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神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白衣庵与星月观

少年江湖十余载,嬴取生前薄幸名。

日转星移,岁月无情。时光如水,韶华易逝。正所谓:自古名将如红颜,不许人间见白头。

所以世人常叹年华逝水,盖因芳年不再,本是如花似玉,忽然鸠皮罩身,暮气沉沉。所以世人追求于访仙练丹,红颜不老。

比如当今神皇则天大帝,虽年过六旬,据传说却云圣人依旧肤白如雪,貌若上天神妃。传说洛阳龙门石窟中的那座大佛便是依据神皇模样所刻。那座大佛雕琢的容貌端丽,宝相庄重。世人便暗暗相传,见大佛面容便如同见到了当今圣上。

上好佛,崇佛门,故佛门鼎盛,香火不绝,当真是:众寺叠阁暮鼓尚,香火缭绕诵经忙。

大唐李家奉老子李聃为其先祖,故崇道教,封道教为国教,到了如今大周神皇即位,则信奉佛教,和尚则享有一些特权,故佛门盛行,香烟鼎盛。

这长安城内不但有众多道观,连寺庙也是一座连着一座,所以佛道之争,历久不绝。

“白衣庵”主持慈云师太年约五旬,或许是保养得当,柳眉凤目,身子高挑,望上去也不过是三十许人。

而“白衣庵”正门的斜对面,却是一家道观,观主便是星云真人是也!这两家一佛一道,便是谁也看谁不顺眼,佛道之争,两家便做了最好的诠释。

星云真人年纪也有五十上下,却须发皆漆黑如墨,看来也是驻颜有术之人。他有一位二弟子道号金星,便时常在外面和人说道:我师父年纪已过甲子,但是相貌如年青人,乃是因为我师父修道有成,练有驻颜丹,故返老还童,青春永驻。此言一出,他们道观便香火鼎盛,来往香客众多,都不外乎是想求一枚“驻颜丹”,永保青春,谁不想哉?

于是“白衣庵”慈云师太的二弟子念珠(呵呵,也是二弟子)也和人说道:我佛慈悲,普渡众生,我师父也是有年纪之人,但诸位看师父也年不过三旬,乃是因为我师父礼佛念佛,心中常有佛,清心寡欲,故青春常在,而且就算今生不能立地成佛,来世也会生活无忧,富贵无边!

两家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各说各有理。日积月累,两家便有了怨气,更何况牵涉到了佛道之争,慈云师太和星云真人的态度外人不得而知,但他们门下的弟子却是处处针逢相对,互相贬低对方。

这一日,金星道人和几名道士从星月观中有事外出。

刚走出大门,一眼便瞧见对面的白衣庵中走出几名尼姑,当先走出的便是一秀眉如剑,目光锐利的灰衣尼姑,望上去也称得上容颜秀丽。她身后却是一秀发披肩,杏目桃腮,十分倩丽的女子,此女也是身着一袭灰布僧衣。还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尼姑,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肤色白皙,看上去不但非常可爱,而且冰雪聪明。

金星道人定睛一望之下,正是自已的对头,慈云师太的二弟子念珠。本来因听几个道士的谄媚之词而面露自得微笑的脸孔,便不由得渐渐阴沉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