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问题行为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绊脚石。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问题行为,是党和国家关心重视的事情,是千家万户关心关注的事情,是一线工作者努力在做的事情,也是研究者期望推动做好的事情。

青少年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时俱进开展研究很有必要。对此,201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教育学会专门(工读)教育分会,在借鉴2013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所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专门对青少年行为规范、青少年问题行为与犯罪预防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其中也包括社会比较关注的校园欺凌问题。现以著作的形式呈现课题组的一些研究成果,期望能为青少年问题行为预防与矫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贡献绵薄之力。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第一编是青少年问题行为调查研究报告;第二编是矫治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专门教育理念举措探究;第三编是矫治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专门教育具体实践探究。

第一编青少年问题行为调查研究报告,主要从行为规范视角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进行探究。此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基本情况,分析讨论了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和教育矫治的对策与建议。

第二编矫治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专门教育理念举措探究,主要围绕专门学校教育矫治“特殊问题青少年”这一特殊职能,为读者呈上在全国专门教育领域办学卓有成效、颇具特色的11家学校校长和资深管理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以文章的形式介绍了他们的办学理念,以及在办学理念指引下的具体办学经验和思考感悟,期望会对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的改革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也期望对普通中学和校外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具体内容如下。

肖建国校长,国内第一所工读学校(北京海淀工读学校)的掌门人,他的文章从隐喻的视角,分析了专门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具体措施,阐述了他教育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事件与案例,并谈了他的思考和展望。

王春生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专门(工读)教育分会的掌门人,他的文章介绍了他担任学校校长的办学感悟,总结提炼出“以校园文化立校,拓宽多功能办学模式”“以人事改革为突破口,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以学生成才为目标,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三大方法,以及具体工作中所采取的四点措施和五大举措。

卫宝弟校长,上海市浦东新区工读教育的掌门人,他的文章认为,专门学校学生只是“暂时落后”,青春期是改变他们的关键时期。专门学校的教育让改变成为可能,关注每一个暂时落后孩子的终生发展,是专门学校的使命所在。

张立伦校长,广州市新穗学校的掌门人,他的文章高度认同专门学校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力量,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同时,文章分析总结了他在专门学校办学实践中秉持的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和如何培养合格公民的具体措施。

胡亚校长,云南昆明市金殿中学的掌门人,他的文章通过对实践探索的回顾,围绕新时代专门教育服务教育改革大局和法治昆明建设的中心任务,介绍了金殿中学在已有办学经验基础上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新要求,树立新理念,为保护未成年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所做的积极努力。

盛萌芽校长,杭州市城西中学的掌门人,他的文章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基于学生发展与教师成长,从养成教育、课程特色、教师专业成长、“家”文化育人等层面阐述了学校的办学思想及举措,分享了他印象深刻的几件事,并谈了困惑和感悟。

罗立新校长,武汉市砺志中学掌门人,他既有普通中学领导经历,又在专门学校工作多年。他对专门学校教育的思考和感悟建立在与普通中学对比的基础上,他认为,专门教育也应该是优质教育,也能五彩斑斓,提出了“一个孩子一片天”的办学理念和“个性化订单教育”的办学思想。

邢成玉校长,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的掌门人,他的文章通过对学校发展模式、具体做法、取得成效的总结与分析,展望了专门学校未来办学的发展方向。

夏军、刘平华分别是四川省遂宁市第十五中学的校长、副校长,他们的文章认为,部分传统的专门学校存在许多办学困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专门学校多元化的需求。新时代的专门学校,应该在传承整合的基础上,有新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举措。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办学经验,探索、提炼形成了新时代遂宁专门学校的办学思想及教育转化问题青少年的策略与模式。

戴喜校长,南京市建宁中学的掌门人,是从知名的南京市金陵中学调到建宁中学任校长的,从事专门教育一年多,属新锐派,他的文章从他从事普通中学教育和专门教育两段不同的经历谈起,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从“爱心教育陪伴学校”“素质教育唤醒学生”“专门教育转化学生”“延伸教育助推学生”四个方面,解读了南京市建宁中学近年来的办学思想及具体举措,回顾了印象较深的事情,并谈了对专门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周龙校长,湖南省岳阳市春雷学校的掌门人,他的文章认为,办好专门学校,需要优化教育手段、坚守教育情怀,需要从入学标准、管理模式、课程设置等各方面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水平。文章从创新教育矫治手段、构建矫治立体网络、回报服务社会三个方面来论述办好专门学校的感悟。

胡俊崎,中国教育学会专门(工读)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广州市新穗学校副校长,他的文章从较为宏观的角度谈了思考和感悟,认为办好专门教育需要考虑建立家庭源头预防、普通学校“广谱”预防、专门学校教育矫治预防、观护基地观察矫治、未成年犯管教所刑期改造矫治、社区安置帮教的“六位一体”的预防和教育矫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完整体系。

第三编矫治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专门教育具体实践探究,主要围绕专门学校教学和矫治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具体工作展开,为读者呈上11篇很有代表性的优秀成果。这些成果是从近180篇文章中评选出的,期望会对耕耘于一线的园丁们有所启示。这些成果具体包括:杨领娟、李志功、张文、周春娜老师共同奉献的德育教育研究成果“专门学校德育主题教育实践:以友善主题为例”;胡春和、李萍老师分别奉献的法制安全教育研究成果“让法制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工读学校《自我保护》校本课程的构建与探索”;高亚娟、沈满阁老师分别奉献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心理戏剧在专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破译青春密码——如何陪伴专门学校学生度过青春期”;金超然老师奉献的亲情教育研究成果“系统干预,共助成长——专门学校亲情教育的几点思考”;王飞老师奉献的技能教育研究成果“专门学校科技教育的实践与发展”;郑京、李顺煜老师分别奉献的教学技法研究成果“‘游戏式学习’让专门教育学校的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专门学校微课设计研究”;尹章伟、张旭老师分别奉献的班主任工作研究成果“促进专门学校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研究”、“破解5+2=0:专门学校学生的周末管理”。

此外,因时间关系还有一些校长和老师的优秀成果没能集结入书,在此深表歉意!

本书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行为规范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的一项研究成果,该课题得到了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的资助。

课题研究得到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王学坤、刘俊彦、张良驯等领导和同志的关心支持,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专门(工读)教育分会王春生、刘燕、胡俊崎等领导和同志的倾情帮助,深表感谢!

课题研究得到了北京、上海、山西、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广东、江西、浙江、四川、江苏、吉林、辽宁、河南、重庆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5所学校的真诚帮助和支持,其中有工读学校,也有普通中学,它们是:北京市海淀工读学校、北京市朝阳区工读学校、北京市丰台区工读学校、上海市浦东新区工读学校、上海市五三中学、上海市灵石学校、上海市广中学校、山西省太原市明德学校、山西省太原市第四职业学校、云南省昆明市金殿中学、云南省昆明市第三十中学、云南省昆明市白沙河中学、云南省文山第五中学、云南省文山市第四中学、贵州省黔南州启航学校、贵州省都匀市第四中学、贵州省遵义市新雨学校、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六中学、贵州省盘州市阳光学校、贵州省仁怀市三百梯学校、湖北省武汉市砺志中学、湖北省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湖北省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江西省赣州市第十一中学、江西省赣州市第九中学、江西省赣州市沙石中学、四川省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学、四川省成都高新区新华学校、四川省宜宾市第十六中学校、四川省广安励志中学、江苏省南京市建宁中学、江苏省南师附中实验初中、浙江省杭州市城西中学、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凤川初级中学、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江城中学、广东省广州市新穗学校、广东省广州珠海中学、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八中学、湖南省长沙市新城学校、湖南省岳阳市春雷学校、河南省洛阳市旭升中学、河南省郑州市第九十九中学、重庆市合川区工读学校、辽宁省大连市工读学校、辽宁省沈阳市工读学校等,在此深表感谢!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内务司法委员会工青妇室赵智鸿、最高人民检察院原侦查监督厅刘雅清、北京走进崇高研究院谭桂秋、中国政法大学王贞会、中国教育学会专门(工读)教育分会王春生、谭朴、刘燕、胡俊崎、郑京、付俊杰,以及上述学校的校长、老师等参与了课题问卷研讨论证和各学校研究成果前期的筛查评审工作,为本书的结集出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中国教育学会专门(工读)教育分会高倩,中国政法大学于孟、尹玉娟等同志在课题推进过程中承担了许多事务性工作,在此一并致谢!此外,还要特别感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胡献忠、鲍楠、刘丽燕、洪明、郝玉杰、应晖、秘晓敏、张翌、张会杰、郭元凯、张志勇、高晶威、蔡旭仪、吴甜甜、孟茹等同志的支持!

本书由主编统稿。敬请专家和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方式:look2020@aliyun.com。

路琦

2020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