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运营中企业竞合策略:博弈论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书在前人对供应链管理竞争与合作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吸收了经济学和管理学关于供应链的优秀研究成果,提出当前供应链管理研究中热门的话题,并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使得理论研究能够更好地为供应链运营服务。本书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使得文章的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1.4.1 研究内容

本书结合国内外丰富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对供应链的产生和发展做了详细的研究,并对供应链的现状做了认真的分析。在对供应链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供应链管理在整个市场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企业能否在市场中处于不败地位,主要看它是否拥有一条科学合理的供应链,包括产品的生产、库存、运输、资金等一系列环节的良性运行。供应链运营管理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它的产生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供应链运营管理是对整条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包括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绩效管理、金融管理等一系列相关举措,使得整条供应链在实际运作中更加顺畅,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反应能力及抗风险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本书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供应链管理,指出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对企业的管理,处理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不是单次性行为,而是渗透到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最初消费者需求信息的收集,到最后产品流入消费市场,时时刻刻都存在着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只有处理好企业在供应链不同时期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才能使得供应链管理的整个过程顺利进行。本书分三个阶段对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进行了研究,分别是供应商选择阶段、研发与广告营销阶段、市场扩展阶段。本书在开始研究每个阶段的问题时,都引入了现实中的真实案例来阐述公司间的具体关系和活动,这一方面可以增加本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明本书研究的问题正是当前企业在市场不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书通过分析不同阶段企业间存在的问题和采取行为策略后的企业收益变化,判断行动的优劣性,以便更好地协调供应链及企业的发展。具体研究内容如图1.1所示。

图1.1 本书具体的研究内容

从图1.1中可以看出,本书的研究内容始终围绕着两个在市场上有产品竞争的企业展开,以它们为研究主体,研究在供应链不同时期其行为与收益。竞争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可以相互替代,且产品竞争的程度是不确定的。在市场中还存在其他的参与者——供应商,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负责零部件生产、零部件研发、产品组装等工作,使得企业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开展了零部件采购、供应商选择、产品研发、广告营销、信息共享、信息泄露等一系列的活动,最终将自己的商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在整个过程中,存在着关于市场或是参与者的信息完全和信息不完全两种情况。在研究过程中,企业面对不同的情况,会根据自己与对手的选择采取最优的策略,从而提高收益。

在研究产品零部件的供应商选择阶段,相比以往只是单纯地研究供应链中的纵向合作和横向竞争,本书将整个供应链体系看作一个整体,研究了一个立体的供应链网状结构,在供应链网状结构中的横向和纵向都存在着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本书考虑供应链中存在多个企业的情形,在这些企业中有同时扮演零部件供应商和零部件买家双重角色的企业,也有单纯的零部件供应商。企业可能从不同的供应商手中得到相同质量的零部件,也可能得到不同质量的零部件。通过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供应链的收益进行比较,得出最优的供应商选择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企业间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商品间的竞争,从而使得整个供应链体系在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取得更多的收益。考虑当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合同激励理论来选择优秀供应商的过程,且在激励制度执行过程中讨论是否应加入事前审核。

在巩固产品市场的研发和广告营销阶段,本书考虑了整条供应链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效应。在供应商选择和产品研发方面,企业要考虑是将零部件的研发环节交给供应商,还是自己研发,且当其供应商可能是竞争对手时,是否还可以将研发过程外包;在产品研发和广告营销方面,考虑企业要采取怎样的行为来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力,赢得更多的消费者,占领更加广阔的市场。不同于以往研究的是,企业在选择自身策略时,不仅要考虑两种策略对自身利益的影响,还要考虑竞争对手的选择对自身策略的影响。同时市场的相关因素也是不固定的,如市场总需求的变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同等,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市场状况,选择不同策略,在竞争中取得更多的收益。

在市场扩展阶段,考虑在市场需求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如何选择最优策略以取得最佳的收益。企业在进入市场前可以通过大量的调查来了解市场,也可以通过供应商或者销售商来获取市场的信息,从而在和竞争企业博弈过程中选择最优策略。考虑到企业地位不同,假设在位主导企业确切知道市场的信息,竞争对手企业不知道市场的信息,但是供应商可以在与主导企业信息共享的过程中泄露相关信息,分析此情况下企业的策略选择。讨论当存在其他供应商的时候,竞争对手企业通过对信息优势和供应商批发价优势的衡量做出自己的决策。在争取政府政策和财政支持过程中,企业要考虑如何在竞争中突出自己的策略优势,是否与竞争企业合作,如何合作,才能赢得政府对行业改革的支持。

本书对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结合当前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供应链联盟,包括供应链中上下级企业以及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去思考与分析问题,以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为分割点,对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1.4.2 研究方法

本书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来研究供应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以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辩证的角度来研究问题,通过模型求解和数据分析,结合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科学性的研究。

(1)逻辑思维的研究方法

逻辑思维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指在对文献和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采取定量分析方法,使其研究的结果从定性分析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定量分析的理性认识。但是此方法和经济学中的方法有所不同,它无须模型和公式,而是发放问卷,将研究问题进行细分,划分出不同的指标,对指标进行打分,得到定量的统计结果,再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本书中逻辑思维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对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查找和整理过程中,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结合理论与实际,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到满意的结果。

(2)辩证的研究方法

辩证的研究方法要求在研究问题的时候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存在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事物存在不好的一面,不能一味地对事物进行赞美或否定。在研究供应链管理中企业合作联盟的时候,既要分析和研究供应链联盟给企业与供应链带来的好处,即成本降低、信息共享、技术共享等,也要看到供应链联盟可能带来的坏处,如产品相似化增加、信息泄露、专利侵权等。

(3)比较法

比较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企业不同的策略、不同的产品既在宏观方面进行比较,也在微观方面进行比较,以总结出不同企业策略的优点与缺点,对其缺点进行改进,对其优点加以学习,从而促进供应链企业联盟的健康发展。

(4)整体主义方法

供应链分析中整体分析方法是和个体分析方法相对应的,它是指在供应链的分析中,出发点不是基本的单位,而是将所有的事物看作同一个整体,采取统一的标准进行分析,不仅考虑其中个别主体的利益,还要考虑其他主体的利益。运用整体主义方法的优点在于具有全面客观性,避免得出片面的结果,使调研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信性。

(5)事前分析法

事前分析法是一种预测性的分析方法,是在市场情况不确定和变化的情况下对供应链的一种研究尝试。供应链的事前研究是一种规范,是对供应链运营结果的一种预测。在进行事前分析时,比较供应链运转和执行可能出现的结果,选出最合理的方法,从而促进供应链的发展。

(6)管理科学的研究方法

用管理科学中的方法来研究供应链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主要有博弈论、激励理论、决策理论、决策模型、价格竞争理论、Hotelling模型等多种方法和模型。

第一,博弈论是管理科学方法论在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过程中最早使用和最常使用的分析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囚徒困境。博弈论的方法之所以在供应链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因为其分析主体和供应链中的行为主体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博弈论是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在考虑外力作用下的一门策略选择理论。企业经营中的策略选择不是自我的和无约束的,它是企业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的选择,这和博弈论中参与者相互影响的关系类似。

第二,激励理论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常用到的理论。激励理论是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委托人通过激励代理人更好地完成职责和任务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方式。激励理论通过对参与人的分析,建立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机制,使得参与者在机制中可以更加积极地发挥自己作用,顺利完成工作。这正是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供应链运营的机制保证。

第三,决策理论是运筹学中的重要理论。企业在供应链的运行中往往会遇到一系列不同的问题,如供应商选择、商品研发、广告收入等。企业在不同时期做出正确的选择,需要决策理论的支持;企业根据条件和参数,对每个选择进行分析。这些选择往往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通过决策分析理论对结果进行客观而定量的分析,就可以得出有利于自发展的策略。

第四,价格竞争理论和数量竞争理论。价格竞争理论和数量竞争理论是商品市场上常用到的理论。产品在市场中进行价格竞争,当商品无差异时,价格越低就会拥有越多的消费者。企业会尽可能地降低商品的价格,争取消费者,但是并不是价格越低越好,因为当价格低于成本的时候,企业就不会得到任何的收益,销量越多损失就越大。因此,企业在给商品定价的时候,要根据商品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价等一系列的因素来做出正确合理的决定。数量竞争是指企业在备货的时候要考虑到竞争对手的订货量,从而决定自己的订货量。如果商品在市场中的数量太多,就会供过于求,造成商品价格下降;如果商品数量太少,就会供不应求,同样会引起市场混乱和不安。

根据上面的理论,在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中引入相关的模型和公式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建模与求解,根据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1.4.3 研究结构

本书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供应链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对以往的相关知识和研究做了详细介绍,也对文中所用到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说明。本书的思路主要是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概括,提出并分析问题,进而给出自己的观点和模型,计算得出结论,并结合实际对结果进行分析。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供应链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在回顾已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问题,且对本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研究内容中罗列了本书重点要研究的问题和观点,在研究结构中对文章的结构进行了叙述,根据结构图进行说明。最后总结出文章的创新点,使得本书在结构和内容上显得更加完整。

第2章“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动态,按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不同阶段来分析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第二部分则是介绍了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在丰富研究内容的同时,发现和提出当前研究的问题与不足。

第3章“供应链运营中企业供应商选择策略博弈分析”讨论了如何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以选择优秀的供应商,并激励供应商努力工作,使企业的收益最大化。

第4章“供应链运营中企业零部件外包策略博弈分析”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研究了企业在选择零部件供应商时所遇到的不同情况。当不同企业供应无差别的零部件时,或者不同企业供应不同质量的零部件时,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将如何竞争与合作,企业又能在这些竞争与合作中获得怎样的收益。

第5章“供应链运营中企业产品研发策略博弈分析”介绍了供应链中竞争企业如何通过研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性能,通过开发新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现代企业为了不让自己在市场中落后于其他企业,会非常重视产品的研发和科技的创新,使得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有有利的地位。

第6章“供应链运营中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策略博弈分析”介绍了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广告营销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产品生产的初期需要开展广告营销来拓展市场,通过广告使得消费者对产品有所了解,挖掘潜在消费者。通过对产品研发和广告营销的研究与分析,指出企业在面对不同情况下可以做出的最优策略选择。

第7章“供应链运营中企业信息共享策略博弈分析”介绍了企业在市场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通过预测或获取泄露的信息等方式对市场需求进行决策。文中针对当前供应链信息共享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泄露难题,构建由一个供应商和两个竞争企业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模型,其中两个企业之间存在古诺竞争,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以一定的概率出现高需求和低需求两种状态,供应商与两个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签订收益共享契约,且供应商拥有企业的订货量信息。分析在此情况下,企业将如何利用收益共享契约削弱供应商泄露信息的动机,并在市场中进行商品产量竞争。

第8章“供应链运营中企业与政府合作策略博弈分析”介绍了政府和企业合作过程中,企业如何通过努力使得政府接纳其改革策略,以及政府如何督促企业努力经营。

第9章“总结与展望”对全书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和今后将要努力的方向。

1.4.4 研究创新

本书在总结前人对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对供应链运行过程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化和创新,主要包括:

第一,以往供应链运营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横向的研究或者纵向的研究,且研究对象通常为两个。本书将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延伸到了更多的企业之间,将横向和纵向相结合,往往涉及三个或者四个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这使得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结构从线性单方面扩展到了立体网状结构,增加了供应链的复杂程度。在现实情况下,供应链管理涉及多个企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不会单单局限于两个企业之间。本书将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扩展到供应链网络空间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使得研究更具有现实性。

第二,在研究供应链运营过程中供应商选择问题时,考虑了市场中同时存在竞争企业和第三方供应商的情况。在本书中,竞争企业既在市场中有参与竞争的可替代商品,也是商品所需零部件的生产商和供应商,企业在面对供应商选择时,决策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本书不仅考虑供应商类型不同时,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还考虑在零部件质量不同和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这些都是以往论文很少涉及的问题。同时,本书还研究了企业与供应商的合同制定和监督审核问题。

第三,本书结合供应商选择、研发和广告等措施研究供应链运营过程中提高产品价值的方法。企业既要考虑零部件研发是否外包的问题,也要考虑零部件研发外包所带来的企业收益变化。并且在市场饱和与不饱和的条件下,考虑了企业面对产品研发和广告营销时,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策略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做出决策。

第四,本书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讨论了企业进入市场时如何预估产品销量制定的问题。考虑在销售过程中存在销售成本的情况,建立收益共享契约模型。通过求解不对称信息下的博弈模型,得到参与者之间的分离均衡,并对不同情况下参与者的收益进行讨论。通过研究发现,削弱供应链中供应商泄露信息动机的关键是:企业可以通过收益共享契约使供应商不泄露信息,且企业销售成本的增长可以进一步削弱供应商泄露信息的动机;在市场中引入多个供应商,不仅可以阻止供应商泄露信息,还可以减弱竞争企业获取不正当信息的意图。同时建立多委托代理模型,可以促进企业与政府间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