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雏形——姜老师和高老师
下面是一个发生在我和我儿子身上的真实故事。故事中的两位老师向我的儿子问了几乎完全相同的问题,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而正是借助于他们所提的问题,让我的痛点教练模型渐渐清晰起来。
我儿子刚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和许多焦虑的家长一样,总是担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到处寻找优质的课外辅导班。有一天,我收到一条短信,对方声称可以为初中二年级的孩子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解决方案。量身定制学习解决方案这一点对我很有诱惑力。很快,我就像一条看见蚯蚓的鱼儿一样,明明知道上面有钩,却还是不由自主地咬住了。随后,我带着我的儿子小钱同学来到了这家教育咨询机构。一位挂着工牌姓姜的女老师负责接待我们。有意思的是,我很快便注意到她似乎在刻意使用一些结构化的语言。
以下是她和我的儿子小钱同学的对话:
姜老师:同学,你好,你来这里,是对自己的学习还不够满意吧?
钱同学:嗯。
姜老师:那么你有什么目标呢?
钱同学:我想看看有什么办法能够提高一下我的学习成绩。
姜老师:好,想改善学习成绩对吗?那么现在离你的目标还有多大差距呢?
钱同学:多大差距我说不上来,反正现在还不够好,我妈妈也不是很满意。
姜老师:那你有没有想过应该怎样提高学习成绩呢?
钱同学:上课认真一点,做作业仔细一点,考试多检查一下。
姜老师:那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钱同学:怎么做?就是上课再认真一点,做作业再仔细一点,考试再多检查一下。
姜老师:你觉得我可以帮你做些什么呢?
钱同学:没有了,谢谢老师。
儿子转头看着我,皱着眉头,然后轻轻地说:妈妈,要不我们先回家吧。
我们转身刚要走,这时候来了一位没有挂工牌的老师,好像是这里的负责人。因为他个子很高,我们暂且就叫他高老师吧。他看见我们要走,便微笑着和我们打招呼:“我刚才就看到你们母子俩了,因为妈妈气质很好,孩子也很清秀,所以特别想和你们聊聊。既然来了,请稍坐一下,再沟通几分钟,您看怎样?我去给你们倒茶吧?”
听他这么一说,我们不好马上拒绝,只好坐在那里等他去倒茶。这时候,儿子拍拍我的口袋,意思是让我当心钱包。因为我为人比较感性,花钱比较随意,所以便由他负责管理我的预算。我会心地点点头,轻声告诉儿子,如果这位高老师不能给出定制的学习解决方案我们就立刻回家;反之,我也很愿意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投资。
这时候高老师回来了。想起刚才姜老师一板一眼的问话,我猜测他们可能专门训练过话术。以下是高老师和我们的对话。和姜老师相比,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奇怪的是,对话结果却大相径庭。
高老师:你好,同学,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姓高,是个名副其实的高人,身高一米九。很高兴认识你和你妈妈。你叫什么名字呢?
钱同学:您叫我小钱好了。
高老师:太好了,小钱同学,我们不急着聊学习。我们先认识一下好吗?
钱同学:好啊。
高老师:你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钱同学:我喜欢玩电脑游戏。
高老师:真不错,会玩游戏的孩子通常都是聪明的。你都玩哪些游戏呢?
钱同学:神庙逃亡、穿越火线之类的,你也爱玩吗?你玩得怎么样啊?
高老师:我只是偶尔玩一下,应该没有你玩得好,下次和你切磋一下。我发现有些孩子只会学习,有些孩子只会玩,还有一些孩子既会学习,又会玩。你喜欢做哪一种孩子呢?
钱同学:那还用说,当然是既会玩又会学习的了。
高老师:太棒了,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孩子!玩的方面我可能帮不上太多忙,但学习方面我也许可以帮助你,你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
钱同学:不够满意。
高老师:嗯,对自己有要求的孩子才会不断进步!那你有学习目标吗?不要告诉我成绩好一点,那不是一个好的目标。好的目标是很明确的!比如,你中考要考哪所学校?
钱同学:杭二中。
高老师:有志气!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孩子!杭二中是杭州最好的高中。不仅生源好,老师也非常不错。你如果考入了杭二中,相当于一只脚踏进了名牌大学。杭二中还很注意学生的身体锻炼和思维的创新,这是所很棒的学校!
钱同学: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要是考不上的话就很可惜了。
高老师:是啊。你有目标很好,那你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大的差距呢?
钱同学:我也不知道。
高老师: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你期末的摸底考试分数,距离去年杭二中的录取分数线差距有多大?
随后,钱同学和高老师把各科分数加在了一起,计算结果是离杭二中分数线还有10分左右的距离。
高老师:这个差距是完全可以弥补的。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你的英语比较有优势,语文也还可以,数学差了十几分,科学也还不错。看来你的主要优势科目是英语,主要弱势科目是数学。那么,你想过怎样提升自己的成绩吗?
钱同学:就是把弱科补一补,强科保持住。
高老师:太聪明了,我们有个原则,叫“弱科补强,强科更强”。所以你打算怎么补强和保强呢?
钱同学:保强主要是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但是弱科数学可能需要补习一下了。
高老师:嗯,你知道数学从哪里开始补起吗?
钱同学:通过考试,老师就知道我的哪些知识掌握得好,哪些还没有掌握。把掌握得不好的知识点找出来补课。
高老师:太聪明了!那我找数学老师给你测试一下。然后根据你的测试结果来为你设计补习计划,你看怎么样?
钱同学:好的!
随后,高老师便去安排老师进行测试,当场改卷。最后高老师又推荐了一位数学老师,并立即制订了补习计划。
在这里,我们看到两位老师使用了同样的句式:
(1)你满意吗?
(2)有什么目标?
(3)有哪些差距?
(4)有什么方案和建议?
(5)你打算怎么做?
(6)我们可以帮你做些什么?
奇怪的是,虽然两人使用了同样的句式,但为什么我们对姜老师缺乏信任,却愿意相信高老师呢?我又进一步比较了两位老师的语言表述,发现了一些不同之处(见表1-1)。
表1-1 对比两位老师的语言

(续)

两位老师问了一些几乎完全相同的问题,结果却是一个使我们准备失望地离开,另一个让我们满心欢喜地埋单。通过上面的案例,大家是否已经看到了两位老师运用话术的区别?而高老师背后的成功要素是什么呢?
知 在本节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或知识?
省 姜老师和高老师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你在日常的沟通中更接近哪一位老师?为什么?
行 寻找一个销售产品或说服他人的场景,并尝试使用以上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