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校在紫禁城上
刚解放的时候,党家堡子的镇小学,还不在现在这个位置,那时候镇上只有一座学堂,就在南关的文昌宫,地方也不大,就一个先生。后来,镇上想上学的娃娃多了起来,才把学校迁到了犬戎王的紫禁城。那时候还不叫小学,叫初小、完小,能在学校里念完五年级或者再深造一年六年级,可就了不得了,谁家要是有这样的毕业生,那要是放在以前,就相当于是个秀才了,敲锣打鼓的祝贺必须要有。
我父亲就是初小和完小毕业的,他至今保留着自己的两张毕业证书。每当他拿出来给我们炫耀的时候,就自嘲地说笑他是“农业大学”的教授,和这片土地打了一辈子的交道。
学校不仅教语文、数学、地理等这些常识课,而且还教很多技能课,都是跟着节令走,野菜长出来的时候挖野菜,麦黄六月的时候,老师就带着学生去地里割麦子等等,那时候念书好像并不是一件工作,反倒像是生活之余的副业一样。
学校学生的年龄也参差不齐,年龄大的,都快十六七八了,年龄小点的,差不多都在七八岁了,这个年龄,在家里都已经是个完全的劳动力了。一到农忙时节,除了地里忙碌的身影外,还有一个身影很忙碌,忙碌的满山遍野找学生的老师。老师可以理解,可学校就是学校啊,老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教好、看好,一到农忙,全都不来上学可怎么行,一个一个的找回来。
甚至有些大人急了,还跟老师理论两句呢。
“老师,你看看这孩子,都这么大了,念书能念成个什么名堂啊?能比一家人的温饱还重要啊?你就给我家娃请半个月假,忙完了地里的活,我亲自把他送到你班上。”
“不行,学生就要有学生的样子,现在就跟我回!”
再怎么理论,大人们对老师还是敬重三分的,看着娃跟着老师走远的身影,弓下腰又赶紧干起了活。
学习的老师,都是镇上专门请来的,来之前就说好了,老师的口粮镇上免费来提供,哪怕就是全镇人都饿肚子,也不能饿着老师,每个学期还会有补助,就算是老师的工资吧。就这样的优厚条件,请个老师都不容易,大家对能来镇上教娃娃的老师,自然就恭敬了,要是把老师给气走了,娃娃们放了羊,那可就罪过大了。
在学校念书的娃娃里,出了家在镇上的之外,也有周边偏远村庄的娃,这样的娃不多,基本上都是家里山地多,粮食也多,不愁吃的人家才有条件把娃送到镇上来念个完小。在镇上念几年书之后,字会写了,老师也教了怎么写信,他们就会趁着有来镇上赶集的同村人,给家里捎一封信。
可这信捎回去之后,就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一点音信了。等放了寒暑假回家询问这事的时候,娃差点没挨一顿打。
“你个狗日的,把你送学校念几年书,还会羞辱你老子了,这纸上写的啥?你老子我能看懂吗?”
随后就把笤帚反拿着,满院子追着打。
娃这就明白是什么意思,这信写回来啊,全家就没人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一看被老子追着打,一溜烟的就跑了。
还有更奇怪的事,有些年级高点的班级里,甚至有已经有成家了的,同学们好奇,都已经老婆孩子热炕头了,还来上什么学啊,老师也挺好奇这个问题。
“怎么想着来学校上学啊?”老师逮住个机会问。
“家里没人识字,名字都不会写,就让我来了,说是把家里人的名字会写了,我就可以毕业了。”
同学们一听,都哈哈大笑,只有老师非常严肃地让大家都别笑,让这个班里的老大哥好好学。
后来,老师只要有空,就把他留下来,给他一张写满家里每个人名字的纸,让练完了才能放学。再后来,不仅名字会写了,也学会了给家里写信。
“爸,我在学校一切都好,家里狗蛋好着呢吧?我媳妇的肚子,现在大了吗?”
调皮的同学总会把他写的心从书桌里掏出来,念给大家庭,惹来一阵哄笑。他也不生气,一把夺过来收好就是了,他要是再成家早点,孩子的年龄估计也和这帮同学一般大了,没有必要为这事生气。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其实从心底里是尊敬他的,老师是干嘛的?老师就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学生跑学校来干嘛的?不就是学以致用的嘛,只要目的和态度是好的,那就值得鼓励。
关于镇上的这所历史悠久的小学,为什么会坐落在这,还又个故事。当年从文昌宫的私塾搬迁到现在这个地方的时候,南关人就不同意,说搬到堡子上,南关的娃儿们以后上学就远了,不划算。虽然大部分学校的物资都是从文昌宫的私塾里搬过来的,的确是南关人的贡献大,但是让小小的孩子跑那么半截路去南关上学,不行。双方僵持不下,就一直拖着。直到后来有个老先生,在了解了镇子的历史之后,说在紫禁城之上建学校,绝对是个好地方,以后啊,这镇上,定会人杰地灵。
就这样,学校才坐落在南北关中间。
除此之外,南北关就没什么区别了,住着的人家都差不多一样多,南关有集贸市场,北关呢,有粮站,慢慢地就有了个不成文的规矩,只要镇上有什么新鲜事物,大家都是先想着,是该轮到北关了还是南关。
南关有文昌宫,那喇嘛庙就修在北关;南关有市场,那就把粮站放在北关;南关有涝坝,那就把水库放在离北关远远的湾湾里,等等。这样也有一个好处,都是一个镇上嘛,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南北虽有差异,但是在大是大非上,都团结得很,毕竟低头不见抬头见,况且北关的女子嫁到南关、南关的女子嫁到北关的多得是,亲上加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