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更法
【本篇简介】
本篇为“商君书”的首篇,集中反映了秦国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商鞅的更法思想。主要讲述了秦国实行变法前,以革新派商鞅与保守派甘龙、杜挚为代表的两派,围绕该不该变法,以及为什么要变法的问题展开的斗争。该篇揭示了君主的治国之道,即欲治理好国家,必须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变法更礼。秦孝公最终被商鞅的变法思想说服,逐步实施了变法更礼的治国举措。
【原典】
孝公平画①,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②。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③,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长④,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⑤,必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⑥。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⑦。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⑧:‘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注释】
①平画:评议谋划。
②御:侍奉。
③代立:亦作“代位”,继立为君;立同“位”。社稷(jì):天下。
④错:同“措”,施行之意。
⑤高人:超世俗的人,多指隐士;也有“过人”解。
⑥骜:误解。
⑦未萌:没有显露。
⑧郭偃(yǎn):晋国大夫,掌卜也,献公、文公间人。
【译文】
【原典】
甘龙曰:“不然。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①,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②,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③,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④。”
公孙鞅曰:“子之所言⑤,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于故习,学者溺于所闻⑥。此两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⑦,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制焉⑧;贤者更礼,而不肖者拘焉。拘礼之人不足与言事,制法之人不足与论变。君无疑矣。”
杜挚曰:“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⑩。君其图之!’”
【注释】
①易民:改变民俗。
②因:依据,遵照。
③故:老规矩;指旧制度。
④孰察:仔细考虑。
⑤子:这里指甘龙。
⑥溺(nì):淹没;溺于所闻,指局限于自己的见闻。犹如淹没在水里一样,看不到外面的事物。
⑦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⑧制:指制裁、约束之意。
⑨易器:更换器物。
⑩邪:偏差。
【译文】
【原典】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①,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②;及至文、武③,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④。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⑤。汤、武之王也⑥,不修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⑦。君无疑矣。”
孝公曰:“善!吾闻穷巷多怪⑧,曲学多辩⑨。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拘世以议,寡人不之疑矣。”于是遂出垦草令⑩。
【注释】
①不相复:指不用同样的礼教。
②诛:杀。怒:凶暴。
③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
④兵:兵器。甲:铠甲。
⑤便国:为国家谋利益。
⑥汤、武:指商汤、周武王,是商周的开国君王。
⑦未足多是:不值得多加肯定。
⑧穷巷:偏僻小巷。
⑨曲学:见识不广。
⑩垦草令:开垦荒地的法令。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