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纵横谈:名人与轶闻的历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政治军事名人(3)

李自成

(1606~1645)字鸿基,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他童年时为地主牧羊,20岁充银川驿卒,崇祯三年(1630)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先投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高迎祥战死后被推举为起义军首领,号称“闯王”。他提出了“均田免粮”、“五年不征”、“平买平卖”等口号,同时实行“劫富济贫”的政策,并打开官府的粮食、金库,开仓放赈,救济饥民,使得农民军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农民军迅速壮大,不久打到西安。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农民政权,称大顺王,年号永昌。他采纳谋士顾君恩的建议,先取关中,以关中为基地,进而攻取山西,经山西攻打北京,并于同年攻克北京,推翻朱明王朝。后来清兵入关,李自成战败,退至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当地地主武装杀害。

郑成功

(1624~1662)名森,字明俨,号大木,福建南安人,明末清初的著名将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他年轻时曾经在南京国子监太学拜名儒钱谦益为师,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后回到福建,在厦门建立了抗清根据地,并利用控制台湾海峡制海权的优势,发展海上贸易,以商养战,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1661年,他发动收复台湾的战争,并于次年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使得荷兰殖民者对台湾长达3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台湾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壮举,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郑成功在台期间,加强政治经济建设,置府县、务屯垦、废苛税、兴学校,改善军民关系,安抚台湾土著,颁布各种法令和条例,为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收复台湾不久,郑成功便因病去世,年仅39岁。

顺治

(1638~1661)名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在位18年,世称顺治皇帝。皇太极病死后,年幼的顺治继位,继续发动对明朝的进攻。1644年4月,清军攻入山海关,击败李自成起义军,同年10月,顺治迁都北京,成为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顺治吸收汉族文化,倚重汉族官吏,下令剃发、圈地,颁布《大清律》,整饬吏治,与民生息,使得明末以来混乱的社会局面和凋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此同时,他继续派兵西进和南下,镇压农民军,消灭南明政权,使得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重归中央政府的管辖,从而奠定了清王朝的基础。1661年,他神秘猝死于宫中,年仅24岁,葬在河北孝陵(今河北遵化西北昌瑞山),庙号为世祖章皇帝,史称顺治皇帝。

康熙

(1654~1722)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个皇帝,在位61年。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他8岁继位,16岁时成功翦除了专权大臣鳌拜及其党羽,随后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驱逐了入侵后盘踞雅克萨的沙俄军队,还平定了新疆、西藏反动贵族的叛乱。这些举措巩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疆域,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一个繁盛、统一的封建强国。康熙在位期间,清代社会政治安定,经济繁荣,为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死后葬于景陵(今河北遵化西北),庙号为圣祖仁皇帝,史称康熙皇帝。

雍正

(1678~1735)名爱新觉罗·胤稹,康熙皇帝第四子,康熙病死后继位,在位13年。雍正是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一位皇帝。他继位后残酷屠戮曾参与皇位争夺的兄弟,并大兴文字狱,严厉镇压具有反清思想的知识分子,以特务机构强化君主专制,这些都使得他以严酷、残忍而闻名。但他平定青海和硕特部贵族的叛乱,反击准噶尔部贵族的骚扰,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与沙俄订立《中俄布连斯奇界约》、《中俄恰克图界约》等措施,对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有步骤地进行多项重大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乾隆时期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死后葬于河北泰陵(今河北易县西),庙号为世宗宪皇帝,史称雍正皇帝。

乾隆

(1711~1799)名爱新觉罗·弘历,雍正皇帝第四子,雍正病死后继位,在位60年。乾隆在位期间务实足国,减免赋税,重视农桑,使得社会生产持续发展,“康乾盛世”在他统治期间达到了顶峰。同时,他继续推行康熙、雍正以来的内政、外交策略,对内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消灭了天山南路大小和卓的势力,对外严厉拒绝英国特使马嘎尔尼提出的侵略性要求。这些措施对于中国多民族并存的局面和领土的完整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统治后期任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和珅20年,致使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农民起义频繁爆发,原本强盛的清王朝也由此转向了衰败。1795年,乾隆将皇位禅让给皇太子,四年后病死,葬于河北裕陵(今河北遵化西北),庙号高宗纯皇帝。

林则徐

(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清末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是嘉庆年间的进士,早年担任过清政府道台、巡抚等职,为官清廉而正直,颇有政绩。1837年初,他出任湖广总督,此后坚持在海关查禁鸦片,鸦片战争爆发后他曾上书道光皇帝禁烟,并受命为钦差大臣赴粤禁烟,于1839年6月3日主持了著名的“虎门销烟”。此外,联合水师提督关天培筹划海防,多次挫败英军的武装挑衅。他还设立译馆,将大量外国书报、律例、军事著作等介绍到中国,并编成《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驱。晚年因遭谗害而被流放新疆,后病死于广东普宁县。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林则徐日记》等著作传世。

曾国藩

(1811~1872)字伯函,号涤生,湖南湘乡人。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全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为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努力,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瞩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之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其所著《曾国藩家书》至今仍为人们所重视。

洪秀全

(1814~1864)原名仁坤,广东花县人,清末伟大的农民起义领袖,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他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深入广西,以宗教发动农民群众。于1851年举行金田起义,编组太平军,颁布《太平军目》,又以“十款天条”严明军纪。此后,太平军围长沙,克武汉,下九江,于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此后,因领导层发生内讧,导致太平军实力大大削弱,形势急转直下,南京被困。洪秀全忧虑成疾,于1863年病逝。他死后不久,清军便攻破南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农民运动,洪秀全于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会的措施,其纲领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慈禧太后

(1836~1908)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清咸丰帝之妃,同治、光绪两朝实际最高统治者。1851年以秀女被选入宫,因得咸丰皇帝宠幸而进封懿嫔。咸丰帝病死后,那拉氏的儿子载淳继承皇位,是为同治皇帝。同年,那拉氏与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实行垂帘听政,实际控制了国家大权。她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的汉族地主武装,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回民起义,使清王朝的统治得到暂时稳定。中日战争中,她一味求和,幻想列强出面干涉、调停,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8年,光绪帝为了振兴国家而决定变法,那拉氏发动政变,扼杀新政,囚禁光绪帝于瀛台,开始复出训政。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那拉氏挟光绪出逃西安,并于第二年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她命立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自己也于次日病死,结束了对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

张之洞

(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亦号抱冰,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1884年中法战争时,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起用退休老将冯子材,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在英、德支持下,成为后起的洋务派首领。先后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等重轻工业企业,并筹办卢汉铁路。1898年发表《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反对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崛起,他力主镇压。张之洞注重教育,先设广东水陆师学堂、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其后又强调办学首重师范,他的思想对清末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袁世凯

(1849~1894)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1895年袁世凯被派至天津小站督练“新式陆军”,形成了日后北洋军阀的班底。1898年他向慈禧告密,参与镇压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廷任用他为总理内阁大臣,主持军政。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在革命党人和清廷之间左右逢源,借革命党人的声势逼清帝退位,又以此为资本,于1912年2月骗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1915年,为了让日本支持他复辟帝制当皇帝,接受了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同年12月11日,唆使他操纵的参政会拥戴他当皇帝,假意推辞一番后,于12日宣布接受帝位。这一幕丑剧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他当了83天皇帝就被迫取消帝制,后在举国声讨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