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出台了一系列绿色发展政策,提出了强有力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开展了制度和机制创新、技术攻关、示范试点等系列工作,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就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任务进行了部署。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任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指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行动指引,要求破解能源资源环境约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提升绿色竞争力,与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目标契合。总结和摸清我国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教训,对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力争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年度国情调研重大项目“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调研”的研究成果,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原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庄贵阳研究员作为负责人组织实施,为期两年。项目批准立项后,立即组织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专家一致认为,本项目有着一个宏大的经济学研究主题,兼具理论研究和问题导向特征。
为更好地推进项目调研和报告撰写,项目组首先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行动导向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逻辑分析框架,并据此确定调研内容和参与人员。根据调研内容,组建具有多学科多领域专业背景专家组成的团队。项目团队成员来自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为项目开展提供了专业支持,也为实地调研提供了便利条件。
项目组在第一年重点开展以文献研究为主的理论研究,第二年开展专题调研,前往山东、四川、内蒙古、山西、广州等多个省市实地调研。项目研究过程中,组织召开多次内部研讨会,包括报告提纲、初稿、修改稿的汇报与讨论。还特别邀请中共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对项目报告初稿点评指导。根据专家的意见,项目组进行补充调研和报告修改,确保项目成果质量。
本项目研究超越了一般意义的调研,既包括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内涵的学理解析,也针对具体专题开展调查研究,理论研究与对策建议兼具。在理论研究方面,系统阐释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内涵,建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行动导向下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分析框架,体现出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对策建议方面,通过文献研究识别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专家研讨进行验证,从而提出对策建议。本项目分为10个专题开展研究,每个专题基本包括理论阐释、实践探索、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四个部分,展现调研报告属性特征。
项目组不仅完成了25万字的调研报告,而且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中央和有关部门提交政策建议报告9篇,发表报纸评论文章5篇,项目结项鉴定结果为优秀。庄贵阳研究员负责项目整体的框架设计和调研方案,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窦晓铭同学一起撰写绪论。第一章由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产业绿色发展研究部主任白卫国副研究员撰写;第二章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王文军副研究员撰写;第三章由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张波教授撰写;第四章由中华女子学院马建平副教授撰写;第五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张安华研究员撰写;第六章和第九章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刘长松副研究员撰写;第七章由山西大学丛建辉副教授撰写;第八章由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饶淑玲以及北京天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新航撰写;第十章由北京联合大学讲师陈俊荣撰写。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周枕戈博士参与了项目申请书的撰写,上海社会科学院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周伟铎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科研助理杨奎协助做了研究报告的统稿整理。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科研处薛苏鹏对项目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对于在项目申请、研究、调研、讨论和报告编辑修改过程中给予支持和帮助的各位专家、同事表示感谢!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宏大的研究主题,限于项目组的研究水平和认知水平,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庄贵阳
2020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