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女警扶贫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Preface

刻录岁月承载的绚丽时光

苏丽要出一本书,一本记录自己六年扶贫工作、生活、感受与体悟的书。电话中柔若鸿羽的语气庄重平和,回音环旋,萦绕耳鼓。让我喟然:有理想和追求的人生如花圃般色彩绚烂,令心壁苍痕者羡慕。

她邀我作序,我虽事务缠身,此刻却语塞沉吟,拒绝的理由遁形。

脱贫攻坚工作是当今中国新时代的一篇宏大叙事;是中国共产党人将理想变为现实的步履铿锵;是人类社会消除贫困,消灭贫富悬殊,走向共同富裕的执着和前往!但凡有识之士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自然分辨得清贫富这一阶级划分的硬核依据在历史变迁、朝代更迭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的,历史兴替的原因固然诸多,但贫富差距,尤其是悬殊的贫富绝对是社会矛盾激化、人群撕裂的焦点、切口与导火索。“苟富贵,无相忘”“均贫富”“耕者有其田”等等历史的呐喊,穿越了时空在云汉间回荡,像警钟一样时刻在敲响——

2015年以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脱贫攻坚奔小康,不仅仅是共产主义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尝试与实践,更是人类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伟大书写。这六年间,全国成千上万的扶贫工作者与帮扶对象,日思夜想,齐心协力,不仅让新农村建设的理想深入人心,更多的是直接参与和践行,书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每一次聆听,我们的心灵都会被那些鲜活生动的故事,那些人性的至善柔软,撞击着、感动着、柔润着……

因为自己所在的单位先后两度帮扶两个村子,我本人也联系着其中之一,这几年进村入户,也没少了腿脚;还有参加扶贫调研及省文联组织的扶贫活动,更有亲戚朋友中多人参与其中,不时地交流对接。通过这些年的扶贫实践,我增加了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扶贫工作,带着真情。

文字是有温度的,有时滚烫灼心,有时冰冷刺骨。所以我们常常会向那些给我们带来善、带来温暖的文字表达致敬!苏丽在作品中写道:“真正的善良是平等,不是自上而下的施舍,是给予受助者人格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一视同仁。”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感知着人格平等——它是消弭不同阶层隔膜壁垒的法器,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光景》内容丰沛,形式自然,语言没有着意雕饰,文字清新温婉、平实畅达。作品中的小故事、小场景、小细节切扣大主题,让平凡人的身上散发出不平凡的光焰。27篇文章分为六个章节,脱贫攻坚的主题立意凸显,不失为一种天然文本的展现。

六年驻村,时光漫长。对一个上有老下有小、丈夫同在扶贫、女儿面临高考的女性而言,百味杂陈,心事浩繁。白云苍狗,岁月悠远,六年,是人生的一个小单元。但对苏丽而言,是一段充满阳光与风雨,记忆深刻的难忘岁月。苏丽的可贵,是六年扶贫工作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全程参与,用六年间与乡人相处,感同身受的体悟与记录,写出了一份自己独特的真情实感。她不仅仅是亲历、是记录,还有见证、践行!佳县乌镇刘家峁村的记忆,会铭刻在苏丽和榆林公安扶贫团队的脑海中,也是中国扶贫的一个缩影,成为历历在目的历史影像。“庄稼人盼的是好光景”, 《光景》必然会穿行在时光的长廊里,流淌于岁月的长河中……

榆林市公安局是我工作过25年的地方,苏丽是我的前同事。在其《光景——女警扶贫记》出版之际,写以上话。

是为序。

李子白

(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陕西文学院常务副院长)

2020年7月19日凌晨于泓谷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