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与活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5.紧紧抓住研发“牛鼻子” 恪守科研机构的边界

只有专注才会形成核心竞争力,这是组织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深圳先进院从筹建到今天,已转变成科研、教育、产业、资本“四位一体”的平台型研究院。其中,科教融合处于核心位置。

国内传统科研院所强调以科研为核心,但在涉足产业化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边界不清晰、过度商业化、低水平重复研究的泥淖,从而大大损害了科研板块的核心价值。而深圳先进院创造性地提出“科教协同”为核心,产业和资本都是直接为这个核心服务。樊建平说:“深圳先进院整个体系中,科教协同是最核心的,一方面,科研强调学术引领、产业牵引、交叉融合、集成创新,科研项目的选择以可预见的应用和重大效益前景为标准;另一方面,强调科研离不开学生,教育坚持需求导向,探索依托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新路。”

“科教协同”这个核心,包括科研和教育两大板块。科研方面,主要包括集成所、医工所、数字所、医药所、南沙所、脑所、合成所七大研究所,除了南沙所外,在管理上,主要以中心为抓手,采取集中式的扁平化管理。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管理人员、核心员工属于深圳先进院的核心人员。

深圳先进院勇于探索依托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新路,它的教育板块主要包括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工程硕士和博士后三部分。研究生来源包括中科院统招、与各大学联合招生、留学生、交换生、客座学生等多种形式。工程硕士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博士后招收分独自招收和与授牌的合作企业共同招收两种方式。与中国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0多所高校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

深圳先进院作为深圳市为数不多的博士后流动站,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彰显国内一流研究院担当,为高端人才博士后培养树立了榜样。比如,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指导及科研平台,2017年至2019年期间,两家单位以联合招收的方式引进博士后科研人员41名,出站3名,助力深圳市高级人才建设,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曹梦涛即为优秀博士后代表,在站期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二等资助、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于2019年11月顺利出站。

又如,中电科新型智慧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与深圳先进院2018年签署联合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协议。自合作以来,共计联合培养3名博士后,其中黄申石博士参与中国技能大赛II类竞赛——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决赛,荣获第二名,获得“中国电科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截至目前,在深圳先进院3364人规模中,已聚集600多位海归,研究生导师300多位,课题组研究方向涉及生物医学工程、脑科学、合成生物学、信息技术等各前沿领域,累计培养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35位博士后、7000多名研究生,为深圳乃至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深圳先进院定位是工业研究院,产业化是不可或缺的一大板块,但围绕“科教协同”这一核心,在产业化方向上延伸多远,同时又不损害科教板块的核心利益,作为深圳先进院的总舵手,樊建平心里定位清晰。他说:“产业化一定要搞,但我们只做到孵化出企业就行,企业独立出去以后就不属于深圳先进院的边界,企业是股份制来运作,它的利润好坏我们管不着,但是它好了以后我们的股份有收益,通俗的说法是我们不把企业当儿子养。这是什么意思呢?当儿子养就是对这个产业平台的成长一直承担着很大责任和义务,绝大多数传统的研究所就是把孵化出来的企业当儿子,这个孩子20岁了还在养,它养这个儿子的代价是把‘科教’这个核心利益损害掉了。”

因此,深圳先进院摒弃了这一传统做法,而是把孵化出的企业全部推到市场的大海里,完全遵循市场规律办企业。深圳先进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科研成果形成知识产权转移给企业;二是与企业联合攻关,共同开发;三是成立孵化公司,与各行业骨干龙头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100多个,常年保持与企业合作联合申报“产学研”类政府资助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先进院在产业化过程中始终坚持两个原则:第一,聚焦于工业技术开发,尤其是辐射广、包容性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新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开发,较少纯基础研究;第二,定位于公立的研究机构,不与一般企业争利。前者保证了深圳先进院贴近产业发展的实际,专注于关键技术商业化开发;后者保证了深圳先进院的公益性,当技术开发成熟能够量产后,给一般企业转让技术成果,而不是全都由自己生产经营。以低成本健康产业为例,最初并没有企业愿意涉足,因为投入太大,周期很长,收益较低,虽然倡导低成本健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但没有企业愿意做这样的生意,因此,深圳先进院开发出共性技术,培育相关企业,成立产业联盟,一步步催生出一个市场容量超百亿元的低成本健康产业。

同样,深圳先进院超前预见机器人生产,提前行动,说服深圳市政府发展相关领域。由深圳先进院牵头成立了深圳市机器人协会,深圳先进院院企合作与创新发展处处长毕亚雷担任协会秘书长,该协会每年发布《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相关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深圳市机器人企业的个数从10年前不到100家,增加到2018年的649家,机器人工业总产值增长到2018年的1178亿元,成为深圳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机器人产业在全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深圳先进院看到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深圳的大学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也需要加强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人工智能技术理论的研究和服务,建立地方学术性组织,与国内外科学领域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资源对接。因此,2018年7月,由深圳先进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等8家单位及70多位活跃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带头人共同申请成立了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2019年4月9日,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正式揭牌,深圳先进院集成所所长李光林担任该学会的理事长,当天还举办了“2019深圳国际机器人和智能系统院士论坛”,有力地促进了科研机构与产业界的高端学术交流。

樊建平胸有成竹地说:“在新出来的领域、未来的战略性产业领域我们要布局,我们要占领,但是那些正在红火的领域,也就是进入到产业化高峰的领域,也不能没有我们的声音。我们可以用其他方式去合作参股,但不求控股。我们既然自己起了头,不可能在形势大好的时候就撤出去,保留一点股份在企业里,一方面,可以保持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不断地获得来自企业的技术需求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分享企业发展的利益,用来补充本部对前沿技术研发的经费,形成良性循环。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在深圳先进院本部做的永远是产业最前沿的技术研发。我们紧紧抓住研发这个‘牛鼻子’,恪守科研机构的边界。”

图2-7 深圳先进院累计培养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735位博士后、7000多名研究生

深圳先进院的资本板块才起步几年,目前已经形成包括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组成的资本保障体系,基金实现向深圳先进院内部项目适当倾斜的市场化运作。未来在天使投资、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IPO(首次公开募股)等方面将不断完善,实现专业化、体系化、市场化,关注新三板和创业板,参与科技金融创新。

由此可见,深圳先进院较好地把握了“产学研”体系的核心环节,牢牢围绕“科教协同”的核心,产业和资本板块都是为科教核心服务的。正因为他们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更好地完成其战略使命。这与国内外很多科研机构界限不清、混业经营、过度商业化、低水平重复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