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新四化浪潮下的转型变革
一、汽车新四化的诞生
2009年中国的汽车销量达到1380万辆,正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此后十年间,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井喷式发展阶段,在世界汽车消费市场占有的份额节节攀升,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正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向中国市场转移。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到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规模已经超过2570万辆,占全球汽车产销量的30%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超过12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60%左右。2001—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如图1-11所示。

图1-11 2001—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
中国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结合本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抢跑与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领先,让中国消费者对汽车与新能源和互联网结合的趋势更加乐于接受,而本土作战的中国汽车企业对消费者的需求理解得更深刻,并且能够迅速地在本土寻找强有力的跨界行业合作伙伴。这一特点传导到消费端呈现的结果是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当前全球最活跃的“试验场”,并催生出了世界汽车工业的第四次变革。
2015年,第七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首次提出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新四化的概念甫一推出,便迅速席卷中国汽车产业,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不小的冲击,世界汽车工业的第四次变革很有可能以汽车新四化为主线。
二、电动化是变革基础
新四化发展趋势中,电动化是基础。当今主要国家、主要汽车企业对电动汽车如此之关注,除了传统能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压力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电动汽车具有强大的发展指向性,能与未来的社会进步、社会发展更好地衔接。电动汽车是一个高技术含量、高产品价值、高应用前景的产品,它能吸纳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搭载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范围之广,数量之巨,是其他产业难以比拟的,这就使汽车电动化成为拉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系统性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2019年新能源汽车全球累计销售约220万辆,同比增长10%,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2.1%提升至2.5%,大致相当于全球每卖出40台汽车,其中就有1台新能源汽车。与此同时,纯电动汽车累计销售约160万辆,在所有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74%,同比增长5%。在中国市场上,部分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如上汽荣威Ei5、比亚迪“唐”等已经和特斯拉等国际一流电动汽车品牌展开全面竞争(图1-12)。纵观2019年全球销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车企,中国获4席(表1-1)。这也证明了中国车企在汽车新能源或电动化方面,已经在全球市场中处于部分领先地位。

图1-12 代表性新能源车型
表1-1 2019年全球新能源车企销量前十名

三、智能化是实现路径
智能化在电动化的基础上将改变汽车及其产业链的原有属性,是汽车行业对《中国制造2025》和全球创新需求的有力响应。从《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美国先进制造发展战略和日本发展智能机器人等规划可以看出,全球制造强国纷纷推出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推动制造技术与产业加速向绿色低碳、智能制造服务业转型,这必将促进汽车设计制造服务加速向绿色、智能化方向发展。
对汽车本身来讲,智能化让汽车升级为电子、信息、互联网等协同创新和应用的重要载体,把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成功地紧密结合,将有利带动各个领域的技术升级和转型。对用户来讲,汽车由出行工具进化为移动智慧伙伴,让我们的出行生活变得更加安全、智能、便利、有趣(图1-13)。对产业链来讲,智能汽车将集成多项颠覆性技术,引领如5G通信、北斗导航、自动驾驶(图1-14)等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扩大摄像头、雷达、传感器等产品的市场需求,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体系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智能汽车的发展极大拓展了传统汽车制造商的业务范围,进一步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变,出行方式和出行服务模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正在推动形成新型的产业生态体系。

图1-13 万物互联的新载体

图1-14 自动驾驶分级示意图
四、网联化是连接纽带
与智能化紧密相关且互为支撑的是汽车网联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联化成功建立了车与人、车、路等外部世界之间的连接纽带,从而实现动态信息服务、车辆智能化控制和智能交通管理,如图1-15所示。近两年,5G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快了汽车网联化的步伐,其低延时、大带宽等优势克服了4G时代网络缺陷对技术发展、数据积累及处理能力的限制,实现了车与人、车与车、车与外部世界更加通畅安全的交流。

图1-15 不断扩展的汽车外延
网联化远不止于车,其产业链还涉及终端软硬件提供商、电信运营商、整车厂商、互联网公司、行业应用提供商、汽车消费者等。根据统计,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对互联网功能十分看重,其关注度远高于德国、美国等市场。69%的中国汽车消费者表示,愿意为了更好的车联网体验而更改购车品牌,远高于德国的19%和美国的34%。
在国内汽车网联化的推进过程中,得益于在互联网技术上的部分领先,自主品牌的优势也逐渐凸显。上汽集团联合阿里巴巴开发的斑马智行系统,2016年在上汽荣威RX5上实现网联化的量产,依托阿里生态圈实现车与外部的交互;长安汽车联合腾讯成立车联网合资公司,推出微信车载版本,致力实现人、车、电、场之间的智慧连接;长城汽车则推出“GTO全域智慧生态战略”规划,联手百度等八家互联网通信企业,进行网联化研发和布局。此外,以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为首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在网联化上的布局更为着重,各家的量产车型都具有一定的网联化功能,可以实现人与车、车与外部一定程度的交互。
五、共享化是远景目标
基于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催生的第四化:共享化,将改变现有的出行生态,实现汽车使用的“共产主义”。汽车已经不仅仅是人们日常的代步工具,更是提供多样化服务的载体,众多行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进入将构成扁平、网状的出行生态,打破当前垂直一体化的状态。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成熟,汽车共享出行服务将不断提升交通效率和人们出行的体验。例如,共享单车可以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电动汽车分时租赁可以满足城市内部中长距离出行,形成高低搭配。车辆共享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最有潜力的解决方案,能够减少私家车投放,缓解停车位资源紧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共享化是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中最具远景且重要性较高的目标,已开始在实际生活中有所应用。例如中国市场中常见的滴滴出行、环球车享、享道出行(图1-16)、曹操出行,美国、欧洲市场上火热的Uber等出行服务。2018年国内网约车总订单量在100亿单左右,以每单20元计算,其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亿元。可见,共享出行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未来,随着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完善,一定会形成轻拥有、重使用的节约型社会,作为共享经济在汽车领域的投射,汽车共享化一定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让所有人实现汽车梦。

图1-16 享道出行
六、国际化是新四化的重要结果
汽车新四化最重要的结果之一是让中国车企通过“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实现先发先至,在品牌和议价能力上有了大幅提升,打破过去几十年一直被动追赶发达国家的困境,有了主动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
世界汽车产业的第一波国际化发生在美国,随后发生在欧洲。日本丰田、本田等车企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花了30多年走完国际化道路,韩国现代、起亚等车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花了20多年时间实现国际化。燃油车时代,中国乘用车尚不具备充足实力角逐全球市场,但新四化时代的先发先至,中国车企开始快速推进国际化布局,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以上汽集团为例,目前上汽集团已在泰国、印尼、印度建成整车基地,在英国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在东盟、欧洲、南美、中东、澳新、非洲等地建立了12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图1-17)。2019年,上汽集团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26%,在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中占比33%,连续4年蝉联中国车企海外销量冠军,也成为首个在全球构建汽车产业全价值链的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市场销量如图1-18所示。

图1-17 自主品牌海外布局

图1-18 2019年中国车企海外市场销量
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化集中体现在两个显著而又关联的特征上,一是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主要环节的日益全球化;二是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大型汽车企业之间的大规模并购重组,如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莲花汽车。其结果实质性地改变了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竞争模式和产业组织结构。国际化最大优势来源于研发、采购、生产、物流等一体化建设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在提升产品品价比与竞争力的同时让渡一部分利益给消费者,形成共赢的局面,正向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因此国际化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必由之路。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百年历程,随着当前市场、科技、用户需求的深刻变化,汽车工业也要在研发、制造到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与时俱进。就“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本身而言,每一种趋势都很重要,它们结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变革力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下一轮发展的新动能,也正为我们掀开未来汽车的新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