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入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问诊

儿科问诊,主要是向亲属、保育员询问与患儿疾病有关的事项,以助诊断。

1.问寒热

凡蜷缩就暖,喜投怀抱,多属恶寒;吮乳口热,多为发热;头身热而手足凉,多属风寒;头炽热而神志昏沉,时有惊惕,需防抽搐;潮热或阵发性热,手足心热,多数虚热;早减暮盛为一般发热;早退暮起为阴虚内热;热久不退,应细心观察。

2.问汗

要询问有汗、无汗、量多少、盗汗还是自汗。若表证无汗,多属表实,有汗多为表虚,汗多而热不退者,为病邪入里。动辄汗出,病属阳虚自汗;睡时汗出,醒时汗收,多见于阴虚盗汗。湿热汗出,汗色多黄;阳虚气脱,则为额汗;汗出黏腻,则为脱汗;汗出如油,四肢厥冷,为垂危之象,称之为绝汗。但由于小儿腠理不固,肌肤娇嫩,故较成人容易汗出。若一般情况好,多属正常现象。

3.问头身

哭闹不休,眉头紧皱,发热而喜伏卧者,多属头痛;发热而烦躁不宁,或四肢屈伸伴呻吟,多属肢体疼痛;头仰而颈项强直的为抽搐。

4.问二便

大便干、难解,舌老苔黄燥为实热;便溏不止,色淡黄为虚热;便如桃酱是血热;便似胶漆是瘀热;腥臭如败卵者,为内伤乳积;酸臭如坏醋,为伤食积;便色白属脾虚或寒冷;便酱色为脾湿,主肠垢;便褐色者热甚;便色绿,为肝木克土。

小便浑浊黄臭多属热;清长无臭为寒;黄赤而浑浊不利,热臭味的,多属湿热;清长无味而频数或遗尿,多属气虚;发热而溺清长,是邪未传里,热病如见溺逐渐清长,病情趋愈。

5.问饮食

患病而饮食好,为胃气未伤;不思饮食而大便干结或腹胀,多为胃肠积滞;能食腹胀者,多属胃强脾弱;腹胀而拒食或得食即吐者,为食滞;饮食异常,脐腹疼痛,面黄肌瘦多为虫积。

6.问睡眠

睡中惊叫,多属惊吓;烦躁不宁,汗多,哭闹,多为后天营养失调;睡中蹬被,多属邪热内蕴;睡中上窜,为肺胃俱热;睡中打转,为燥热;睡中向下挪动,属虚证;嗜睡、昏睡、沉睡应注意查明原因,多属重症。

7.问喂养

是母乳还是人工,或是混合喂养,以便给予指导。

8.问接触史

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询问周围小儿发病情况和有无接触史。此外,对小儿以往健康情况,如出生情况、过去病史、家族史、预防接种史及发病经过、治疗、用药情况,均应详细询问。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