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双子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水火争共工撞天柱 拯万民大羿射十日

诗云:一怒冲天胆气雄,触山裂地势如虹。洪荒大水称臣下,融合刚柔上上工!开篇诗道罢,书接前文。且说共工既得天子重用,使做历法,划昼夜,排农时,故此便为九黎之主。便说共工由来,乃是炎帝后裔。据《山海经·海内经》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而据《国语·鲁语上》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就是称霸九个部族之意,即为中原部落联盟首领。后世史家徐旭生论证,说共工氏居住地在今河南省辉县。但据郭沫若所云,却说共工氏长期活动之地,是今河南西部伊水和洛水流域。此地古代称为九州,即可能来源于共工氏部下九个氏族。后来自此往西,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概是共工氏余部延续下来者。

闲话少叙,书归正本。只说共工生来相貌奇特,人面蛇身,赤发虬须,性情十分暴躁。手下有两个部将,一名相柳,生九首,全身青色,性情残酷贪婪,专以杀戮为乐;一名浮游,长相凶神恶煞一般,据说能看透他人心思,从而对其施以蛊惑。当时天地定位,自然有序,五行相生相克,由此生态平衡,天下安定。共工性情暴躁,常欲打破天、地、人三界平衡,以显己能。因自恃水能克火,便常仗势欺压南方火神祝融,欲使其屈服自己,年年贡献,岁岁来朝。偏偏这祝融更是个火爆性子,不肯服低做小,由是二人便结仇隙,一触即发。

却说颛顼帝时这一代祝融,本为高辛氏后裔,名唤重黎,乃火正之官,被黄帝赐姓祝融氏者。只因水火自来不容,祝融自然向与水神共工不合。忽这一日,众酋长诸侯一同参加颛顼会议,会后并赴宴请,恰巧祝融与共工同席共坐。二人因在席间争吃一枚天鹅蛋,祝融手快,先就案上捉住,塞进口中,得其先机。共工大怒,就此闹翻,反目而去。回到水宫,便即率先发难,点起虾兵蟹将,征伐火神祝融。乃以相柳、浮游为先锋,自亲跨双龙居中,冲向火神祝融氏所居光明宫,先扑灭光明宫四周所燃长年不熄神火,大地顿时一片漆黑。

火神祝融见共工无故来犯,更是火冒三丈,因不肯示弱,遂驾火龙出宫迎战。祝融所到之处,云雾廓清,雨水齐收,神火重新点燃,黑暗慢慢退去,大地重现光明。共工恼羞成怒,命相柳将三江五海水全部汲取上来,试图淹没光明宫。刹时间长空中浊浪飞泻、黑涛翻腾,吞噬云天,神火再次被熄。然而大水乃流动之物,不可久存,其后退去,神火复又燃烧起来。祝融由是请来风神帮忙,向共工及其水师开始反击。只见风助火威,火乘风势,冲天火焰炽炽烈烈,直扑共工水师。烈火无情,虾兵蟹将躲避不及者,皆成熟食河鲜,一时漫山遍野,香味扑鼻。共工命相柳以水御火,可是大水先发,此时已经一泻千里,复归河海,留之不住。共工被烧得焦头烂额,率领水军且战且退,逃回大海。祝融因为怒不可遏,故此不舍,全速追击。火龙所到之处,海水不由滚滚向两旁翻转,让开一条大路。祝融直逼水宫,于是浮游战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在水底立脚不住,又复上岸,一路败逃向西,直到不周山下。因前有高山阻路,回头复见祝融紧追不舍,共工不由又羞又愤,就纵双龙起于空中,一头向山腰撞去。只听咯啦一声巨响,那不周山禁不住共工神力,竟给撞折,倾倒半边。

列位看官!那不周山位于西北,本是当年盘古开天辟地巨斧所化,作撑天大柱,以避免天地复合。此柱一断,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露出一个硕大窟窿。由是天河溃堤,倾泻而下,尘世间即刻洪水泛滥,人类呼号,如入地狱。共工虽然撞断不周之山,但自己及所跨双龙脑袋亦被撞碎,魂归那世而去。祝融自后追至,将此情景看得清楚,不由摇头叹息。又见天河水倒泻,自己不敢招惹,又恐天子见罪,于是悄悄收兵,自回光明宫,按下不提。共工怒触不周山之事,史载是发生于距今四千余年前,与《圣经》中所载大洪水时间相近。《创世纪》云:“当诺亚六百岁,大渊泉源皆裂,天上窗户敞开,降大雨在地上,四十昼夜不息。洪水淹没高山,陆地上生物全部死亡,只有诺亚一家,与其方舟中生命得以存活。”若依此说,则必是天柱断折,天河倒泻,有一多半河水倾向西方,一少半流向东方也。

此乃史前神话传说,历史真相当然并非如此。据后世考古学家研究发现,且听说话人揭秘探源,说明共工撞山真相,列位看官休惊。话说公元前5800年始,杭州河姆渡有褐色人种,乃伏羲、女娲、朱雀及祝融氏族,想要进入中原,从事农耕。玄武颛顼氏族时为祝融氏部下先锋,通过南阳盆地突入中原。共工氏族领导九州联盟,对颛顼氏入侵加以抗争,战之不胜。之后共工氏便一路北撤,坚守黄河防线继续抗战;玄武颛顼氏族乘胜北进,复攻破黄河防线,共工氏只得复又退守陕西防线。八百年后,颛顼氏族与共工氏九州联盟遇于陕西不周之山下,双方展开最后决战。便在激战之时,天空中忽有陨石坠落,因此引发海啸,形成特大洪灾。甚至南阳盆地淮河流域,都受到洪水影响,北进祝融因而与南方祝融氏族断绝联系。祝融氏族老巢杭州更被洪水摧毁,再也无力北上作战,北方祝融氏族由此盘踞山东。

经过此番大海啸及史无前例洪灾,共工氏与颛顼氏两败俱伤。玄武颛顼氏族战之不利,便在女娲氏指引之下,投降华夏族分支神龙氏族,定居河南,并助其防御东面祝融氏族。神龙氏族由此势力大盛,取代共工氏族,成为九州联盟首领。共工氏族从此定居陕西,开创甘肃大地湾马家窑文化。神龙氏族定居华北中原,则自此成就河南东部半坡文化。杭州残余祝融氏族被困浙东群山,在洪水退去之后便向北迁至淮北平原,复与神龙氏族渐渐融合,共同成就山东大汶口文化。玄武颛顼氏族之后又被神龙氏封在东北,开创辽宁红山文化。此乃是华夏文明史上首次“闯关东”,炎黄族人由中原及华东向东北大举迁徙,列公须知。

若按科学历史观言之,以上便是共工大战祝融,以及引发大洪水灾真相。至若史册典籍所云共工或与祝融,或与颛顼相争,所说不一,亦不奇怪。只因当时颛顼当时乃为祝融氏族部属盟友,且为其北入中原之前部先锋故也。其实此次大战,祝融及颛顼乃是入侵者,共工是为守土者,若非以正义论之,倒是共工乃正义之师。只是可惜!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执笔书写,共工最终战败,便只能承担撞倒不周之山,引发滔天洪灾大罪。所谓“成者王侯败者贼”,共工当是此语之最为原始注脚。共工姜氏部落,当时便在今河南北部,卫辉及滑县一带。共工者,率领部族共同耕作之意也。其对农耕极为重视,尤其精于水利,并发明筑堤蓄水之法。农业向以水利为先,故说共工氏是神农氏以后,又为华夏农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者。

在上古神话传说之中,颛顼是为天子,共工是为大臣,司掌水部;且亦是诸侯,掌管北方部族。共工有女,名叫后土,对农业也很精通。为发展农业生产,有效利用水利,后土便与父亲共工一起,考察部落土地情况,制订移山填谷计划。乃是削减高处之土,运去垫平低洼之地,借以扩大耕种面积,并利于水利灌溉,以发展农业生产。此本是氏族内部之事,但颛顼氏族对此大为不满,大力反对共工氏平山垫谷之举。颛顼认为,整个华夏部族联盟应当只听从自己一人号令,共工氏不能自作主张。共工氏不服,于是一场激烈斗争在所难免,不周山之战就此爆发。此番争战,表面是对平整水土之争,实际是对部族领导权之争也。

若论战力,共工氏强过颛顼;但论机智,则颛顼强甚。颛顼利用鬼神之说,煽动部落民众,说共工氏强行平整土地,必会触怒山鬼河神,引来灾难。当时人类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因此颛顼得到多数民众支持,终于赢得此战。孟子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彼时则得到完全相反结果验证。科学与愚昧之争,往往发动群众无用,甚至适得其反,宁不以此为信乎!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理解支持,于是只能怒撞不周之山,以明自己不屈之志。不周山被共工氏拦腰撞断,天地便由此发生巨变。天空日月星辰都变其位置,地上更是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只因天柱折断,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因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地陷东南,故大江大河水向东去,流入大海。共工死后,族人奉为水师,女儿后土也被奉为社神,更见敬重。相传不周山是人界唯一能够到达天界路径,只可惜终年寒冷飘雪,非凡夫俗子所能到达。时有谚云:“不周高万丈,酷寒不可当。曾见人上山,不闻其返乡。”自不周山断折,修仙者都需通过昆仑山登天,故皆拜西王母去也。

闲言道罢,书归正本。且说不周山被共工撞断,天体便即塌下半边,天河倒泻;地面也即四裂,出现无数深坑,便谓天崩地裂。由此山林燃烧起熊熊大火,地底喷出滔滔洪水,各种凶猛野兽窜出,人间便成炼狱。创世神女娲当时居于三十三天之上女娲宫中,听得下界喧闹哭喊,遂张开一双慈悲慧目,低头看时,见自己所创人类正受无边苦难,水深火热。乃掐指一算,便知由来原因,决定亲去修补残破苍天。究其过程,见于《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壅沈不通者,窍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当此之时,卧倨倨,兴眄眄,一自以为马,一自以为牛。其行蹎蹎,其视瞑瞑,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当此之时,禽兽蝮蛇,无不匿其爪牙,藏其螫毒,无有攫噬之心。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然而不彰其功,不扬其声,隐真人之道,以从天地之固然。何则?道德上通,而智故消灭也。

只了了数语,便说尽补天之事,道罢极其困难繁杂工作。列位看官!你道炼石补天,所选用者到底是何处之石,共用许多?原来当初女娲娘娘,自三十三层天女娲宫下到人间,直遍涉群山,好不辛苦,最终方选定东海之滨天台山。这里山高顶阔,水足石多,且石呈五彩,正是炼石理想之地。女娲在天台山上,费时九九八十一天,先炼出一块五色巨石,厚十二丈、宽二十四丈,请众神品评,诸神皆都称好。于是女娲便依照此法,又用整整四年,炼石三万六千五百块,连同前面所炼样品,总共三万六千五百单一块也。炼石功成,众神皆悦,便与天界众将一起相助,帮女娲补天。说来也巧,补天已毕,共用石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余一块,便是最初试炼成功之样品。女娲因无甚用,便置于海边云台岭花果山顶,由它自去修行,化育心猿,按下不提。因补天之石皆呈五色,便形成天上彩虹晚霞,绚丽万方。

苍天补好,众神大喜,皆向女娲娘娘道贺。但因见娘娘神色含忧,并不喜欢,便争问其故。娘娘答道:“天虽补好,但不周山柱已折,再无物支撑天地。若是再有恶神捣乱,或数十万年后某日天塌地陷,或天地复合,则便使创世大神盘古开天辟地之功,毁于一旦矣。”众神听罢,便即无言。孰料女娲娘娘乃是创世大神,果然出愿有应,话音未落,便见有一大龟自海中游出,驾云头来至山顶,向娘娘叩拜言道:“小神原是在此海底,撑托天台山基,使其不致倾覆者。今闻娘娘欲撑天地,我愿献出四足。女娲闻言大喜,遂斩巨龟四腿,以做擎天之柱。因西、北两面前足稍短,故至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皆都自东南向西北滑落。虽是巨龟自愿献足,女娲毕竟过意不去,遂将自己所披外衣撕成四块,与它裹伤。巨龟喜而从之,那衣服便化为鳍。从此之后,四海之龟游水皆不用腿,而是用鳍。华夏族人在天台山相聚,欢迎女娲归朝。女娲在天台山上看到儿女子孙生活安然,便吹起笙箫,以作庆贺。然后还归三十三层天上,回转女娲仙宫。人谓女娲娘娘丰功伟绩,上通天际,下达黄泉。

以上便是女娲补天神话,亦谓传说。但拨开此事神秘面纱,亦可现其历史真相,说话人便在此说破,列公休道惊讶。当女娲氏时代,正是陶器发明使用之时。陶器发明源于房屋建造中涂泥技术,先被用来防止透风,又用来防火防漏。因伏羲时代同期大量使用葫芦,先民复将涂泥技术应用之,在葫芦底部涂泥防漏,或防止葫芦被火烧毁,以便烧煮食物。结果泥层被烧结成坚硬陶质,由此人类发明陶器。先民同时发现,经过烧制而形成陶器,完全不会漏水。于是此后屋顶漏雨时,华夏先民便用破碎陶片盖住破损之处;并由此得到启发,烧制陶片覆盖屋顶,从而发明屋瓦。则“女娲炼石补天”,实出于“先民制陶补屋”也。

按下神话,复说信史。便说颛顼氏击败共工氏之后,便被推为中原共主,是为华夏上古五帝之二,被称为北方水德之帝。颛顼生于若水,居于穷桑,继少昊主政,号高阳氏。既为天下共主,始都穷桑,又迁于商丘,后居帝丘,称为玄帝。以句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句龙为土正。颛顼帝为人仁德智慧,严格遵循轩辕黄帝政策行事,以致天下安定太平。当时四方慕德而服,鸟兽尽皆感化。颛顼帝自幼受少昊熏陶,酷爱音乐。听到八方来风掠过大地,发出熙凄铿锵声音,感觉十分悦耳,便命八龙仿效风声长吟,名为《承云曲》,用来纪念祖父黄帝。又突发异想,令扬子鳄做乐师。扬子鳄鸣声如鼓,背披坚厚鳞甲,整日躺在池沼底部睡觉,对音乐向来生疏。但即接帝命,不敢怠慢,立刻翻转身躯仰卧,挥动尾巴敲打肚皮,发出嘹亮之声。后世之人受颛顼帝影响,便用扬子鳄皮蒙鼓,十分贵重,称为鼍鼓。

当时颛顼帝虽为天下共主,但直属之地乃是北方三十六州,其地之民道德高尚,南方诸部苗蛮之民道德已经衰微。由此原本均匀运行周天之日月星辰,开始被牢牢拴在北部天穹,固定在北方三十六州上空。上古时期,华夏之民敬神拜天,以求非分之福。因当时天地虽已分开,但还有天梯相通,置于高山之巅大树之上。天梯原为神仙、巫师而设,但人间智者、勇士,却不断勇攀天梯,直达天庭。因可随意上下天廷,故此人与神之间界限不甚明确。后来由于蚩尤叛乱,扰乱天庭,为此颛顼帝命其孙重黎将天地通路截断,只留昆仑瑶池。据传昆仑山有二,其一为西昆仑山,其二乃是东岳泰山,又称东昆仑。颛顼为后世所作最大贡献,当属历法。以后直至汉初,所用历法都是沿用颛顼历,是谓古代四分历,十九年七闰。汉武帝时,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受命议造汉历,最后选定邓平所造八十一分律历,称太初历。西汉末年,刘歆修订太初历,而更名为三统历。《颛顼历》完成于秦献公十九年,以夏正十月为岁首,闰置于九月之后,以该年正月初一日刚好立春,便为节气计算起点。

传说轩辕黄帝晚年,九黎族人皆都信奉巫教,崇尚鬼神而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决定。百姓家家学巫占卜,不再诚敬祭祀上天,也不安心农业生产。至颛顼之时,见此情状,决定改革宗教,亲自净心诚敬祭祀天地祖宗,为万民作出榜样。又命南正重负责祭天,和洽神灵。命北正黎负责民政,抚慰万民,劝导百姓遵循自然从事农耕,鼓励垦田。禁绝民间占卜,恢复社会秩序。又见男女无别,长幼无序,群婚群居,秽病丛生,人口大量死亡,颛顼帝乃定婚姻制度,主张男婚女嫁,禁绝血缘联姻;定伦理纲常,强调妇女避男于路。从此家庭诞生,阶级分化,国家形成,人类文明进入新纪元。颛顼在位78年,寿至98岁而终,葬于濮阳。生子穷蝉,乃是舜帝高祖,周朝时楚王为其后裔。楚王宗亲屈原在其《离骚》中,便自称颛顼帝之后。颛顼生时所辖地盘极广,北到黑龙江,南到岭南,东到东海,西至甘陇。

作为神话传说人物,颛顼帝具有非凡经历以及超人力量,且拥有至高无上权力。传说当时内黄有黄水怪,经常口吐黄水,淹没农田、冲毁房屋。颛顼亲自前往降服,双方激战九九八十一天,不分胜败。颛顼上天求女娲相助,女娲借天王宝剑交给颛顼,并教其使用方法。凭此宝剑,颛顼终于打败黄水怪。并以天王剑指岗为山,取名付禺山;又用此剑在山旁划出一河,取名硝河。使内黄彼此有山有水,林茂粮丰。内黄人感念颛顼高德,尊称为高王爷,并为其修庙立像。传说颛顼死后,高王爷显灵,变成一位白发苍苍老人,坐在庙前阶上闭目养神。不久天降大雨,洪水滚滚而来,田毁庄淹。洪水流到白发老人面前而止,从水中钻出两个怪物;老人挥手退去怪物,随后洪水亦退,高王庙一带又避免一场洪水灾害。

颛顼驾崩仙逝,群臣拥立其族侄帝喾为东夷部族之主,是为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第三位帝王。其颛顼、帝喾二人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文明根基,亦是华夏民族共同人文始祖。对于颛顼帝在华夏中国史中地位,近现代国学大师范文澜先生曾在其《中国通史简编》中写道:“汉以前人相信轩辕黄帝、颛顼、帝喾三人为华族祖先,当是事实。历史上的五帝多有争议,但在已知的五种排序中,颛顼都名列在册,可见其功绩。”

话说帝喾姬姓名俊,华夏族裔,乃是黄帝曾孙。因生于河南商丘睢阳高辛镇,故号高辛氏。帝喾是其夷人部落首领称号,与颛顼部落是为近亲,故继承颛顼,为东夷部落集团首领。作为五帝之一,帝喾实是《山海经》中帝俊原型。姬俊祖父玄嚣又称少昊,是为黄帝元妃嫘祖嫡生长子;少昊所生蟜极,便是帝喾之父。姬俊五岁受封为辛侯,十五岁辅佐叔父颛顼,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之时,年三十岁整。遂迁亳为都城,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改元为帝喾元年。迁都于亳,为使部民免于洪水之患,且近淮水,方便歼灭共工氏余部,一举两得。帝喾建都于亳之后,击退游牧民族犬戎,便将精力转向内政,处理民族,发展农业。在颛顼帝之时,族人虽已有一年四季概念,但亦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艺畜牧,并无时辰顺序,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并且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帝喾因此探索天象,观察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由此制定二十四节气,以指导部族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由此华夏农业出现伟大革命,农耕文明走进崭新时代。

帝喾承袭父叔之德,向以仁爱治国,生活俭朴;素常庄重静穆,品德崇高如山。身为帝王之后,更广施恩惠仁爱,讲究信誉;了解民间疾苦,对天下一视同仁。绝不违背自然规律,又恭敬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灵降福万民。因此深受百姓爱戴,社会富足,人民安居乐业。帝喾亦能知人善任,因知大羿射箭技术天下无双,便拔其担任射官,赐给彤弓蒿矢。大羿也不负帝喾深望,当白难部落反叛时,奉命引兵将其一举平定。又闻咸黑、柞卜长于音乐,帝喾便命为乐官,创作出《九韶》之乐,并制鼙鼓、笭、管、埙、帘等乐器。

行笔至此,便说羿射九日之事,亦为著名上古传说。上文书曾经说道,神农氏炎帝治理天下,使鸟夷氏部族首领东皇太一管理东方,并派其十子化为太阳,每日到空中值班,轮替不息,普照周天,化育万物。东皇太一乃是古代楚地传说中至高神祗,最初记载于屈原所作《九歌》。司马迁《帝王世纪》则谓:“天皇大帝耀魄宝,地皇为天一,人皇为太一。”道家以为东皇太一又名太乙真人,后封为太乙救苦天尊,乃是为闹海哪咤之授业恩师也。至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太乙真人复又成为元始天尊座下十二金仙之一。

对于东皇太一起源,自古以来便众说纷纭,并无定论。汉代王逸注《九歌》云:“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李炳海《东皇太一为大火星考》认为太一是为星辰,乃苍龙七宿中大火星。闻一多《东皇太一考》认为“太一便是伏羲化名”,李光信《九歌东皇太一篇题初探》认为“东皇太一,其始就是卜辞中的太乙,东皇即东土国王”;丁山在《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中,以东皇乃是东方尊神,因而提出日神说。屈会则以东皇太一便为神农炎帝,孙常叙认为东皇太一乃是战神。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只因众说纷纭,说话人便就此按下信史,只论传说可也。传说帝喾在位之时,天空曾有十个太阳,皆乃是东方天帝之子。十个太阳跟随其母共居东海,常往海中洗澡,然后栖息在扶桑树上。九个太阳栖息在较矮树枝,次日当上天值班者则栖息在树梢。当黎明来临,树梢太阳便踏乘两轮车,穿越天空,照射人间,把光热洒遍世界。十个太阳每天一换,轮流当值,秩序井然,天地万物一片和谐。世间人民于是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生活美满幸福,与动物也能和睦相处。因感恩太阳带来光明欢乐,经常面向天空磕头作揖,顶礼膜拜。

但如此时日既久,十个太阳就觉无聊,想要一起周游天空,戏耍玩闹。于是当黎明来临,十个太阳便一起足踏双轮,齐上天空。如此便像十个火团,烤焦大地,森林着火,树木庄稼焦枯,村舍房子都被烧成灰烬。人与动物大半皆被烤杀,未被烧死者猪突狼奔,四下流窜。幸存之民便即呼爷叫娘,怨气冲天,祈求上苍恩赐!帝喾闻知,因心疼部民遭受无妄天灾,便传令东皇太一管束十子,东皇太一因不服帝喾为天子,故此置之不理。帝喾大怒,便派神箭英雄大羿,前去东海除害。大羿领命,且见族人皆挣扎在火难之中,于是携弓带箭而往。正是:一日经天万民拜,十日并出人神哀!欲知此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