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力量: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专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价值输出的能力

第1节 一切价值都通过出方案体现

我见过很多“怀才不遇”的人,他们感觉自己很厉害,就某个话题讲得头头是道,好像理论与实践一样都不缺,就是缺乏领导的赏识,总觉得自己的上级不懂得慧眼识才,总觉得自己的同事眼睛不够雪亮。别人不问,他都想跟别人说一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经过观察与分析后,我认为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根本不是怀才不遇,而是自以为有能力,但能力根本没有被验证过,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根本没有发挥出价值。要知道,一切价值都要通过成果体现,都要做出具体的方案,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样才有可能被认可。当然,我这里提到的方案并不仅仅指的是一种文本,而是泛指的对事项的推进,对问题的解决。出方案的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价值输出能力。在实践中,出方案有四个关键注意事项。

第一,方案不是憋出来的,更不是靠灵感一闪而形成的,而是从现实的调查中得出来的。日本实用心理学大师多湖辉在《拓展思维妙法》中给出建议:“不要等待灵感,应该搜集资料加以分析。”多湖辉讲到一个成功广告的例子,广告是关于花丸木豆酱制造公司的,其中一个画面是一个小孩在草地上奔跑,然后大声喊着:“妈妈……”。

制作这则广告的背景是这样的:本来这家公司的广告一直由某大广告公司承担制作,广告语无非都是“日本第一的花丸木豆酱”,效果平平,而这次成功的广告却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PR广告公司制作的。通常,制作过程都是由广告设计者提出设想,然后再与商家商榷。但PR广告公司为了创新,改变了以往的做法,他们没有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而是去实地搜集资料。一般购买豆酱的都是哪些人呢?自然是那些家庭主妇。有了购买对象,他们又想到了购买方式。一般来说,居家过日子,谁都不可能一次买几斤豆酱,而是样多量少,这样他们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然而,只靠这些资料,也不可能有新创意,于是PR广告公司又进一步搜集其他的资料,即看看家庭主妇对哪句话的反应最强烈。经过调查,发现“妈妈”“太太”分别为第一、第二位,再次是“奖金”。其中“妈妈”这句话得到的反应最为强烈。例如,在超级市场有谁叫一声“妈妈”,98%的中年女性都会回过头来看看。PR广告公司根据搜集到的这些资料,进行研究和大胆创新,一个优秀的广告就这样形成了。以往花丸木豆酱公司的营业额在同行业中总是位于90名以外,而现在则由于该广告的效力,他们的营业额骤然跃居第二位。可见,只有实地调查,广泛搜集资料,才能获得成功。

多湖辉说:“要想突然得到构想是不大可能的,收集资料的工作看似烦琐,但它却是使人得到构想的最佳途径。”

第二,出方案要有速度。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尤其是在商业领域,商机转瞬即逝,有时候竞争者之间拼的不是技术,而是速度。很多新兴领域利润的窗口期都在不断地缩短,比如说光伏行业。通过媒体的调查报道,我们见证了光伏行业的大起大落。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材料多晶硅在2008年上半年的价格曾高达每千克400美元,到了2008年11月份就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到12月底就降到每千克100美元了。行业从顶峰到低谷,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让人唏嘘。在行业巨大的波动过程中,有大量的工厂正在建设过程中,速度快的可能在2008年年初就开始正式投产,从而快速收回成本,并完成了企业的原始积累;晚几个月的,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开工,现金流一断,万劫不复。我只是举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实现在各行各业都存在这种情况。就像打仗一样,敌对双方都去抢占一个山头、一座桥梁,谁具有提前几小时行动的优势,谁就会获取有利地形赢得战斗,晚几小时就可能伤亡惨重。生活中也一样,我常常举自己刚毕业参加工作时的例子,那会刚到北京工作,天天早上挤公交车,有时候早5分钟就可能赶上早一班的车,就可能有座位,从而不用站1小时去上班。在机会瞬息万变的今天,速度已经成为出方案的一个重要条件。

版本迭代法是一个提高速度的好办法。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并不是“一锤定生死”的问题,是允许我们逐步改善的。我们可以先做出最简单的方案,做出一个靶子,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就像微信这个目前大多数人都在用的产品,也是逐渐完善的。就像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其实好方案也是改出来的。先做基础版本,根据具体问题快速修改完善、更迭,就是最好的提速方法。

第三,出方案要考虑系统性,不能漏洞百出。解决问题最怕的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老问题不但解决不了,还带来严重的新问题,这就麻烦了。专家之所以被称为专家,就是因为他能系统地解决问题,考虑问题周到、全面,具有预见性,能够掌控方案的风险性。

系统性来自对问题全流程的梳理。说通俗一点就是要在脑海里过电影,不断去想方案中涉及的细节,是不是一个环节跟一个环节能连上,像电影一样。如果有断片的,那可能就是有漏洞,缺乏系统性。使用模型也能极大地提高系统性,就像前面我们讲到的方法论一样。方法论、模型都是前人对经验的高度总结,是很系统的提炼。

第四,方案要有里程碑式的成果。现在讲究分工协作,所有的方案肯定不是自己一个人设计、应用。方案的里程碑是对方案进行评估,把握方案方向的重要事实依据。里程碑就像旅行者的地图坐标一样,让我们清楚项目的进展情况。对方案的执行者来说,里程碑是过程管理的工具;对客户来说,里程碑是重要的监督手段。

里程碑的设定不一定是对问题的平均切割,可以先易后难。麦肯锡解决问题有一个方法叫“先摘好摘的果实”。艾森·拉塞尔在《麦肯锡方法》中说:“有时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机遇的出现使你轻松获胜,或者在整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取得显著成效。机遇的出现也鼓舞了士气,增加了信任,让那些关注你的人知道你很能干而且很认真。”拉塞尔举例说:“假如你正在做为期三个月的软件设计项目,如果现在你编写的一套有用程序可以在两周内解决部分问题,那就不妨把它展示给老板,解决一部分问题也同样意味着利润的上升。小胜利对你和客户都大有裨益。”每一个小胜利都可以是一个里程碑,小胜利最终会累积为大胜利。

上面提到的这四点都是出方案时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掌握出方案的方法,培养方案意识,用方案说话,用方案体现价值,这才是专业人士最有力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