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孩子的学习动力:关于儿童学习兴趣的真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为什么学习变成了痛苦的代名词

在我长达12年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过程中,我会反复收到这样的提问。

“我的那个娃啊,很聪明,但就是不爱学习!你说怎么办啊?”

“我和孩子,不谈学习,风平浪静;一提学习,世界大战!”

“小朋友写作业总是要守着,只要不监督就跑去玩了,为什么?”

在被一次又一次地问到这些话题后,我开始思考一个隐藏在它们背后的问题:

学习对孩子来说真的是痛苦的吗?如果我们想当然地去判断,很可能就会得出“要学好就得受苦”这样的结论。毕竟名言、俗话在那里摆着,比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No pain no gain(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从小到大被灌输了太多这样的理念,我们很容易认为——学习多多少少都和痛苦有关,而孩子不爱学习的主要原因就是“吃不了苦”或者对学习没有毅力、不认真。只有吃苦才能学好!一旦得出这样的结论,广大父母就可能会陷入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过程一般还很相似。

首先,父母发现孩子在学习某样东西的时候不专注或者不能坚持,于是得出结论——孩子“不认真”“吃不了苦”。然后,父母开始搜索各种原生态的解决办法,通常体现为四种劝学“流派”:

①画饼流:告诉孩子学习有多重要,“学习决定了你未来的财富、地位、幸福程度……如果你不努力学,你就会变成失败者”;

②大棒流:用父母的权力和威严督促孩子认真学,这也就是所谓的“虎妈狼爸”哲学;

③卖惨流:如果孩子不好好学,就告诉他:“爸妈养你多不容易,为你付出了太多,你还不认真学习,对得起我们吗?”

④诱惑流:“你如果能够考到多少分或者进步到多少名,我就给你买你最喜欢的×××”。

最后,如果发现其中某一招不好用就会切换到其他几招上,或者几招并用,直到孩子表现出貌似“好好学习”的顺从行为,或者让孩子变得“油盐不进”,彻底放弃学习。

客观地说,这四种方法对于某些孩子和某些场景是有用的,都有可能让孩子努力几天甚至几个月。包括我自己曾经也是被这些方法“激励”的孩子,在第五章中,你会看到我是怎样被妈妈的奖励“诱惑”,短暂成为学霸,而又在几个月里面快速变成“学渣”的故事。

其实,这几种劝学方法背后的逻辑是一样的:学习是苦的。

为了未来的前途,现在要吃苦;

你不认真学,就要吃爸妈给你的苦;

你不好好学,爸妈就会难过受苦;

学习是苦的,所以需要奖励和诱惑来激励你,就像小孩子每次生病吃药后都会得到一颗糖那样……但是,问题在于如果学习就像苦药一样,哪个孩子会自觉自愿地每天都主动去吃呢?经常使用“四大流派劝学战术”的父母,一定会发现这些方法的效果确实难以持久,特别是在孩子一天天长大以后。当孩子不愿意“吃苦”而你又一定要逼他的时候,“家庭战争”就爆发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幕幕父母为了孩子作业问题而咆哮、心脏病发作,甚至跳楼的惨剧。

问题出在哪里呢?

核心就在于,一些父母对于孩子学习这件事情的根本看法出了问题。

学习并不是痛苦的事情,如果合理引导,它可以是充满乐趣的!

不是学习的问题,是认识的问题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本杰明· S.布鲁姆

说实话,学习本身并不存在苦与甜之分,之所以认为学习或苦或甜是因为不同人对学习的感觉不同。我发现人们对于学习的看法呈现两个极端——有的人会说自己从小就不是学习的料,一提读书就犯困、头晕;而另外一部分人会说他们是多么喜爱学习、看书,甚至觉得自己“学习成瘾”,恨不得一天有额外的24小时可以用来学习。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孩子刚开始接触一些“学习任务”的时候,形成了怎样的印象。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就提出了儿童成长“敏感期”的理论,说的是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们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很有耐心,注意力很集中,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这个时期也是他们相关能力突飞猛进发展的关键期。比如,孩子的语言学习敏感期是0~6岁,社会规范学习敏感期是2.5~6岁,书写阅读敏感期是3.5~5.5岁,文化敏感期是6~9岁,这些都是孩子对“学习任务”形成印象的关键期。这也就意味着对学习有没有动力与孩子当时对学习形成的看法有很大关系。在这个时期,如果正确引导,孩子也许会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每当他因为学习而获益,这种感受又会再次强化他对学习的喜爱;但如果引导不当,孩子就会对学习形成了抵抗心理,把学习和痛苦的感受联系在了一起,那他未来面对学习时很有可能会选择逃避。道理很简单:生物体都有趋利避害的倾向。进一步地说,我们都在追求快乐,而避免痛苦。快乐才是学习持续不断的动力源,而痛苦引发的动力是短暂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有这样一件往事:有一次杨振宁回母校,看到校门口挂着一条横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坚持让校方把横幅拿下来,并且自己重新题了一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将“苦”改成了“乐”。当然,这里的“苦”是指尽力、刻苦,而杨振宁教授将其修改成“乐”无非是想强调“乐趣”的重要性。

其实,“痛苦”和“快乐”都可以作舟,只是过程和结果可能都不一样——以苦作舟苦海无涯以乐作舟乘风破浪!而早在一千多年前,孔子就发出了同样的感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再次说明了,以不同观点去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结果是大相径庭的!而一旦基本观点出错,“痛苦”就会逐渐成为学习的代名词。

孩子是如何一步步丧失学习动力的

很多家长会说:“我也知道要让孩子快乐学习,但一开始他们就不喜欢,那我有什么办法呢?”其实,孩子最初几乎对所有事物都有好奇心,而兴趣能否持续,取决于父母的引导方式。错误的方式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兴趣和动力。其中就有四种最容易打击孩子学习动力的方式:

1.过于枯燥,缺乏趣味:如,要求年幼的孩子像成人一样,坐好认认真真地听讲;

2.过于急迫,缺乏饥饿感:如,孩子没兴趣,父母迫不及待地为孩子选择学习项目;

3.过于功利,错误认知:如,过早地把学习和孩子未来的成就、利益结合到一起;

4.错误实施奖励或惩罚:如,奖励了孩子本应做好的事情,而惩罚了孩子做不到的事情。

过于枯燥,缺乏趣味

有一次,我到一位朋友家做客。当时,朋友的妻子正在教3岁的女儿学英文。妈妈说一个单词,要求孩子跟着念一个单词。刚开始孩子还能集中精力,但5分钟以后,小女孩就觉得有点枯燥,开始到处乱动,也不认真准确地模仿妈妈的读音了,而是用一些怪异的发音和动作来给自己找乐子。妈妈一看就发脾气了,说:“宝贝,认真点!学习就是学习,玩就是玩,知道吗?”孩子听了以后,虽然有点收敛,但明显不想再跟着学了!

坐在旁边的我,忍不住告诉孩子的妈妈:“您如果每次都这样教孩子学英文,我敢保证,她将来一定不会喜欢英文的。”这位妈妈疑惑地问:“为什么啊?”我说:“你想啊,每次孩子开始学习英文的时候最先会想到什么?是不是妈妈严肃的表情、皱起的眉头、充满威胁的语气,这会让她感到快乐还是紧张呢?”这位妈妈沉默了。

当我和女儿一起学单词的时候,我通常会尽可能地把这个过程做得像游戏一样。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有时候还会融入一些故事情节,经常把女儿逗得前仰后合。在不知不觉中,她对单词的记忆变得非常深刻,而每次用英文对话的时候,她想到的是和爸爸、妈妈玩游戏的快乐情景,心情自然也变得愉快起来。对于3岁的她,我们以兴趣为基础重点引导了她对英文和绘本阅读的学习,而她真的对英文和阅读近乎痴迷。每天固定要求读绘本1小时,学英文30分钟,如果不叫停,她还会要求继续下去。一个3岁的孩子在没有任何强迫的情况下提出这种学习要求,是我当初也没有预料到的。

很多人小时候可能都听过这样的教导:“学习的时候就好好学习,玩的时候就好好玩。不要弄得学也没学好,玩也没玩好!”这样的话乍一听,真的很有道理。但这是成人的法则,不一定适合孩子。20世纪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就说过:“儿童有自己的工作,一种伟大的、重要的和困难的工作,那就是造就人的工作。”孩子的“工作方式”,是在游戏中创造自己,兴趣是第一要素。孩子很少关注有用,而更关注有趣!如果把孩子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件正儿八经、严肃刻板的事情,我敢保证小朋友们会很快失去兴趣。

曾有很多家长向我咨询:为什么孩子刚开始参加培训班还挺喜欢,结果没去几次就失去兴趣了呢?了解情况后,我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丧失兴趣,是因为培训班采取了成人化的教学——要求孩子规规矩矩坐好,不能乱动、说话,然后把知识点和动作分步骤教给他们,而不是用孩子喜欢的游戏方式来开展教育。这些培训机构违背了儿童学习发展的普遍规律,甚至可以说,他们根本就不具备开展儿童教育的资格。

过于急迫,缺乏饥饿感

有一位妈妈曾经告诉我一个她感到困惑的现象。她发现自己的女儿对绘画很感兴趣,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会非常认真地用铅笔涂鸦大半个小时,而且每天如此,几乎不间断。妈妈觉得很高兴,感叹终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了!于是她兴冲冲地买来了各种绘画用品:全新的纸张、彩色蜡笔、水彩笔、立式画板、黑板、简笔画图书、儿童绘画教学视频等,准备用这些作为开启未来小画家的“启航仪式”,脑海里也充满了各种美好的憧憬。不过,奇怪的是,当妈妈买了这些绘画的成套装备以后。孩子似乎突然对画画失去了兴趣,放学后也不那么频繁地拿起画笔了,有时候甚至三四天都没有画一幅画。妈妈反复催促,孩子才会不情愿地在纸上糊弄两下,之前那种热情不知道为什么就烟消云散了!好像妈妈越积极,孩子越冷淡。

这个案例其实说明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经常是出于好奇心自发形成的。如果在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是很可能自然保持下去的,因为他们会在探索的过程中被每一次取得的小成果而激励。但如果这种自然探索的节奏,被外界力量推动或强行加速,好奇感、稀缺感就会迅速消失。就像孩子发现苹果甜甜的很好吃,他们可能自己会每天向妈妈要苹果吃,但是如果妈妈因此每天让他必须吃两个苹果,他可能接下来半年都不想吃一个苹果了。人的心理规律和物理规律不一样,我们向一个物体施加一个方向的力,它就会向某个方向运动。而心理规律中却存在着很多反向运行的机制:比如,20世纪颇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就提出过“反向形成”的概念,说的是:自己内心明明很渴望的事情,但是因为世俗的限制,就做出和想法相反的事情,变成了口是心非。

在我们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这种“反着来”的心理现象:越是稀缺,越追求,哪怕没有什么实际价值;越是强迫,越没动力;越炫耀什么,越缺乏什么……所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只能是用符合他们心理规律的方式引导,没有办法强行植入。

过于功利,错误认知

每隔两三年,我都会在国内知名的心理医生论坛上,听到同行们分享的与儿童学习相关的案例。比如,一些高学历的家长为了让孩子领先一步,逼着3岁的孩子学习欧洲史、听英文名著原声音频;有的小朋友刚刚上幼儿园中班,就已经报了6门以上的兴趣班;有的孩子小学还没开始就已经没有了周末,比上市公司“996”制工作的员工还忙。结果有大量超负荷学习的孩子患上了焦虑症、抑郁症,被迫来到儿童精神科门诊接受治疗。

还有很多家长机械地认为“玩”可以开发智力,于是就给孩子买了一屋子的玩具,希望通过丰富的感官刺激,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结果他们的孩子非常焦虑,专注力远远落后于同龄的小朋友,而且自控力薄弱。他们带孩子来到心理治疗中心,才知道太多的玩具反而破坏了孩子的注意力发展,导致孩子缺乏关注的焦点。家长一片好心,却得到了一个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而当家长扔掉90%的玩具以后,孩子的注意力才逐渐地恢复过来。

功利式的学习容易让孩子只专注于学习的外在价值,关注学习能带来什么现实好处。这样首先就导致孩子失去了学习探索本身的乐趣。另外,学习什么,有没有价值,根本就不是我们现阶段能够判断得出来的。曾经那些被认为最热门的专业,现在很可能已经日薄西山、无人问津。

如果我们能让孩子进行更自由地探索,也许可以更好地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本身的快乐,而这种充满乐趣的学习价值可能更大。

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那次著名的斯坦福毕业演讲中就说道:

我凭着直觉和好奇心所干的事情,此后很多都被证明是无价之宝。我当时就读的里德学院的书法课大概是全国最好的。大学里的每张海报和每个抽屉标签上面的字都写得很漂亮。我因为退学了,不用正常上课,所以决定去参加书法课程,好好学学写字。我学会了带衬线和不带衬线的字体,根据不同字母调整间距以及怎样把版式调得很漂亮。这门课太棒了,是一种科学永远不能捕捉到的既美丽又富有历史价值的艺术精妙。当时,我并不指望书法能有什么实际应用的价值。但是十年之后,当我们在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的时候,所学的一切都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把这些东西全都设计进了Mac。那是第一台有这么漂亮的文字版式的电脑。如果我当时没有参加那个书法课程,Mac就不会有这么多丰富的字体以及合理的字体间距。

错误实施奖励或惩罚

还有的家长会把玩具、美食和金钱作为让孩子好好学习的奖励,希望能靠“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的逻辑,让孩子动力满满,但最终的结果大多都会令他们失望。

这些都反映了现代家长对待儿童学习的过度干预。他们认为,“只要我提供足够好的学习条件,或者足够有诱惑力的奖品,就能让孩子爱上学习”,但这是禁不住论证的。

哈佛大学经济学者罗兰·弗莱尔(Roland Fryer)教授曾花大钱做了一个实验,名字叫“给钱是答案吗”(Is Cash The Answer)。他想要搞清楚:金钱刺激是不是可以换来孩子学习的好行为和好成绩。

在2006—2007学年,他的科研团队集资630万美元作为奖金,奖励给1.8万名中小学生,看看这些奖励能不能给学生们带来想要的变化。

实验在美国四个大城市的中小学中开展,包括芝加哥、达拉斯、华盛顿特区和纽约市。大多数参与者都是平时缺少学习动力的学生,考察指标主要是阅读表现和阅读成绩,每个城市的方法大不相同。

比如,达拉斯共有1780名二年级学生参加实验。规则是:每个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后,成功完成这本书的阅读机考小测验,就可以获得2美元。而在芝加哥,共有4396名学生参加调研,评价标准是平时的学习成绩:小测、单元考核,还有作业。规则是:每次学生得了A,可以得到50美元;得了B,得到35美元;得了C,则得到20美元。每个学生都建了银行卡,奖金直接打到银行卡里,等他们上了大学这些钱才可以启用。在华盛顿特区,共有3495名六、七、八三个年级的学生参加实验,如果他们能天天来上学,有提高阅读能力的行为,那么他们每两周可以获得的奖励高达100美元。在纽约市,共有8320名学生参加,考试高分则获高奖金。例如:每次考试成绩好(即得分在87~100分之间),四年级学生可以得到25美元,七年级学生可以得到50美元。

可以获得这么大力度的奖励,孩子的阅读和考试成绩会提高吗?研究结果是这样的:达拉斯二年级的学生读书更多了,英语阅读考试比没有给奖金的学生有了大幅度提高。芝加哥的结果喜忧参半:上学出席率有所提高,作业完成率和阅读表现有些提高,但考试成绩没有特别的变化。华盛顿特区的学生出席率和阅读习惯都有了改善,考试成绩也有些提高。纽约市结果最糟:150万美元付给了8000多个孩子,但他们最后的考试成绩比没拿奖金的对照组还低!150万美元打水漂了!

弗莱尔教授用实验证明了:物质、金钱的奖励方式,并不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好方法,甚至有时候还是有害的。

学习的关键到底是什么

大道至简,要想成为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有两个关键因素:

第一,学习动力;第二,学习能力。

“学霸”就是那些学习动力充足而且善于学习的人。所以,从宏观的层面来说,搞定学习这件事情只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就够了——点燃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能力!

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看起来是两件事情,但本质是紧密关联的。当一个孩子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以后,他会主动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当他因为学习能力的提高获得了积极的反馈和成绩,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提升他的学习动力。两者之间,属于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们一般认为:年龄越小的孩子,因为大脑中负责情绪部分的脑区控制力占主导地位,这时候,我们越应该把重点更多地放在对他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上;而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大脑的理性思维能力逐步增强,我们就可以慢慢地把重点转移到对他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培养上。所以,我们这套书一共分为两本:一本集中来谈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本书),另一本谈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我希望这两本书是可以把学习的两个关键概念和实操方法详细展现给大家的作品。

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就像是左脑和右脑的关系一样,组成了我们的“学习脑”,一边掌控着源源不断的能量输出,另外一边掌握着各种巧妙的技法。两者合一,相互配合,学习脑就会变得十分强大。比如,特斯拉和SpaceX公司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就是一个拥有着强大“学习脑”的人。每次他遇到工作中自己不懂的领域时,一般不是全部委托给专业人士,而是花7~10天自己重新把这个学科学习一遍,有时候他的见解能快速地超过这一方面的专家。美国前总统乔治·H·W·布什,在任期间还能保持一年阅读95本图书的学习强度。这也都是因为,他们将学习脑的两个部分,都训练得很强大。

学习大脑图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就像一辆汽车的动力系统,想要续航持久、高效,全都依赖这一套体系。而对孩子学习动力的培养也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1.激发学习动力;

2.保持学习动力。

在激发学习动力方面,我们会从电子游戏如何激发孩子的动力开始,逐步讲到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饥饿感”,帮助他们塑造“成长型思维”,以及通过目标和计划点燃动力。而在保持学习动力方面,我们将会仔细讨论各种奖励在保持学习动力中的作用,如何通过团体动力维持孩子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风格理论对于提升学习动力的启示。

最后,我们将聊一聊家长应该在激发和保持孩子学习动力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及如何培养一种有利于学习的亲子关系。

本书所分享的与学习动力相关的理论和方法,都以心理学家的实证研究成果为依据,期望能给你呈现一套科学的知识网络和系统方案。当然,写这本书的本质目的,除了呈现孩子学习兴趣的真相,助力大家正确引导孩子爱上学习,还希望我们每一位父母能够把孩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有七情六欲的人来看待,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且用更加“以人为本”的方式与孩子相处。这样的父母对于每个尚且年幼的孩子来说,将会成为坚定的支持者和温暖的陪伴者。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开启这一场学习之旅吧!

托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