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股权合伙这些坑:股权设计方法与案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创始合伙人股权利益如何分配

股权分配是合伙的表象,合伙的真相是股东之间利益的分配。利益的分配不仅仅是指以股权比例为基本的分红,还包括工资、提成等方面的分配。当前很多初创期创始人都是不拿工资的,也不做提成上的分配,这并没有错,但设计不好,考虑不周全,也会给公司带来灾难。

一、合伙人要不要发工资

因为公司前期创业都是需要花钱的,而且刚创业的时候人员基本就是这几个合伙人,大家都是不拿工资的,等着最终的股东分红。作为创始人,前期基本上是身兼数职地付出,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并不完全合理,先看工资代表了什么。

·工资是对一个人工作付出的价值体现和尊重;

·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工资是一个人在工作当中基本生存的保障。

场景:公司三位创始人,都不拿工资,股权比例为A:60%,B:22%,C:18%。

(1)节约人工成本:假设每个人的工资是5000元/月,该公司每年会因不发放股东的工资节省利润(人工成本),18万元。

(2)虽然每个人的能力和分工不同,但是大家同样都付出了时间成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付出了心血,人力资本的角度上大家共同为公司创造了价值。

(3)假如该公司当年净利润为10万元,按照股权比例来分,A可以分到6万元,B可以分到2.2万元,C可以分到1.8万元。这样来看是合理的,但实际上这个公司10万元的净利润并不算净利润,因为并没有减去创始人的工资成本。

总结:全职的创始人应该拿工资,对于创始人工资的发放建议是:

(1)可以不发放,但是前期不发放工资的时候,分红不完全按照合伙人持有的股权比例来分配,可以另外约定合伙人的分红比例,拉小大家之间的差距,从而平衡合伙人之间的付出。

(2)10万元的利润可以先按工资标准给每个人发掉,剩余的部分再按股权比例分配。

(3)如果三人约定三年不发工资,可以把三年的工资用抵注册资本。

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三个人的工资标准怎么定合理呢?

可以以每个人的市场价,比如A、B、C去应聘的薪水是多少?大家可以按照市场的同等标准计,或者说大家本身是初创期,大家共同约定一个相对较市场价低的薪水。

二、合伙人做的业务要不要拿提成

现实中很多情况也都是不拿提成,各自做各自的,等到最后大家一起算分红。这是普遍情况,也有拿的,但也不一定分配得合理。

场景:技术型公司,三个合伙人,A:发起人+技术和运营,持股权的比例60%,B和C负责销售,各占20%,各自按比例出资,约定不拿工资,年终统一拿分红。虽然A的技术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B、C两人每天去客户那里销售,公司是不会有利润的。

(1)年终净利润100万元,B和C分别分红20万元,A分红60万元,但100万元利润全部是B、C的业绩,B和C觉得自己辛苦地付出,最终还没有A拿得多,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衡,导致股东矛盾,或者B和C出去单干。

(2)当然如果没有A的技术,销售也没价值。反过来看技术也是可以被替代的,一旦外部有合适的技术,B、C重新成立一个销售公司,与外部某一方技术谈好产品的合作底价,就可以自己卖了。

(3)当然B和C作为销售也可以替代,如果招聘销售,就要给工资和提成。

总结:提成也是要发放的,发放方式可以自行约定。

建议方式:

(1)如果产品单一,根据谁成交或者谁是业务来源,按照一定的比例每次成交后结算。

(2)如果产品需要各方配合才能成交,按照每个人在谈单过程中的分配,确定一个相关方各自的分配比例即可。

(3)如果产品是多样化的、零碎的、不好明确的,可以考虑用每个月总销量的某一个比例给予相关销售提成奖励。

大多时间合伙人既是股东,又是管理人员、销售、技术等,相当于大家既出钱又出力,都应该按照企业管理的运营,有对应的工资和提成,包括其他福利。

合伙成功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股权结构设计合理、股东利益的分配合理。

股权比例和股东利益的分配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绝对合理的模式,全在于大家共同的探讨商榷,最终确定一个彼此都认同的分配模式,分配模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结合企业发展的阶段、周期等因素是需要做调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