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5章 讲武堂

“滴滴滴……”

“大将军,应当可以说话了。”

几名秘书官站在城楼里,摆弄了半天桌上的电台,总算是倒腾出点响动。

这电台虽是民用,还属于复古型号,操作相对简单,不简单也不可能拿出来卖,但到底是差了一个时代,没有任何经验下去学,也幸亏这些秘书官都读过书,理解能力还过得去,只折腾了半上午就明白了怎么操作。

至于用电问题,有太阳能充电和手摇充电,功率不高,但胜在稳定便携。

聂宇上前一步,伸手拿起电台话筒:“现在开始说明口令:康熙康熙吃糠喝稀,乾隆乾隆又欠又聋。”

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他们在城楼架设电台,而冯修永则带着人出城,也不用太远,因为城楼本来就很高,不大声说话城外的人肯定听不见。

架设电台进行测试,就是给这些官员都先看看,这电台的传声功能。

城外能看到的地方,冯修永等人正窝在一处草棚里,同时耳朵也贴着电台话筒,聚精会神准备听着话筒传声。

“滴滴滴……现在开始说明口令:康熙康熙吃糠喝稀,乾隆乾隆又欠又聋。”

几乎连刺啦延迟的声音都没有,聂宇的声音非常清晰在话筒里传达,清晰到冯修永一时间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过了好一会儿,旁边等着提笔记录的秘书官,都以为应该失败了,正要放下毛笔收拾东西。

冯修永突然就放下了话筒,说道:“可以记录了。”

“啊……哦哦,冯秘书请说。”记录官员连忙竖耳提笔。

冯修永略微平复了下心中震撼,方才带着些好笑说道:“现在开始记录口令!康熙康熙吃糠喝稀,乾隆乾隆又欠又聋。”

“额……啊?”

记录官一愣,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直到冯修永故作严肃的喊了一声:“愣着干什么,快写啊!写完了还要交给大将军,这可是大将军亲自说明的口令。”

记录官这下反应过来,也听懂了,倒没有什么愤懑,只是觉得这位大将军说话有些太过伤人了。

不对,应该是伤那些伪清狗奴才们的心了,这要是让那帮子狗奴才们听到看到,怕是恨不得当场过来找他们拼命了。

字数很少,没几个字,所以记录的秘书官很快写完,还专门写的特别工整漂亮。

之后的事情就简单了,电台传声的功能测试成功,这下秘书阁的众人全都彻底服气了。

不光他们服气,消息很快在授意下,传遍了大将军府内外,所有大将军府的官吏都晓得大将军从南洋的夷商手里弄到了好东西,可以千里传声,号称“千里耳”的神器。

有了如此神器在手,所有人都明白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可不是简单的控制军队,同样还能极大的改变今后战争的走向。

因为聂宇特地强调过了,这神器都是他好不容易弄来的稀罕物,伪清是没有、也没法搞到神器渠道,同样也无法进行仿造。

这就意味着今后伪清跟他们汉军作战,或是镇压白莲教的乱兵,都只能先通过地方督抚来解决,督抚们解决不了,就得递折子往朝廷请旨意,请求朝廷调兵遣将。

就算全程都走最快的水路运河,满打满算往返一趟也要个把月,关键到了京城还不算完,你还得跟朝廷汇报军情啊!所以,还得走关系打报告,再乞求和珅控制下的军机处能高抬贵手,不至于压了自己的折子。

等你好不容易打通所有渠道,把折子递交给皇帝看,实际上地方的消息都已经快滞后一个多月,甚至是更长时间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王朝但凡遇到叛乱,基本都是小的不用关心,大的就一发不可收拾。

远的不说,就说近的白莲教、太平天国,这俩一个打了十年,一个打了二十年,虽然最后还是平定了,但也是让满清元气大伤,大厦将倾之势不可倒转。

可汉军有电台就不同了,前线遇到任何问题,都能用电台通告后方,缺粮了就让后方马上运粮,一刻都不得耽误,出现了什么战局变化,也能立刻通电后方,有所准备。

此消彼长,清军拿什么跟汉军斗?

……

回到大将军府,没人再提什么文官监军。

都有了电台,还要文官做监军干嘛?

聂宇安排将电台先妥善收好,方才笑着说道:“本来我是打算等陈指挥使他们都学会了识字,再把这千里耳拿出来发给他们使用,但既然现在出了这档子问题,那提前些也就提前些吧!”

冯修永忙说道:“大将军自夷商处购得此等神器,我汉军必将于战场所向披靡!”

聂宇说道:“所向披靡不至于,但好用总归是好用些。而且冯先生先前说的也不无道理,华容县的问题不全在于何指挥使,更在于我汉军目前的军制,这军制的改革还是有必要的。”

“不久任、不遥领、不兼统,这三点都说的很好,军队便是军队,应该做好自己的分内之责,而文官也是如此,只要尽心尽力的去治民理政,文武之间各司其职,才是长久之道嘛!”

这话说的略微有些文绉绉,但下面听着的秘书阁众官却是后背直冒冷汗。

这哪是说的军制改革,分明就是在敲打提醒他们。

秘书阁管军政大事,但说到底他们还是秘书,组成秘书阁的当然也都是文官,所以他们也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管理好军队的后勤、募兵就好,不要想太多有的没的,还特地搞出来个文官监军。

这是生怕他这个大将军看不出来吗?

秘书阁众官似乎才惊醒过来,大将军还是待他们太和善了,以至于他们都快忘了,对方可是反贼出身,是个杀人不眨眼的主,就连伪清的前荆州知府崔龙见,都是被聂宇给亲手一刀砍杀。

聂宇看着已经有些绷直僵住的场面,忽然又是一笑:“这军制如何改革,还是要冯先生来拿个章程,秘书阁先按照前面说的那三点,整理一份详细的方案给我。”

“还有,关于军队的扫盲问题,也该尽早提上日程了,普通士兵可以不用苛求他们都能认字说道,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精力,但作为领导士兵作战的军官,怎么也该认识几个字吧?”

“士兵不识字,还可以听军官的,可军官也不识字,那要是遇到突发情况,不就全乱套了。所以,我决定在军营里先设立一个讲武堂,这讲武堂不管别的,专职负责教授军官、将领识字,不用认识太多,只要认识基本常用字就行。”

“而且,识字只是基础课程,教完了识字,还可以再教兵书,士兵可以不懂战阵打仗,但军官、将领怎么能也一点都不懂呢?我们现在说到底还是在造反,真的全靠战场积累,哪有那么多人命去耗,一旦走错一步,打一场大败仗,或许就是满盘皆输。”

讲武堂,在聂宇心中早有构想,之前是还没到时候,现在正好趁着军制改革的档口,顺便一并也给解决了。

不设置讲武堂,那聂宇的军队终究有点草台班子的味道,全靠武将自己去硬拼,在战场上磨炼自己,容错率太低了,稍有不慎就可能大败亏输。

聂宇准备先在军中设立讲武堂,系统化的培养出来基层军官,再逐步的实现火器化军队的改造,来快速适应当前的世界战争版本。

“臣明白。”

冯修永认真听完聂宇的吩咐,他现在是不敢再随便乱提插手军权的事了。

好不容易靠着冒险投诚,又数次的以身犯险立下大功,这才混到了现在的秘书阁首席秘书官,而眼前这位大将军又是个看着能成事的。

要是这时候被厌弃了,那前期那么多的冒险投资,不就都前功尽弃了?

孰轻孰重,冯修永还是分得清,他可是要当从龙谋主,博一博登阁拜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