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新零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3 医药电商赚钱吗

了解医药电商不仅需要从宏观层面了解业务发展趋势,也需要从微观层面了解具体运营数据。我们从几家上市公司披露的财报数据来分析部分医药电商公司的运营表现,总体来看,医药电商企业目前毛利率偏低,净利率也不高,与传统线下零售药店相比,两项指标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同时也不能否认医药电商企业,特别是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两家企业的高成长性,尽管其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低于线下,但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却将传统线下零售企业甩在身后。

表3.2展示了2019年几家电商企业的经营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所述不少电商企业业务板块较多,表3.2中的营业收入、毛利率、净利润、净利率指标里除了2C医药电商业务外还包含其他业务板块的综合数据,但考虑各平台均以2C医药电商为主营业务且占比非常大,因此对综合数据的分析依然能够得到较为有价值的信息。

表3.2 2019年几家电商企业的经营数据

注:① 为好药师线上线下综合毛利率,2019年年报没有单独披露线上电商业务毛利率,不过2017年年报曾披露电商业务毛利率为13.06%。

② 为仁和药房网2018年的数据,2019年因仁和药业出售部分股权后失去对仁和药房网的控股,因此不再合并数据。

首先在毛利率方面,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两家企业的毛利率均在25%左右,康爱多、好药师等垂直医药电商企业线上业务的毛利率在15%左右。毛利指的是商品售价和进价之间的差,毛利越高的行业,其盈利能力通常越强。对于零售行业来说,毛利率考验的是公司和上游供应链的谈判能力及面向顾客的定价能力,而谈判能力一是来源于行业经验,二是来源于采购规模。

目前的电商公司规模还无法与线下大型连锁企业抗衡,除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目前的体量已经达到百亿元规模,与传统医药零售巨头国大药房、大参林、老百姓等进入一个体量级别之外,垂直医药电商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与上游企业的谈判筹码还很有限,无法获得有足够竞争力的采购价格。

好药师依托九州通大商业公司平台至少在采购能力上不会弱于线下连锁企业,但其2017年披露的毛利率也只有13.06%;康爱多依托传统医药工业企业太安堂的资源近年经营颇为成功,不过 2019 年的毛利率也只有 16.93%。而大参林、老百姓等传统医药零售企业的毛利率都已超过35%。

其次在净利润方面,虽然阿里健康显示其2019年亏损1570万元,究其原因不过是阿里健康在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大笔资金投入稀释了阿里健康电商业务的利润。不过似乎看到京东健康宣布盈利,阿里健康很快在其2020年半年财报中宣布盈利4.36亿元。

与阿里健康多年亏损突然盈利不同,京东健康的净利率一直为正,2017年其净利率为3.73%,2018年为3.03%,2019年为3.19%,2020年上半年甚至上升至4.22%。

与巨头们相比,垂直医药电商企业的日子可没有那么好过。2019年康爱多的净利率仅为0.66%;可得网因为聚焦做眼镜电商,净利率相对高点也仅为1.77%,且其最大的机构股东康恩贝还一直针对可得网计提减值准备,致使可得网的价值在不断走低;仁和药房网一直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19年其净利率为-4.19%,看不到仁和药房网的前景,其控股股东仁和药业开始出售仁和药房网的股份,而今仁和药业持有的仁和药房网股份已从60%下降至45%。可见,从盈利能力上看,线上电商还比不过传统零售。

上述这几家电商企业成立的时间比较接近,如仁和药房网成立于2005年,而传统医药零售企业老百姓和益丰成立于2001年,大参林成立于1999年。单看成立时间,电商企业很难说自己刚起步所以规模和关键业绩指标还比不过传统零售,其实大家的起跑线差不多,且互联网的特点是快,电商的规模应该是以指数级增长的。医药电商今天面临的挑战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商的运营效率要高于传统零售,从表 3.2 中还可以看出,几家医药电商企业的毛利率到净利率之间的部分,也就是各项费用的比例最低的康爱多只有16.27%,最高的阿里健康也仅有23.46%。而传统零售35%以上的毛利率只能创造不到6%的净利率,各项费用率加在一起约为30%,这说明达成同样的业绩,传统线下医药零售要比线上医药零售耗费更多的资源。

如果按照传统零售的坪效来对比,电商企业的坪效高得一塌糊涂,“鼠标+键盘”的经济模式不需要门店也能创造销售。如果从人效方面来看也是如此,同样创造100亿元的销售额,传统零售可能至少要开4000家门店,需要雇佣的店员可能接近20000名,而100亿元销售额的电商企业不需要门店,员工也只需要100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