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域分布
陕西东(南)临山西、河南、湖北,南接四川,西靠宁夏、甘肃,北依内蒙古。全省地形南北狭长,最长处870千米,东西宽200~500千米,土地总面积20.56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居中的地理位置,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作用,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和第一阶梯,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
陕西境内山原起伏,河川纵横,地形多样。因秦岭山脉横亘东西,将全境分为自然条件迥异的南北两个流域,秦岭以南属于长江流域,号称秦巴山区,占总面积35.2%;秦岭以北属于黄河流域,占总面积的62.5%,另有2.3%的内流区。黄河流域部分以北山为界,又分为关中平原、陕北高原和长城沿线风沙区。
陕西全境受极地气团和热带气团交替影响,属于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岭以南属于长江流域的陕南部分受夏季季风影响明显,降雨较多,为北亚热带湿润区;秦岭以北属于黄河流域的关中、陕北部分受冬季季风影响较大,降水明显少于陕南,并由南向北逐渐减少,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气候带:关中与陕北南部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陕北北部长城以北为北温带干旱区。全省平均气温5.9℃~15.7℃。1996~2015年陕西极端高温频次、强度和影响明显增加,降雨与河流来水有所减少,干旱频次呈增强趋势。全省年平均降雨量650毫米,一般南多于北、西略多于东、高山略多于平川的趋势没有明显变化。陕南年降雨800~900毫米,大巴山区高达1200~1600毫米,关中接近全省平均水平,陕北北部为340~450毫米。年内雨量不均,50%以上集中在夏季的7~9月,春秋两季不足50%,冬季一般只有2%~3%。夏季暴雨集中易造成洪水灾害,冬、春、秋三季干旱灾害较为普遍,有“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之说。从新中国建立到1995年,陕西水利建设累计投资73.23亿元,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0多万处,支撑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这一时期,陕西在水源工程、农业灌溉、城乡供水、水力发电建设与防汛抗旱、水土保持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支撑与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陕北黄土高原
陕北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并被更新世黄土和黄土状堆积物覆盖,形成了相对高于关中平原的黄土高原,其地貌主要由原、梁、峁、沟壑及风沙滩区组成。区域内包括榆林、延安两市,辖25个县(市、区),总面积7.99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8.9%;截至2016年两市常住人口563.5万人,延安、榆林城镇化率分别为59.1%、56.3%;国民生产总值3855.96亿元,占全省19.9%,延安、榆林分别占5.6%、14.3%。
陕北北部为长城沿线为风沙滩区。主要包括定边、靖边、横山、榆阳、神木、府谷等县市区及佳县西北部,与内蒙古伊克昭盟沙区连成一片,海拔1000~1500米,地势较为平坦,多为绵延起伏的沙丘。北部多为固定沙丘,南部则是分布于河谷黄土丘陵上的活动沙带,在一些古河流谷地由小型湖盆滩地,超过100平方千米的有神木的石板太、大保当,榆阳的马合、巴拉素、元大滩,靖边的海则滩以及定边的彭滩、砖井、郝滩等。这一区域内建设的防护林带已经成为防风固沙的重要屏障。
南部以延长、延川一线为界,以北为梁峁丘陵沟壑区,地表多为沙黄土,结构松散,植被稀疏,在神府一带切割稍浅,以平梁、大峁为主,西北沿河地带亦多平梁、涧地。在洛河上游、无定河中下游及黄河沿岸多峁状丘陵,是区内主要农耕区;以南为原梁丘陵沟壑区,黄土颗粒较细,黏结力较强,植被较好,径流侵蚀切割较轻,保留有部分残原,以洛川原最大,是条件较好的农业生产区。另有桥山和黄龙山为陕北地区的主要林区。主要分布在富县、黄陵、黄龙、宜君、宜川等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是陕北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
陕北境内的主要山脉有白于山,东西走向,最高海拔1906米,是陕北的最高点,为无定河上源红柳河和主要支流芦河、大理河、淮宁河、清涧河、延河、北洛河与泾河支流环江的发源地。定边县境内的内陆河均从白于山北麓注入沙漠。白于山沿长城向东北伸展的为横山,向南略偏东的为梁山山脉,主脉斜穿陕北腹地,主峰在子长县境内,海拔1500米;经延安之南的称崂山,高1413米;黄龙县境内的黄龙山主峰海拔1783米。桥山有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的黄帝陵,陵区古柏环绕,郁郁苍苍,是海内外华夏子孙寻根祭祖的圣地。
陕北众多河流总的流向是西北东南向,由北向南有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及清涧河、延河、云岩河、仕望河等,均直接注入黄河。各河流上游开阔,支流众多,下游狭窄,多曲流峡谷,洪枯水量悬殊较大,洪水暴涨暴落,河水含沙量大。内陆河分布在神木、榆阳、靖边、定边等县北部沙地闭流区,由于降水少,属季节性河流。
陕北地区曾经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过去很长时期,这里满目苍凉、黄沙弥漫、土壤瘠薄,当地生产陷入“越垦越荒、越荒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1996~2015年间,这一状况发生了很大改变。尤其是水土保持、“山川秀美”、“退耕还林”等建设,使陕北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时任省长胡和平在接受人民网访谈时说:“过去大家感觉陕北是黄土高坡,但现在绿化非常好,陕西的绿色这些年向北延伸了400千米,昔日的很多地方都是郁郁葱葱的”。据统计资料,1998~2015年延安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718307公顷,基本完成陡坡耕地应退则退目标,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实现大地基色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延安市获评全国森林城市,“南泥湾再现陕北‘好江南’的美景”(索引——陕西水利发展调查报告),入黄泥沙量由退耕还林前的每年2.58亿吨降为年均0.31亿吨,降幅达88.4%,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以粮为主”的广种薄收转变为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现代高效农业、林下经济与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等绿色生产方式,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998年退耕还林前的1356元,提高到2016年的10568元。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和治沟造地,普及良种和增产技术,使退耕还林后的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70万吨以上,实现了生态建设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榆林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植被覆盖率达到53%。长城沿线的573333公顷流沙全部得到治理,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绿色正在成为榆林的主色调,实现了陕西全境无流沙地的目标,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分别降低26.19%和54.6%。据2005~2015年水文勘测资料,皇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延河累计入黄泥沙量分别较历史平均水平减少89.2%、98.7%、85.5%、85.6%。陕北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为当地大战做出了贡献,也为减轻黄河泥沙淤积做出了重要贡献。
陕北黄土高原 (2013年)
第二节 关中渭河平原
关中渭河平原地处中国西北地区东部,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蒙俄等三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的重要节点,在全国处于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教育、科技、现代工业和农业基地,在带动陕西全省乃至西北地区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关中渭河平原包括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市和杨凌示范区,国土面积5.6万平方千米,占全省27%,平原占60%多;2015年末总人口25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5.6%。
在陕西境内,关中渭河平原位于全省中部,介于南山和北山之间,西起宝鸡峡,东至潼关,南北宽20~100千米,东西长约360千米,地形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中部为自西向东的地堑式构造盆地,渭河自西向东穿过盆地中部,其两侧是经黄土沉积和渭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
南山即秦岭,巍峨挺拔,气势宏伟,北坡多断崖峭壁,俯临关中平原。从渭河最新冲积地向南北两侧扩展,地势呈不对称性阶梯状增高,一级阶地一般出水面5~20米,二级阶地高20~45米,是农耕地的精华,灌溉已普及。渭河下游三门峡库区,曾因泥沙淤积出现沼泽、盐渍化问题,对引洛灌区下游、黄河滩地、二华夹槽及潼关一带农田造成危害,同时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且往往是“小水大灾”。
北山是指陕北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部为子午岭和黄龙山南麓,沿泾河向东北有贾家山、北仲山、嵯峨山、药王山、将军山、尧山、壶梯山、梁山、高祖山直抵龙门,一般海拔1000~1500米;泾河以西向西南为千山山脉,有九蠼山、五峰山、岐山等,海拔1400~1600米;再西越千河有六盘山余脉陇山毗邻甘肃,其主峰关山海拔2428米,是渭河西北面的最高处。
黄土台原广布于渭河及其支流中下游两岸,突出在二级阶地之上,约占整个平原面积的40%,一般海拔460~850米,高出水面100~300米,分别由秦岭和北山向渭河倾斜,由一、二级阶地过渡到一、二级台原,过渡段皆以几十米、近百米的陡坡相连接,北岸阶地宽大平缓,东西延伸,因受支流长期切割,间有深谷巨壑,沟状侵蚀及滑坡、崩塌现象严重。平原周边沿山地带发育着洪积、冲积扇形地,以南侧秦岭北坡众多河流峪口处所形成的扇形地分布较广,自来有“秦岭七十二峪”之说。渭洛河三角地带有渭河长期游荡、淤积形成的沙苑区,面积约250平方千米。
关中渭河平原绝大部分面积属于黄河水系。主要河流包括黄河及入黄支流、渭河及其南北两岸众多支流和伊洛河。长江水系主要分布于宝鸡凤县和太白县以及西安周至县部分地区。关中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359亿立方米,折合降水深647.6毫米,年均自产水资源量为82.3亿立方米(其中:西安23.5亿立方米、铜川2.3亿立方米、宝鸡35.9亿立方米、咸阳7.4亿立方米、杨凌0.1亿立方米、渭南13.1亿立方米),占全省总量423.3亿立方米的19.4%,其中地表水65.6亿立方米,地下水46.8亿立方米,重复量30.1亿立方米。根据陕西省水资源公报,2016年关中地区总供水量53.58亿立方米。
关中渭河平原水利发展具有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秦时有“渠就,秦以富强,卒并诸侯”的郑国渠,近代有“关中八惠”。新中国建立后,关中地区逐渐建成了各类水利工程,基本形成了以自流引水为主,蓄、引、提、井相结合的水利灌溉网络与城乡供水体系,形成了以城市和重要河段为主的防洪设施体系,同时持续开展了水土保持、水电开发、水产养殖与水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为区域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条件。进入21世纪,陕西省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推进区内水源与城乡供水工程建设,建成了西安黑河水库,开工建设了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基本完成了泾河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完成了规模空前的渭河综合治理,基本保障了区域内供水与防汛安全。根据陕西省水利统计年鉴,截至2015年底,关中地区已建成水库415座,有总库容22.0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3.37亿立方米;发展设施灌溉面积1132133公顷(占全省72.6%),节水灌溉面积719533公顷(占全省79.3%);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988000公顷(占全省26.3%);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1902处(占全省26.1%);累计建成河流堤防2471千米(其中达标堤防长度1848千米),已治理河道总长度2084千米(其中治理达标河段长度1648千米)。
关中平原 (1997年)
第三节 陕南秦巴山地
陕南秦巴山地包括汉中、安康、商洛三市及宝鸡市的凤县、太白两县,面积7.56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37%。秦巴山地为典型的“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结构。秦岭、巴山西部有汉中盆地,东部为安康盆地,是陕西水资源、农林特产和有色金属资源的富集区。
陕西境内秦岭山脉,北陡南缓,巍峨壮丽。海拔在1500~3000米,高出关中盆地和汉中盆地1000~3000米,并有许多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构成秦岭山地的高山、中山地形。秦岭以太白山为主峰,由西分为三支,由北而南山势渐低,至汉中盆地边缘已成低山丘陵。太白山以东山势逐渐递减,在商洛地区山势结构如掌状向东分开,间以红色断陷盆地和河谷平地。盆地和河谷平地保存有二至三级阶地。北陡南缓的山势导致北坡溪流短急,南坡诸水源远流长,断切东西走向山岭,形成许多峡谷,水资源丰富,为建设中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提供了条件,现已成为国家和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
川陕间的巴山走向西北—东南,一般海拔1500~2000米,高出汉江谷地1000~1500米,东西长300多千米,通常把任河以西称米仓山,以东称大预山。大巴山北侧诸水注入汉江,上游系峡谷深涧,中、下游迂回开阔,形成许多山间小“坝子”。坝子中有两级河流阶地,农田、村镇较为集中。宁强、南郑、西乡、镇巴和镇坪等县由灰岩组成的山地,岩芽、溶沟、落水洞、溶洞、地下暗河等岩溶地形发育,地表水缺乏而地下水丰富。汉江谷地以西属嘉陵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和缓,谷地较开阔,是陕、川间主要的水陆通道。
陕南秦巴山地河流众多,最主要的河流是汉江、嘉陵江、丹江。汉江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流经汉中、安康两市至白河县进入湖北省。汉江上游干流长448千米,流域面积95200平方千米。汉江上游在陕西省境内可开发水力资源装机容量3724兆瓦,其中,干流2085兆瓦,支流1639兆瓦。汉江干流梯级开发在陕西境内规划有7级水电站,自上而下为黄金峡、石泉、喜河、安康、旬阳、蜀河、夹河。其中安康电站总装机850兆瓦、石泉电站装机135兆瓦、喜河电站装机180兆瓦、蜀河电站装机276兆瓦,上述电站均已经建成发电,成为陕西重要的清洁能源来源。汉江上游主要支流有褒河、旬河、任河、岚河等,已建和在建水电站容量约160兆瓦。嘉陵江发源于陕西凤县,上游流经陕西西南与甘肃东南部,经四川广元,与重庆朝阳门注入长江,在陕西境内河长243.8千米。丹江发源于陕西商洛市,经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与月亮湾出陕西境,经河南淅川县在湖北省均县注入国家“南水北调”水源工程——丹江口水库。通过主要河流水力资源开发,形成的数十亿蓄水库容,增强了对洪水的蓄滞削峰作用,大幅度提高了诸河平川段的防洪能力。
陕南秦巴山地丰富的水资源,使这一地区已成为京津地区和陕西省城乡生活供水的水源地。为保证“一江清水送京津”,当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坚持大搞水土保持,开展水源区生态环境治理,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同时坚持“绿色”发展,放弃了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机会,关闭了大批已建成运行工矿企业,严格限制了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建设了遍布城乡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启动了水源保护区生态移民项目,同时实行人防技防相结合,加强依法监管,防止一切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如安康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启方所说:要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确保汉江水质安全。2015年5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王仲田在陕南调研时说:陕西省特别是陕南三市在水源地保护上付出了很大牺牲,关闭了几百家企业,不只是经济上的损失,还有许多人面临失业。付出的代价大,做出的贡献大,这样的奉献精神值得敬佩,陕西人应引以为豪。陕南人为保护生态环境付出了努力,也通过“绿色”发展,建设了美丽乡村,开始走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
秦巴山地 (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