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水利规划
2.3.1 防洪标准
根据《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规划防洪标准为:近期,使国家重点防洪城市广州市具备防御西江、北江1915年型洪水的能力,中心城区防洪、潮堤可防御200年一遇洪潮水位。珠江三角洲的重点堤防保护区达到100年一遇至200年一遇,其他重要堤防保护区达到5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珠江河口区重点海堤达到5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重要海堤达到20年一遇至50年一遇、一般海堤达到10年一遇的防潮标准。流域内一般地级城市达到5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县级城市达到20年一遇至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农田达到10年一遇至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
2.3.2 防洪工程体系
珠江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坚持“堤库结合,以泄为主,泄蓄兼施”防洪方针,采用堤库结合的防洪工程措施,解决中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防洪问题。
西江、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由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西江龙滩水电站和大藤峡水利枢纽,以及西江、北江中下游和三角洲的堤防工程组成。规划继续加高加固北江大堤和其他堤防,使北江大堤达到100年一遇、北江下游其他主要堤防达到20年一遇至50年一遇标准,与飞来峡水利枢纽及潖江滞洪区、芦苞涌和西南涌分洪水道联合运用,使包括广州市在内的北江大堤保护区达到防御北江30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把北江下游重点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东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由已建成的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水库和中下游堤防组成。规划加高加固中下游沿岸及三角洲堤防,并通过三库联合运行,使东莞、惠州等城市的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其他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
珠江八大出海口门,是流域洪水的入海通道,也是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河道及口门的顺畅,是“以泄为主”的具体要求。在建设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河道和出海口门的维护与整治,确保其泄洪功能的正常发挥。
2.3.3 重要堤围规划
北江大堤堤防标准为100年一遇,广州市和深圳市城区防洪(潮)堤为200年一遇,列为1级堤防;西江、北江下游及三角洲的景丰联围、樵桑联围、佛山大堤、江新联围、中顺大围、顺德第一联围、容桂联围、沙坪大堤、清东围、清城联围、清西围等,规划堤防标准为50年一遇,列为2级堤防;十三围、南岸围、新江围、南顺联安围、南顺第二联围、文明围、五乡联围、番顺石龙围、清北围、大旺围、罗格围、齐杏联围、联安围、金安围的堤防标准为30年一遇,列为3级堤防;其余经济地位较为重要或保护耕地面积在万亩以上的一般堤防为20年一遇标准,列为4级堤防。东江下游及三角洲的惠州大堤和东莞大堤等重点堤防的堤防标准采用30年一遇,列为2级堤防;增博大围、潼湖围、马安围、石龙挂影洲联围、江北大堤等较为重要的堤围,堤防标准采用20年一遇,列为3级堤防。
2.3.4 城市防洪规划
广州市为国家重点防洪城市,城市防洪堤按50年一遇至200年一遇标准建设。由飞来峡水利枢纽、潖江蓄滞洪区、北江大堤及芦苞涌和西南涌构成的北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使广州市能抵御北江300年一遇洪水的侵袭;建设西江大藤峡水利枢纽,与已建的龙滩、飞来峡水库等一起构成完善的西江、北江中下游堤库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使广州市具备防御西江、北江1915年型(相当于200年一遇)洪水的能力。
深圳市属国家重要防洪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区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一般防洪潮保护区5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滨海防洪潮区按100年一遇标准设防。根据《深圳市防洪(潮)规划报告(修编)(2002—2020年)》:深圳市西海堤保护机场及83万人口的城市,远期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特区内海堤保护146万人口的城市,远期防洪标准为200年一遇,盐田港海堤保护重要港区陆域,远期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大鹏湾海堤及大亚湾海堤保护少于20万人口的小城镇,远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珠海市属国家重要防洪城市。珠海市区防洪堤规划标准为50年一遇,远期通过西江龙滩和大藤峡水库将其防洪标准提高至100年一遇。中珠联围规划防潮标准为100年一遇,市区其他海堤的规划标准为50年一遇。
肇庆市属流域重要防洪城市。肇庆市位于景丰联围保护区,规划堤防标准为50年一遇,近期西江干流龙滩水库建成后,可将城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远期西江干流大藤峡水库建成后,两库联合运用,可将城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至200年一遇。
江门市属流域重要防洪城市。江门市位于江新联围保护区,规划堤防标准为50年一遇,近期西江干流龙滩水库建成后,可将城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远期西江干流大藤峡水库建成后,两库联合调度,防洪标准可达100年一遇至200年一遇。
佛山市属流域重要防洪城市。佛山市位于佛山大堤保护区,规划堤防标准为50年一遇,近期西江龙滩水库建成后,可防御西江5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的洪水;西江大藤峡水库建成后,与龙滩及北江飞来峡水库联合调度,防洪标准可达100年一遇至200年一遇。
中山市属流域重要防洪城市。中山市位于中顺大围保护区,规划堤防标准为50年一遇,近期西江干流龙滩水库建成后,可将城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至100年一遇;远期西江干流大藤峡水库建成后,与西江龙滩和北江飞来峡水库联合调度,防洪标准可达100年一遇至200年一遇。
惠州市属流域重要防洪城市。惠州市位于东江下游的惠州大堤保护区,规划按30年一遇(堤库结合100年一遇)标准加高加固堤防,并与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等3座水库联合运用,使其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东莞市属流域重要防洪城市。东莞市位于东江三角洲的东莞大堤保护区,规划按30年一遇(堤库结合100年一遇)标准加高加固堤防,并与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等3库联合运用,使其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2.3.5 珠江河口治导线规划
珠江河口规划治导线是根据出海河道演变发展的自然规律,合理确定河口延伸方向,保持河口稳定,畅通尾闾,加大泄洪、纳潮、输沙能力的河口水系总体布局控制线,是河口整治与管理的基本依据。
珠江河口治导线目的是合理控导径流作用相对较强、向外延伸较快的磨刀门、横门、洪奇门、蕉门和鸡啼门的延伸方向,并保持延伸水道多汊道的通道格局,以维持口门的排洪输沙能力;充分发挥珠江河口东、西两侧伶仃洋和黄茅海河口湾潮汐通道纳潮、排洪、通航和生态功能,加大虎门、崖门口的潮汐吞吐能力,加强潮流动力,理顺水流条件,以维护潮汐通道的稳定,充分发挥伶仃洋—虎门—狮子洋这条“黄金水道”的功能。
河口规划治导线总体布局为:河优型河口(磨刀门、横门、洪奇门、蕉门、鸡啼门、虎跳门)以控导口门合理延伸为重点,尽可能保持延伸河道呈多汊道格局。磨刀门是西江水沙的主要通道,治导线沿一主一支布置,主干道以足够的行洪河宽和合适的扩宽率向南延伸至横洲口,支汊洪湾水道以合适的分流比确定河宽后向下延伸至马骝洲;横门沿一主一支的泄洪通道布置治导线,在满足上游洪水排泄的同时,应注意合理调配主、支汊的分流比,减少横门北汊与洪奇门水道的汇流夹角;洪奇门与横门北汊汇合延伸段治导线,以足够的行洪宽度和合适的扩宽率沿深槽延伸至淇澳岛东侧;蕉门治导线采用一主一支布置方案,主干为凫洲水道,支汊为蕉门延伸段,通过控导合理调整主、支汊分流比;鸡啼门治导线以满足行洪要求的河宽和合适的扩宽率沿深槽向外延伸;虎跳门水道治导线基本沿现状岸线平顺布置。潮优型河口(虎门、崖门)应尽可能维持足够大的纳潮容积,为此,口外治导线布置为喇叭状形态,以利纳潮。广州—虎门水道两岸治导线基本沿现状岸线平顺布置;虎门水道外的内伶仃洋,东、西治导线采用河口湾大喇叭状布置方案,西治导线沿伶仃洋西滩边缘布置,控制西滩向伶仃洋深槽扩展,并与横门、洪奇门、蕉门治导线出口合理衔接;东治导线沿伶仃洋东滩边缘布置,控制东滩的开发活动对伶仃洋深槽的影响;崖门外的黄茅海,东、西治导线也沿东、西边滩布置,形成喇叭状河口形态。
2.3.6 珠江泄洪整治规划
三角洲河道泄洪整治拟采取重要分流节点控导、适度调整河网分流比及河障清理等措施,保障网河水流通畅、稳定,减轻三角洲尤其是北江三角洲的防洪压力。思贤滘位于西江、北江三角洲的顶部,是西江和北江水沙的汇流点,具备自然调节西江、北江水沙的功能;东海、西海分汊节点位于西江出海水道的中部,西江的来水通过东海水道自然向北江网河区分流水沙。两节点水沙分配直接影响西北江三角洲的洪水形势,同时也控制珠江河口东四口门与西四口门之间的水沙分配。通过节点控导工程,适度控制西江、北江水沙分配,可减轻广(州)佛(山)地区的防洪压力,改善北江三角洲水环境条件和维护伶仃洋潮汐通道和出海航道的稳定。
口门泄洪整治主要目的是巩固磨刀门在分泄流域洪水中的主导地位,维持虎门、横门、蕉门的泄洪能力,适度增强洪奇门的泄洪作用。规划采用清、退、拦、导、疏等综合措施,合理调整口门出流、支汊的分流比以及口门间的汇流角度,达到泄洪安全顺畅、减少内伶仃洋淤积的目的。
其主要规划措施为:对磨刀门,规划以东、西两侧堤岸为基础,按设计泄洪断面和中水断面,全面整治挂定角至石栏洲主干道。整治措施包括主槽疏浚、横洲口清障和修筑河道东岸丁坝等。对横门,规划横门北汊以南、北治导线作控导,修筑南、北导流堤,按照中水设计断面疏挖中水河槽,疏挖洪奇门与横门北汊的汇合延伸段河道。对洪奇门水道万顷沙西河段(大陇滘—十七涌),规划采用清障、开卡、退堤、导流等综合整治措施。对蕉门,规划按照中水设计断面,疏浚下横沥通往蕉门延伸段的深槽,疏浚蕉门延伸段至孖沙垦区南堤以南河段,对凫洲水道出口进行清障,拆除违章抛石堤,并清淤。
规划提出方案的实施顺序应是磨刀门整治工程、横门整治工程和洪奇门整治工程,最后是蕉门整治工程。实施各口门整治时,应首先安排清障工程、导流工程,利用整治工程的开卡、导流功能使水道增加流速、增加输沙动力,以减小疏浚工程量。
2.3.7 口门岸线利用规划
根据各口门区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以及虎门港、广州港、珠海港、深圳港、中山港、江门市等港口总体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参照“全国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要求,口门区规划岸线功能分为四类,分别为岸线保护区、岸线保留区、岸线控制利用区和岸线开发利用区。岸线保护区包括历史遗迹岸线、沿海基干林带保护区、红树林保护区岸线;岸线保留区为暂时不开发利用或尚不具备开发利用条件的岸线;岸线控制利用区可有条件地进行适度开发,对该区的开发利用活动需要加强指导和管理,岸线功能布局应以现状利用功能为主;岸线开发利用区可按照岸线利用规划的总体布局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珠江河口岸线利用规划情况见表2.3-1。
表2.3-1 珠江河口岸线利用规划情况表 单位:km
2.3.8 采砂控制规划
规划将西北江三角洲北江片1002km河道、珠江(广州)片67.6km河道、东江三角洲77.5km河道划为禁采河道。珠江三角洲禁采河道情况见表2.3-2。珠江三角洲可采河道见表2.3-3。
表2.3-2 珠江三角洲禁采河道情况
表2.3-3 珠江三角洲可采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