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智能物流装备与技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6.2 储存作业

(1)储存作业的评估内容

图2-55为储存作业的评估内容,根据图中评估内容逐一考评则可评判储存作业质量优劣程度。

图2-55 储存作业评估内容

(2)储存保管经济指标

① 储区面积率:

       (2-1)

储区面积率可用于比较空间利用率是否合理。

② 保管面积率:

       (2-2)

保管面积率可用于判断储位通道规划是否合理。

③ 储位容积使用率:

       (2-3)

       (2-4)

利用这两个公式可以判断储位和货架的规划、布局是否合理,有效利用空间。

④ 平均每品项所占储位数:

       (2-5)

利用此公式可以计算每储位保管品项数,从而判断储位管理是否合理。

⑤ 库存周转率:

       (2-6)

利用此公式可以检查物流公司运营成绩、现货库存是否合理。

⑥ 库存掌握程度:

       (2-7)

也表示库存率,可为存货管理者提供科学管理依据。

⑦ 呆废料率:

       (2-8)

利用此公式可以评价物品损耗对资金积压的影响程度。

(3)储存形式

储存形式有大批储存、小批储存、中批储存和零星储存四种形式。综上所述,根据储存需要及设备特性归纳如下:

● 少品种大批量采用地面堆积和自动仓库储存。

● 多品种少批量采用托盘货架储存。

● 大批量不可堆积物采用驶入式货架储存。

● 大批量小体积货物采用棚架或储物柜储存。

● 小批量货物采用棚架或储物柜储存。

(4)存货管理

为了作出最佳的存货决策,必须了解货物的需求状况、订购性质和限制因素。在市场导向的经营方式下,有三种需求状况:a.对未来的需求是已知的固定需求状况;b.风险情况,这是估计未来的需求情况;c.不确定因素。

关于各段时间的库存量计算公式如下:

       (2-9)

式中 T——需求决定时间;

 t——T时间内的任一时间段;

 Q(t)——时间t时的库存量;

Q(0)——初期(t=0)的库存量;

D——T期间内的需求量;

n——需求形态指数。

n=∞时,需求为瞬时型,所有需求在初期发生;当t=1时,需求为固型;当1<n<∞时,需求的大部分发生在初期;当n=0时,需求在末期。

由此公式可对各时间段库存量作预先测算。这对整个存货管理有较大的好处。图2-56为影响存货的因素。

图2-56 影响存货的因素

(5)经济订货量计算

在此订货系统中,订货量也叫作经济订货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EOQ)。

图2-57为在库关系总费用和在库变化线。图2-57(a)所示的在库关系总费用由在库维持费和订货费用组成。

图2-57 在库关系总费用和在库变化线

在库维持费曲线和订货费曲线的交点Q*为经济订货量EOQ。EOQ的计算方法如下:

TC为在库关系总费用;Q为订货量,如图2-57(b)所示,为保证需要量,必须保证Q/2的库存量;D为年需要量;i为年间在库维持费率(占物品单位价值的百分数);C为物品单位价值;d为每次订货费;Q*为ECQ(经济订货量);TC*Q*点时的最佳在库关系总费用。

则                (2-10)

为了求TC最小值的Q*值,使

       (2-11)

则                (2-12)

经济订货量Q*条件下的最小在库总费用TC*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