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成语课堂(个人修养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文質彬彬

 wén zhì bīn bīn

 彬:bɐn1(奔)

原指文采與實質配合均勻適當。後來泛指人舉止文雅,有禮貌。

《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謙恭有禮、溫文爾雅

粗魯執拗

你讓他玩泥漿摔跤,但他文質彬彬的,又怎會答應你呢?

在閒暇時表現得文質彬彬的人,或許在危難時就變得舉止失措了,不過古時有個文人卻不同。

東晉的雅士謝安,年輕時就思想敏銳深刻,舉止沉着鎮定,風度優雅流暢。

383年,秦王苻堅率領大軍南下,志在吞滅東晉,統一天下。軍情危急,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一片恐慌。總攬東晉朝政的謝安卻依然鎮定自若,他以征討大都督的身份負責軍事,並派謝石、謝玄、謝琰和桓伊等人率兵八萬前去抵禦。桓沖擔心建康的安危,派三千精銳前來協助保衞京師,被謝安拒絕了。謝玄心中忐忑,臨行前向謝安詢問對策,他只回答了一句「我已經安排好了」,便絕口不談軍事。謝玄還是不踏實,又讓張玄去打聽,謝安仍然閉口不談軍事,卻拖着他下圍棋。張玄的棋藝本來遠在謝安之上,但此時兵臨晉境,張玄沉不住氣,謝安則神氣安然,結果張玄輸於謝安。

當晉軍報捷時,謝安仍在下棋。他看完捷報,便放在座位旁,不動聲色地繼續下棋。張玄忍不住問他戰事情況,謝安淡淡地說:「沒甚麼,孩子們已經打敗敵人了。」

在國家危亡之時,謝安仍能從容安閒、文質彬彬地應付自如,難怪他成為日後不少文人歌頌敬仰的人物。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哲」,若我們多吸取古人的長處,為人處事自然從容,舉止也就文質彬彬了。

你認為文質彬彬的人通常都較受人喜愛嗎?為甚麼?

文質彬彬的人都有好的家庭背景嗎?怎樣才可做到文質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