把大人说话小孩不要问,不准插嘴作为口头禅,小孩子的好奇心就是被这句口头禅给磨灭了。

现在长大了,母女俩闲聊,才明白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