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9章 学习之母不应该成为继母

民间教育学常说,复习是学习之母。可现实中往往是善良的母亲变成了狠毒的继母。学生被迫在一天或几天之内复习之前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学过的内容,譬如,一下子要复习10节课、20节课甚至更多的内容。各种实例、结论一下子都压到学生肩膀上,让他们的脑子乱成一团。而他们需要复习的不只是一门课程,还有其他的!学生累得精疲力竭,无法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

怎样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复习呢?首先,我建议一定要考虑课程和具体传授内容的特点。比如,对于九年级,复习几节物理课和复习几节历史课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有经验的教师在复习物理、代数、几何、化学这类课程中的规则、定律、公式、结论时,会以布置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任务为主,如做习题、绘图、制表等。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学生要想完成一项实践性的任务,必须掌握两项或更多的结论。学生在完成这类任务时,也同时完成了对其智力发展非常重要的知识迁移的过程。各种概括性的结论在相互依存的关联中获得重新解读。学生从自己之前不知道的、新的视角去认识这些事物和现象。例如,数学教师会布置一些习题用于复习,学生在解题时既复习了几何图形的体积,又复习了三角函数。多年的经验让我深信,如果一条理论性的结论能和另一条产生关联,那么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似乎就会产生飞跃:两条结论都会得到更深的理解,学生可以从这些结论中发现之前忽视的东西,搞清其中一个结论,另一个也就清楚了。

针对代数、几何、物理这些学科,我建议采用综合复习法,这种方法是我校一些优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使用的,形式多样且灵活。例如,安排学生制作几何图形模型,借助这个模型可以复习一系列重要的公式。或者让学生画一些几何图形示意图,可以直观说明好几个定理。

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的复习则是另一种情形。复习七八节课所学的内容,意味着要读四五十页的书。此时当然不是用讲新内容时的方法进行复习。当复习内容的量很大时,应该撇开学习的材料,突出主要内容,忽略次要内容。如果学生在复习时,要把所有内容重新阅读一遍,那么学生的负担就会加重。最重要的是,所学内容的主旨会被忽视,教育作用也会被削弱。

应引导学生从所学内容中“解放”出来,无须关注细节,抓住要点即可。可以拿出几节课复习历史和文学的部分内容,给学生展示一下怎样可以不用通读就能达到复习的目的。学生的知识面越广,掌握的知识跟课堂复习(或家中复习)有关联的地方越多,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也就越深刻。

要引导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内容上,不要在意次要的方面。这种分清主次的能力也是世界观形成的基础之一。

还有一种复习方法是我在教授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时经常用到的。我会向学生提出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要求:在所有科目的笔记本上留出专门的地方,用红笔记下必须要记住的内容。学生在翻阅课堂笔记时,就可以复习这些规则、公式、定律及其他结论(数学和物理每周复习一次,化学每两周复习一次,生物每三周复习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