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太平经》
《太平经》是流传至今的最早道教经典,《太平经》的历史可以上溯至西汉;《汉书》记载西汉成帝时,曾有齐人甘忠可作《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太平经》产生于东汉安帝、顺帝时,出自于吉等人,后于桓帝时由襄楷进献给朝廷;原经本有一百七十卷,但今现存于《道藏》中只有五十七卷。《太平经》的宗旨,为兴国广嗣之术,是讲「气」以养长生,则为生命存在和长生方法。《太平经钞‧癸部》说: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共一位,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于天,精者受于地,气者受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中也,三者相助为治。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说明“精、气、神”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太平经钞‧壬部》说:“人有一身,与精神相合配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则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相合则为一,可以长存也。”
《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它的社会政治思想以及教理教义和方术,对道教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