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
说起中华文化,最核心的无过于儒释道三家。儒道是中国的本土文化,佛家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逐渐和儒道融合为一体,成为中华主流文化的一体三面。
儒家的经典,最早可以上溯到《易经》,之后到春秋时期,经过孔子的整理,形成了“六经”,战国时期,经由孟子的继承、发展,儒家文化更加兴盛。秦始皇焚书坑儒,经典被焚烧,儒生被杀,但是,文化并没有因此灭绝。汉朝兴起后,尤其到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从此成为中国帝王尊崇的正统学术。到了唐朝,唐太宗令魏征等人编撰《群书治要》,这部堪称后世类书的鼻祖,分为“经、史、子”三部分,前面经的部分,选入的就完全是儒家经典。贞观年间,唐太宗命令孔颖达作《五经正义》,正式将五经列为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到了宋朝,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和《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国家以此作为科举必读,从此,“四书五经”成为天下读书人之必读书,这种风气一直沿袭到清末。
对于儒家经典的汇集,自唐以后,历代都有编撰,尤其以明朝永乐年间编撰的《永乐大典》和清代乾隆年间编辑的《四库全书》为最。可以说是儒家文化的大宝库。可惜的是,《永乐大典》已经大部分毁灭于战火。幸好《四库全书》依旧流传至今,印行海内外,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道家文化的源头,也可以追溯到《易经》。而最有代表性的经典,则是《老子》和《庄子》。老庄的哲学,主张清净无为,在中国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西汉初期,汉文帝就崇尚黄老之学。据传,汉文帝曾经向河上公学习《老子》。
道家经典的汇集,其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道藏》。一般认为,《道藏》最早的编撰,是东晋的“郑隐藏书”。郑隐是东晋大道士葛洪的老师,葛洪在《抱朴子·遐览》介绍并著录了其师郑隐的藏书。郑隐共收集道书261种,1299卷。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之后,历代《道藏》都是在政府组织下编撰的。现存《道藏》,则是明成祖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之后曾经作过修补。
佛教来自印度,其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派遣使者至西域广求佛像及经典,并迎请迦叶摩腾、竺法兰等僧至洛阳,在洛阳建立第一座官办寺庙——白马寺,为我国寺院的发祥地;并于此寺完成我国最早传译的佛典《四十二章经》。之后,东土和西域的历代高僧与译经师陆续将佛经从梵文译成中文。
佛经分为经、律、论三藏,总称为《大藏经》,我国第一次刻本汉文大藏经始于宋开宝四年(971年)。在此以后,历宋、辽、金、元、明、清几个朝代,一千年之间先后有二十余次刻本。目前流通最多的是乾隆时期刊刻的《乾隆大藏经》,又称《龙藏》。
儒释道三家文化,博大精深;三教典籍,浩如烟海。对于一般大众来说,如何学习才能够契入经典,把握其中精髓而得受用呢?这件事情,非过来人,不能回答。
当代高僧净空老法师,一生讲经说法,弘宗演教,晚年更是致力于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普及三教的思想,让普通大众最方便接受和受持,因而提出了“儒释道的三个根”的说法:儒之根《弟子规》,道之根《感应篇》,佛之根《十善业道经》。老法师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在一个天平上,一边摆放《弟子规》,一边摆放《四库全书》,两者的重量是相等的。《感应篇》之于《道藏》,《十善业道经》之于《大藏经》也是如此。老和尚指出,如果没有根,一切枝叶花果都没有用。可见老人家对现实大众根基认识得是何等透彻。
在这里,我们对这三部书略作介绍。
《弟子规》:儒之根
《弟子规》是一部和“三百千”一样广为流传的蒙学读物,在各种蒙学读物中,这本书成书较晚,是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但其影响力不亚于“三百千”等书。
《弟子规》最初的名字叫作《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47年—公元1729年),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绛州人,生于清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著名学者、教育家。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训蒙文》,后经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全书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
《弟子规》浅显易懂,押韵顺口,文风朴实,说理透彻,可谓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在清代后期成为广为流传的儿童读本和童蒙读物,一度成为私塾的必读课本,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培育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现在《弟子规》已被翻译成很多种外文,被国内外许多幼儿园、小学列为课程之一,颇受好评。
很多人认为《弟子规》是孩子学的,殊不知,弟子二字,并非独指儿童,而是每一个学习圣贤文化之人。《弟子规》不仅应该给孩子学,父母、老师更应该学习,而且要在生活中落实,给孩子们做一个好榜样。现在有不少企业、单位,组织全体员工学习《弟子规》,意义就在此地。
为什么说《弟子规》是儒之根呢?原因就在于《弟子规》是一个人做人的根基。如果没有做人的根基,不能落实《弟子规》,即使我们能够通读“四书五经”“十三经”,那也不过是徒增知识而已,并不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经典的妙用。因此,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弟子规》里面113件事情,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落到实处的事情。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哪怕没有读多少其他经典,也必如《论语》所说:“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感应篇》:道之根
《感应篇》全称《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作为一部道教经典,核心讲述了善恶果报、吉凶祸福的道理。自从宋朝以来,历代流传很广,几乎从帝王将相到渔樵耕牧,各阶级各阶层都无不信奉此书。因此被称为“古今第一善书”。
《太上感应篇》的成书时间和作者,自古迄今说法甚多。有人认为《太上感应篇》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如清光绪年间许越身在《太上宝筏序》中说:“《感应篇》与《道德经》同出于道祖李伯阳手笔。”也有人认为其书汉代就有,毛金兰在清同治年间叙述道:“尝考洪楚产云:‘《感应》一书,历汉而唐,自宋而明,敬奉已久。’”还有人认为其书成于魏晋,作者是葛洪或慕容皝。征诸史籍,这些说法或为市井侈谈,或为臆测之说,无法令人相信其真实性。
最早著录《太上感应篇》的正史是《宋史》。《宋史·艺文志》记载:“李昌龄《感应篇》一卷”,许多人据此认定《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宋代,作者是李昌龄,清朝人惠栋、俞樾都持此说。
根据历史记载,历史上有多位帝王都推崇过这部书。比如宋朝的宋真宗,就赐钱刊刻此书。明朝的世宗皇帝,也曾经为《感应篇》作序,并且颁行天下。清朝顺治十三年,皇帝谕令刊刻《感应篇》,颁赐给群臣,并且遍及读书人。由此可见,历朝历代对此书的推崇。
《太上感应篇》历史上的注解非常多,流传下来的有好几十种。最有影响的是《感应篇汇编》,注解得非常详细,收录了许多的感应故事。
《太上感应篇》虽然是一本道家著作,但是,过去的儒生几乎没有不读此书的。清代的长洲彭氏家族,就把《太上感应篇》作为族人必读书。比如彭凝祉,少年时期就奉行此书,后来考中进士,官至尚书。位登尚书后,还日日读此书,并抄写此书送人,题名为“元宰必读书”。还解释说:“非谓读此书,即可作状元宰相,而状元宰相,决不可不读此书。”这个家族在清代先后18人中进士,23人中举人。
在清朝,还有两位著名的大儒为《太上感应篇》作过注解。一位是著名的易学家惠栋,还有一位就是清末的大学者俞樾。
惠栋是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祖周惕,父士奇,皆治《易》学,三世传经,被学人赞为一代佳话。他著的《周易述》在易学著作里非常有名。他为何要注《太上感应篇》这本书呢?在他的《太上感应篇注》的序言里,他讲了这样一件事情,这也是这位大学者之所以注解此书的原因。
在雍正初年的时候,惠栋的母亲得了一场大病,他日尝汤药,默默祈祷,母亲的病情也没有得到好转。于是,他就在神位前发愿注解《太上感应篇》,以求母亲的病能够尽快痊愈。没想到,他母亲的病出乎意料地很快就好了。他深感此书的感应之速,于是就很快注解完《感应篇》,得以成书。他的《太上感应篇注》,被近代的印光大师称为是《太上感应篇》最好的注解。书中引用了不少儒家的典籍,比如《周易》《论语》《左传》《礼记》等,还引用了不少史书,以儒家典籍来注解这部道家之书,在众多《感应篇》注解中,是很少见的。读了这本书,可以知道,儒道圣人教人趋吉避凶之旨本是一贯的。
清末还有一位大学者俞樾注解了这部《感应篇》,书名为《太上感应篇缵义》。俞樾是大儒,同时也学习道和佛,号称曲园居士。他是近代著名红学大师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都出自他的门下。俞氏家族近百年来都人才辈出,也是深受《感应篇》的影响。
关于俞氏家族的发达,有这样一个故事:俞樾的祖先世代务农,直到祖父俞廷镳这一代才耕读传家。俞廷镳到七十岁的时候,才考取了一个举人。当时的主考官看到俞廷镳已经这么大年纪,就劝他把功名让给其他的考生。俞廷镳当即同意了,并说:“把功名留给未来的子孙,不是很好吗?”后来,他的儿子也考取了举人,再到了他的孙子俞樾,就中了进士。俞樾做学问非常勤奋,在当时影响很大。曾国藩戏称说:“李少荃(李鸿章)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著书”。
《太上感应篇》虽然只有一千二百多字,但是揭露了人生吉凶祸福的真相,道家首重因果教育,因此,“感应篇”确实堪称“道之根”,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必学。
《十善业道经》:佛之根
《十善业道经》出自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佛说海龙王经》,为其第十一品《十德六度》,唐代于阗法师实叉难陀译《十善业道经》为同经异译本。
本经是释迦牟尼佛在娑竭罗(意为:咸水海)龙宫,为龙王所宣说的经典,即诸佛菩萨有一方法,能断除一切痛苦,获取极大利益,这个方法就是修行十善业道,即从行为上远离杀生、偷盗、邪淫;从语言上远离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从思想上远离贪欲、瞋恚、愚痴。离此十种恶业,就是修行十种善业。十善业是大乘佛法修行的最基本法,十善业道是一切诸佛说法帮助众生一生成就的重要手段,是佛法的基本法,也是佛法的圆满大法。因此大乘佛教视此经为基础教材,因此,称本经为“佛之根”,一点也不为过。
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一位通达儒释道三教典籍的帝王,他有一篇《上谕》,其中就说道:
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这一段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我认为以儒、释、道这三种教育来教导全国人民,从理论上(此指孝亲尊师的道理)来说是一致的,教化众生的方法上,也是并行而不相违背的。只因人们不能把儒、释、道三教之教义融会贯通,于是随顺各自不同的观点,各持己见。仰慕道家的人说:“佛教不如道家高显尊崇。”学佛的人又说:“道家不如佛教精深博大。”而儒家学者,又把二者视为异端加以驳斥,怀着私心,相互争论,比较高下,纠葛争执,互不相让。
而我对儒释道三教的教义,认为都是平等无有高下。如能以平等心看待,就不会计较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而能领悟到三教所蕴含的心性理体是相同的。可见三教的出发点、宗旨,是无异的,无不是希望人人归向善处。
雍正皇帝的见解,堪称至真至理。而净空老法师所提倡的这“三个根”,正是现代人学习和落实三家教诲的最佳教材。为此,我们将这三部经典连同注释和翻译会集于一册,以便于现代人学习和理解。由于才学所致,一定有错漏和不当之处,祈请诸位仁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