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浙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美丽浙江的战略作用

“美丽浙江”的战略作用,就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丽环境和美好生活的期待和需求,建设美丽家园与和谐生态,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6]

建设“美丽浙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是“中国梦”和“美丽中国”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我们要全面准确把握建设“美丽浙江”的重大意义、指导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努力建设美丽浙江。“确保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环境带入全面小康。巩固提升剿灭劣Ⅴ类水成果,全省饮用水源地水质和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力争实现双达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继续提高,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实现基本覆盖,城市生活垃圾总量实现‘零增长’,全省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7]

坚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绿色循环经济。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高新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产出效率。切实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加快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落后产能,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严格实施用水总量管理,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面提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建立和推广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发展现代林业经济,带动山区林农增收致富。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鼓励企业开发绿色低碳产品,制定和实施绿色采购消费政策。积极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坚持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抓“五水共治”让水更清。把“五水共治”作为重大战略常抓不懈,形成规划指导、项目跟进、资金配套、监理到位、考核引导、科技支撑、规章约束、指挥统一的保障机制。坚持“五水共治”、治污先行,重点整治垃圾河、黑河、臭河,近期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基本覆盖,农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基本覆盖。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要齐抓共治、协调并进。实行最严格的水环境监管制度,全面落实“河长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水环境治理,构建良好水生态系统。

抓雾霾治理让天更蓝。全面巩固《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年)》的成果,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大力推进“煤改气”工作,加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体系,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治气降霾联防联控,不断完善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抓土壤净化让地更净。强化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和土壤修复工程,深化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综合防治,建立覆盖危险废物和污泥产生、贮存、转运及处置的全过程监管体系。严格控制新增土壤污染,明确土壤环境保护优先区域,实行严格的土壤保护制度。[8]

弘扬具有浙江特色的人文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挖掘浙江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思想,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丰富民间民俗特色文化活动载体,传承乡愁记忆,延续历史文脉。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积极打造文化精品,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

不断提升公民人文素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大力宣传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最美景观”“最美人物”“最美现象”,促进“最美”由“盆景”变为“风景”,进而成为风尚,不断焕发社会正能量。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大力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注重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有效做法和具体制度,强化全社会的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意识,形成政府、企业、公众互动的社会行动体系。积极开展生态文化重大理论和应用研究,繁荣“两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主题文艺创作,着力构建包括学校、社区、家庭、企业和社会公益教育体系等在内的生态文明教育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