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实行护航体系
在德国鱼雷的攻击下,协约国的战斗舰队毫发无损。当我与海军上将约翰·杰利科伯爵和其他人讨论目前的形势时,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将驱逐舰保护墙应用到商船方面呢?”
如果驱逐舰能让德国潜艇远离协约国的战舰,那么驱逐舰也可以使德国潜艇远离协约国的商船。我们可以从已经给出的描述中清楚地看出,协约国的战舰平安远离了德国潜艇,像往常一样列队行进或巡航。事实证明,驱逐舰保护墙是有效的。因此,护航体系无疑是解决德国潜艇问题的“答案”。
然而,以前的战争采用的护航体系与现在战争中的护航体系存在本质上的不同。由舰艇护送大型舰队的体制几乎和海战一样古老。早在13世纪,汉萨同盟的商船就被迫采取了护航措施,以免受到潜伏在波罗的海附近的海盗的袭击。威尼斯政府也曾使用护航体系保护庞大的贸易活动。15世纪,英格兰与西班牙摩尔港之间的大规模羊毛和葡萄酒贸易得到了护航舰队的保护。16世纪,西班牙经常通过集结战舰应对英格兰和法兰西冒险家们的掠夺性攻击,保护西班牙与西印度群岛之间的贸易,为商船提供护航舰奠定了强大的西班牙舰队基础。一百多年来,强大的西班牙舰队逐渐威胁到了英格兰王国的利益。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代,护航舰队已经成为保护商船的普遍方法,并在拿破仑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各国对护航舰队实行军事化管理,详细规定了集结船舶的方法,以及在指定地点与巡洋舰会合的方式和通过危险区域时的驱散方式,同时对海军军官进行系统管理。这一时期的护航舰队规模庞大,每支护航舰队通常有二百艘到三百艘舰艇。在一些重要的地方,如波罗的海入口处,护航舰队的舰艇有时会达到五百艘或更多。但与现在相比,当时护航舰队的规模依然是非常小的。只有巡洋舰需要保护的时候,才有必要聚集舰艇,以抵抗任何可能发起进攻的突袭舰。商船不需要按照特定的编队航行,也不需要对看不见的神秘威胁采取军事行动,更不需要结队而行,有时甚至可以在海上随意航行。如果发现了突袭舰,护航舰或巡洋舰就会离开舰队,追击突袭舰,随后展开一场战斗。在海上,护航舰队安然无恙地航行着。受到护航舰队保护的舰艇击退突袭舰后,会重新加入商船队。商船船长不需要掌握特殊的航海技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安全交给了护航巡洋舰。

伊丽莎白一世
但在公海上,商船有时也需要对抗水面突袭舰。商船参与的军事行动与保护舰艇不受鱼雷攻击的军事行动截然不同。在战争中,为了应对突袭舰的攻击,商船和护航舰必须曲折行进。曲折行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有效保护措施。如前所述,德国潜艇必须找到发射鱼雷的有利位置。因此,德国潜艇常常在靠近协约国战舰几百码的距离内发起攻击。事实表明,曲折行进是避免协约国驱逐舰被德国潜艇摧毁的最好方法之一。在曲折行进成为惯例前,德国潜艇可以轻而易举地用鱼雷攻击协约国的舰艇。当时,德国潜艇会将桅杆排成一行,直接将桅杆竖到潜艇前面,与小型潜望镜一起潜入水下,在协约国舰艇经过的短射程内发射鱼雷。除了缓慢航行的协约国舰艇,只有当德国潜艇发现“猎物”,并且在离“猎物”不远的地方,才会发射鱼雷。然而,如果协约国舰艇是曲折行进的,那么德国潜艇通常会失败。德国潜艇从来不知道如何确定进入鱼雷射程范围内的航向,由于水下航速很慢,也不能进行远航。护航舰队也采取了曲折行进的防御措施。一旦进入德国潜艇区域或者发现德国潜艇,协约国的商船或护航舰队就开始曲折行进,行进路线杂乱无章,断断续续,德国潜艇几乎无法找到一个适合发射鱼雷的位置,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收获了。一艘独自航行的舰艇可以毫不费力地曲折行进,但显然,排成密集队形航行的二三十艘舰艇很难曲折行进,必须排成有规律的密集队形航行,以便随时调转航向,并且还要有驱逐舰护航。毫无疑问,舰艇队形越密集,需要的护航驱逐舰越少。因此,现代护航舰队与拿破仑时代的护航舰队截然不同。
商船船长常常对护航舰队充满敌意,这一点儿也不奇怪。从前,令商船船长们感到恼火的是,除了聚集船舶会浪费很多时间,有时还需要降低航速等待速度较慢的船,导致不能将货物及时送到港口。在使用护航舰队的战争中,很难让所有商船船长保持一致。在霍雷肖·纳尔逊时代,经验丰富的商船船长们陆续脱离了护航舰队,在没有护航舰保护的情况下进入港口。如果一个世纪前的商船船长已经对护航舰队表现出不满,那么现在的商船船长也不会对相对复杂的护航措施感到满意,这并不奇怪。在英国海军部,与商船船长们进行讨论时,他们几乎一致反对使用护航舰队。
海军上将约翰·杰利科伯爵说:“商船船长是护航舰队的主要障碍。我们已经和商船船长们讨论了很多次。商船船长们认为,我们可以花时间对商船进行编队,也可以按照密集队形管理商船,因为这是海军的职责所在,但他们不能这么做。商船船长们尤其反对的是,在雾中或夜间没有灯光的情况下,让商船排成编队航行。他们说在碰撞过程中,他们失去的船会比被德国潜艇击沉的船多。”美国决定参战的六个星期前,也就是1917年2月23日,英国海军部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了护航舰队问题。当时,十名商船船长与海军上将约翰·杰利科伯爵及海军部其他成员详细讨论了护航舰队问题。在经验丰富的商船船长面前,海军上将约翰·杰利科伯爵强调了商船保持队形的必要性,同时描述了商船必须保持的密集队形。他解释道,商船必须结队航行,否则掉队的商船可能会被德国潜艇击沉。他问商船船长们,速度相差两节的八艘商船是否可以在五百码之外的地方保持一条直线,在两列护航舰队中间沿着英吉利海峡航行。
十位商船船长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绝对不可能。”
商船船长们说,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是,许多能干的商船船长加入了海军。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新船长,从而有效管理以编队形式航行的商船。
商船船长们还说:“有能力的舱面甲级船员很少,商船船长必须二十四小时待在船桥上。”除了船桥上的困难,还有船舱内的困难。为了使商船之间保持相同距离,商船船长必须准确控制船速。战舰可以通过一些精密设备准确控制速度,但商船没有可以控制航速的设备,也无法记录引擎的转速。此外,由于商船上的煤炭质量很差,商船很难保持匀速行驶。
随后,海军上将约翰·杰利科伯爵问商船船长们,能否让两三艘商船结队航行,并保持定位。
商船船长们说:“两艘船可能可以,但三艘恐怕不行。”
商船船长们的回答令人沮丧。他们肯定地说,即使两艘商船结队而行,也不能在夜间没有灯光的情况下时刻保持定位。如果结队而行,那么两艘商船必须排成一列纵队,导航船的船尾灯必须一直亮着。商船船长们强调了自己的观点,即他们更喜欢独自航行,让每艘商船都有机会进入港口。
我有幸与几位商船船长讨论了护航体系。在讨论时,他们重复了会上表达过的观点。我认为,当时,英国海军军官没有与支持护航体系的商船船长及时联系。英国海军军官并不怀疑商船船长们的观点,而是公开反对。英国商船船长是一群杰出的水手,最大的理想是为英国和协约国提供服务。面对护航体系的缺陷,他们并不固执,但真诚地认为,护航体系造成的商船损失会比受到德国潜艇攻击导致的商船损失大得多。
当时,许多海军军官与商船船长持相同的观点。他们不仅反对护航舰队,还认为护航舰队的引入意味着减少15%到20%的船舶吨位,因为集合船舶和等待护航舰会耗费一些时间,维持商船匀速行驶也会耗费一些时间。其他商船船长和轮船公司董事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反对护航舰队的理由是,护航舰队会拖延商船的进度,造成商船的收入损失。然而,商船船长们并没有完全将护航体系排除在外。当我到达伦敦的时候,人们还在讨论护航体系。德国人击沉协约国商船的速度迫使护航体系成为必然选择。协约国海军似乎分成了两派,一派反对护航舰队,另一派坚持认为应该尝试使用护航舰队。护航舰队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似乎可以抵消所有反对意见。采用护航体系意味着协约国将对德国潜艇发起反攻。当时的巡航体制只是一种防御措施,不能发动进攻。在指定区域内,巡航驱逐舰随时准备营救遇险的商船,护送商船通过危险区域,同时找机会攻击德国潜艇。但正如我已经解释过的那样,协约国的驱逐舰在特定区域巡航时,德国潜艇会潜入水下隐藏起来。因此,在协约国驱逐舰的视线范围外,德国潜艇会继续行动。德国潜艇的活动区域非常广,但协约国驱逐舰队的规模相对较小,根本不可能覆盖整片潜艇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协约国驱逐舰很少有机会遇到德国潜艇,至少在爱尔兰南部和西部海域很难遇到,因为爱尔兰南部和西部海域的德国潜艇采取了一切可以采取的防御措施,以免被协约国驱逐舰发现。
当时,除了英国海军和法国海军依靠巡航驱逐舰的保护,在大西洋沿岸,美国海军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如果美国对德国宣战,那么德国U型潜艇就会在大西洋海域攻击美国船。事实上,很多人认为,当美国打算参战的时候,一些德国U型潜艇已经越过了大西洋。报纸上满是关于墨西哥海域、新英格兰海岸和其他地方的德国“潜艇基地”的报道,甚至有报道称,德国潜艇已经进入美国长岛海峡,德国的战用水雷网已经延伸到美国纽约湾海峡。在缅因州到佛罗里达州的各个地方,美国沿海地区的船发现了德国潜望镜和鱼雷的航迹。美国人开始担忧。战争早期,美国驱逐舰经常在美国海岸附近巡航,寻找德国潜艇。然而,通过巡航方式寻找德国潜艇的做法是荒谬的。我们即使知道德国潜艇的位置,也不太可能看到德国潜艇,更不可能接近德国潜艇。我们得知,一艘德国U型潜艇正在美国科德角附近作业,同时得知德国U型潜艇会在特定的时间到达指定位置。我们收到消息时,德国U型潜艇可能已经浮出水面,准备攻击路过的商船。即使知道确切时间和位置,美国驱逐舰也无法及时赶到德国U型潜艇附近,因为德国U型潜艇一旦看到美国驱逐舰,就会立即潜入水下,等待美国驱逐舰离开。危险过去后,德国U型潜艇会再次平静地浮出水面,继续执行击沉商船的任务。各国与德国之间的潜艇战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即海军军官们很晚才明白,派反潜驱逐舰到茫茫大海上攻击或驱赶德国潜艇没有任何作用。当然,应该让德国潜艇遇到反潜驱逐舰,并且让德国潜艇为了击沉商船与反潜驱逐舰进行战斗。
我之前已经说过,巡航体系一定不会成功,因为巡航驱逐舰几乎没有机会与德国潜艇进行战斗,对商船也起不到任何保护作用。正如护航体系的倡导者认为的那样,护航体系的优势在于,护航舰队可以迫使德国潜艇进行战斗。换句话说,护航体系意味着进攻性战争。有人提议在每支护航舰队周围安排一道驱逐舰保护屏障,就像保护战斗舰队那样。因此,在驱逐舰出没的海域,如果德国潜艇计划用鱼雷攻击受到护航舰队保护的商船,那么协约国海军可以将德国潜艇驱逐出去。为了发射鱼雷,德国潜艇不得不靠近协约国驱逐舰队的边缘地带。当成功发射出鱼雷,暴露潜艇位置的鱼雷航迹出现在水面上时,护航驱逐舰会立即发射深水炸弹。因此,未来的德国潜艇将失去优势,不能继续随意击沉协约国商船。如果想击沉协约国商船,德国潜艇必须战斗。英国海军已经证明,驱逐舰组成的屏障可以有效保护战舰和商船。运送军队和供给的英国船每天都会顺利穿过英吉利海峡。显然,在英吉利海峡,英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免疫区,通过驱逐舰和其他反潜舰的巡航,英国商船可以安全通过英吉利海峡。因此,有人建议在更广的范围内使用护航体系。美国如果将商船安排在紧凑的护航舰队中,并派驱逐舰保护商船,那么可能会建立另一个免疫区。与英吉利海峡的免疫区不同,美国的免疫区可以移动。这样一来,美国就可以建立一个约一平方英里的海上免疫区。到时候,德国潜艇如果想在美国海岸附近作业,就会面临很大危险。然后,美国海军可以将免疫区向前推移,保护商船安全到达港口。
因此,护航体系的优势非常明显,尽管商船船长们依然持悲观态度,但许多英国海军军官坚持认为,护航体系值得尝试。在讨论中,我和支持护航体系的英国军官们保持一致意见。从一开始,我就相信护航体系可以对抗德国潜艇。我的一些早期经历让我相信,商船船长们错误地低估了自己的航海技术。我坚信,睿智坚强的商船船长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在我与商船船长们的讨论中,商船船长们认为,海军军官可以出色地管理大型舰队,因为海军军官受过良好的训练,舰艇的操作性能也很特别。他们的说法有点儿言过其实。商船船长们还说:“建造军舰是为了让军舰保持定位,接到通知后立即调头。但商船上没有人能做这些事情。”事实上,商船船长们的想法完全错了。他们可以在不同情况下操控各种规模、形状和速度的船,经验比海军军官们丰富得多。三十多年前,我已经明白了这一点。当时,我在宾夕法尼亚的训练舰上教学员们航海技术。教学经历是我一生中最有价值的经历之一,因为教学经历可以让我有机会与商船水手们打交道,从而有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发现。
的确,商船船长们需要学习很多与管理船队有关的东西。但我坚信他们可以迅速学会所需的知识,并在海军军官的指导下成功运用学到的知识。通常情况下,护航舰队指挥官就是一名海军军官。
一名海军军官负责管理一支舰队。舰队的舰船不仅航速一致,还可以迅速调头。海军军官可以通过操控各种仪器保持发动机转速恒定和测量船距。此外,下级军官需要花几年时间接受有关操控舰船的训练,然后指挥护航舰队中的一艘舰船,因此他不仅知道舰船的特点,还了解商船船长。顺便说一下,对下级军官来说,商船船长们的经验非常有用。
然而,对商船船长来说,有必要让自己的商船加入一支由三十艘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速度不同、国籍不同和操控性不同的商船组成的编队中。但我相信,在各种困难面前,商船船长们有能力成功操控自己的商船。事实上,护航体系实施后,一位资深驱逐舰指挥官向我报告说,当他护送一支由二十八艘商船组成的编队时,商船编队像战斗舰队那样,一直保持着队列。与此同时,商船船长们正在运用两种不同的策略避开德国潜艇。
因此,鉴于自己当时拥有的影响力,我加入了支持护航体系的英国军官中。
然而,护航体系依然面临着一个巨大障碍,即驱逐舰数量不足。由于各种复杂原因,英国没有足够的驱逐舰实行护航体系。因此,美国决定参战,因为美国海军拥有额外的舰船,可以帮助协约国实行护航体系。当时,如果美国没有派舰船援助协约国,那么协约国就无法成立护航舰队。但早期的护航舰队并不完整,也没有系统的管理办法,这是我不愿看到的。美国为协约国提供的不是驱逐舰,而是可以保护大量商船免受德国潜艇攻击的舰船。通过德国潜艇区域后,协约国的驱逐舰会引导商船继续前进,但并不会将商船护送到大洋彼岸,因为到达德国潜艇区域前,商船几乎不会遇到德国潜艇。在任何情况下,数量有限的驱逐舰都不可能将商船护送到大洋彼岸。但协约国的护航舰队离开母港后,很可能遭到德国潜艇的攻击,这和霍雷肖·纳尔逊时代护航舰队的情况是一样的。此外,协约国的护航舰队还面临一种危险,即德国的水面战舰、突击舰或巡洋舰可能会离开基地,向协约国护航舰队发起突袭。我一直记得“莫威”号战舰的遭遇。因此,我认为有必要派战舰和巡洋舰护送护航舰队跨越海洋,就像一个世纪前的护航舰队那样。英国没有足够的护航舰达成护航目的,但美国海军能够为英国提供护航舰,因为美国有很多适合执行护航任务的前弩级战舰和巡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