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教职工住房、医疗保障状况调查
广东省恩平市江南中学
摘要:我国的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比城市的差,但是农村教师的任务并不比城市的少,他们承担着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繁重任务,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培养一批又一批学子,但是他们的利益很多得不到保障,特别是住房和医疗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教职工的住房和医疗状况进行调查,发现教职工的住房存在危房危及安全、住房紧缺和住房公积金相对比较少的问题,以及医保卡返还费用少,农村医疗定点医院服务水平不高,药价偏高和有病看不起等问题,提出解决农村教职工住房和医疗保障以及教师健康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教职工;住房、医疗保障状况;教师健康
恩平市共有26所中学,其中农村中学有15所,共有农村中学教师约1000人。乡村教师承担着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繁重的前沿任务,他们在农村默默奉献,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近年来,政府投入有所增加,教师的工资逐渐接近公务员的工资。他们的住房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大多数教师可以在县城供楼或是自己修建房屋。但是,长期以来,恩平市广大农村教师生活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和生活环境中,立足乡土,辛勤耕耘,呕心沥血,可是他们的健康问题却被长期忽视。本人经过调查发现,能为教师定期体检的学校很少,即使体检也多是自己出钱检些皮毛的东西。加上农村中学教师的医疗没有多大的保障,所以大多数农村教师的健康状况确实是令人担忧的。
一、基本情况
本次我们调查了5所农村中学,恩平市北面两所,恩平市南面两所,近城区一所,教师300人左右,教师中有本地人,也有扎根恩平的外籍人。其中两所是在比较边远的山区,3所是在比较接近325国道的,这几所农村中学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一)农村教职工的住房状况
综合调查情况,我们制作了如下一份有关5所农村中学教师的住房情况调查表:
表1 调查表

1.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60%左右农村教师都可以在县城供楼,还有20%左右的农村教师可以住上自己修建的房屋。那些20%左右的教师(主要是老教师和外省来的青年教师)还住在学校宿舍里。
2.另外,这几所农村中学有80%的教师是星期一至星期五在学校的宿舍住宿,周六、周日回家。在学校的宿舍当中,有的宿舍设施比较齐全,通水通电、有厨房卫生间,如横陂中学、圣堂中学、沙湖中学等;有的农村中学设施不太齐全(有电无水,无厨房无卫生间),如那吉中学、江南中学;也有的学校因住房紧张,几个年青教师合住一起的;还有极少数学校的宿舍是危房,如江南中学。
3.调查发现,也有的教师因房价高,不敢买楼。2003年,黄老师在恩城区买了一套住房,当时恩城地区的房价还在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尽管价格不算很高,12万元的房价还是让工薪家庭的黄老师掏光了所有积蓄交了首期,余下的只能向银行贷款供楼。8年过去了,如今城区的房价已涨到了每平方米3600多元(未经装修),高额的房价让月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的年轻教师望而却步,即使是贷款也难以支付每月高额的房贷。
(二)农村教职工的医保状况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关心农村教师的健康和医疗保障问题,并逐步建立健全农村教师医疗保障制度。近年来,在上级政府的关怀下,恩平市所有教职工统一办理了医疗保险。医保制度的建立,方便了广大教职工看病就医,解除了教师的一些后顾之忧。下面是教师近6年来的体检情况。
表2 体检情况表

1.和其他地方对比,我们的医保卡费用显得很寒酸。现时定点医院门诊基金每月有25元,累积一年300元,但门诊每单最高只可报50%。近6年全市组织教师三次体检,只有一次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享受免费体检,其余的都是教师自掏腰包。
2.大多教师不满现时医疗保障,因为住院报销的金额并不多。本校有一位老师住院一天一夜医疗费用了2100元,竟然只是报销了200元。在住院教师的医疗支出中,自己支付的部分基本上都在60%左右,医院报销的部分基本上在40%左右。在调查中只有5%的教师对医疗保障感到满意,也有25%的教师对医疗保障感到基本满意,但是70%的教师对医疗保障感到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报销医药费少,报销手续繁杂,定点医院收费高。
3.多数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一所镇级中学对教师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体检,其结果是:全校教职工中,颈椎病患者占48%,高血压患者占52%,腰椎病占50%,咽炎占80%,失眠占17%,可以说多数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
当了23年的乡村教师的黄老师今年45岁,因多年前患有严重的骨质增生,身体一直不好。为了治病,他常看乡村医生,也曾先后4次到恩平、江门的医院治疗。但让黄老师头疼的是,至今手上握着15000多元的医疗费单据,不知道找谁来报销。这笔钱对于长期在农村工作的黄老师来说,不亚于一笔巨款。
据了解,有黄老师这样遭遇的乡村教师并不在少数。小病小灾,他们可以买点药对付对付,但生了重病,这些收入较低的农村教师就无能为力了。更有甚者,小病小灾的根本不想去治疗或不敢去治疗,就这样积小病成大病。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乡村学校的危房改造使学校住房问题有所改进,可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教师的住房问题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医疗保障具体实施中,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的医疗保障的落实情况,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一)农村教职工住房存在的问题
1.学校危房危及教师的安全。在调查中,不少学校的宿舍还是危房的。还有的学校学生住的是新楼房,老师住的是旧危房。星期一至星期五在学校住宿的教师,每当下雨天,老师都是心慌慌的。不改造不行啊!
2.住房比较紧缺。有的农村中学是几个青年教师挤在一起居住,生活上极不方便。
3.住房公积金相对比较少。这是农村教职工住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边是数以千亿的公积金在银行沉睡,一边是数以千万的公积金缴纳者无缘享受制度优惠,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人群却因买不起房而被制度拒之门外——只能承担缴费义务而享受不到制度优惠,中国公积金制度正在走向一个怪圈:无房的人却在补贴有房的人。”(摘自网络)这是赤裸裸的真实写照。我们恩平市也是这样。
横中青年教师张老师,11年前从师院毕业,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006年他结婚后,因为买不起房,一直和父母住在学校宿舍里。问他们准备何时买房,张老师的回答是:“不知道啊,买不起房啊!”现在一套很小的商品房至少也要花25万多元(不含装修费),买房是大多数农村教师心中遥远的梦想。
按照有关规定,住房公积金需要职工所在单位和职工本人共同承担。但实际情况是恩平的财力有限,给教师住房公积金实在少得可怜。双职工的尚可,单职工的上有老下有小,在物价飞涨的今天,能解决温饱问题已不错了,供房是不可想象的。
(二)农村教职工医疗保障状况存在的问题
1.在医保卡的费用中,自己缴纳部分少,但单位返还部分也是很少,这些费用能发挥多大作用?平时买盒凉茶药丸之类就用完了。
2.农村医疗定点医院服务水平不高,所起作用不大。主要问题是定点医院少、农村医生素质有限、到城区医院看病路途遥远不方便。加之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教师工作忙等原因,很多农村教师中普遍存在“看不起病、买不起药、住不起院”的怪现象。
从调查情况看,一是一些镇卫生院(医疗定点医院)医疗条件差,医疗设备少,若是体检,一般只能做化验、拍片、心电图、B超等最基本的常规检查,因为健康体检不能报销,大多数老师干脆就不检了。二是镇级医疗卫生有相当部分人员素质不高,态度不好。
3.医疗定点医院药价偏高,药品价格比市场上的同类药价高出许多。在这次调查中,从被调查的老师反馈的情况来看,他们普遍认为医疗定点医院药价偏高。
4.有病看不起。住院报销时是由医院说了算,一些关键的检查费是不报的,只是报那些无关要紧的检查费、房费。所以有老师认为,能不到医疗定点的医院看病,就坚决不到医疗定点的医院看。
三、解决农村教职工住房与医疗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解决农村中学教职工住房问题的对策建议
目前农村教育质量落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个关键原因是缺少优秀教师,主要是由于学校无法提供安全实用的教师住房,致使部分优秀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无法安心工作更有甚者是想方设法调离,使农村学校师资水平整体不高,学生家长怨言颇多。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的对策与建议:
1.调整住房政策,把农村教师住房问题作特别处理。允许各镇政府无偿划拨教职工住宅用地,建设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供需要房的教师有偿居住。
2.加强危房改造,让住校教师有一个安全的居所。抓好全市农村教职工住房建设,可以由市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农村教师住房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制订好农村教师住房建设改造的实施方案。
3.建立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请按照省规定的教师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行补贴,提高教师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的发放数额,让广大乡村教师与本地公务员一样,与邻市教师一样享受住房补贴和公积金,拓宽农村教职工筹措建房资金的渠道。
(二)解决农村教职工医疗保障的对策建议
农村教师的健康问题刻不容缓,它直接影响着农村中学的教育质量的好坏。为此,我们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1.保障投入是关键。(1)政府要加大投入的力度,充分体现政府为广大农村教师办实事的诚心。逐步做到广大农村教师小病、大病应保尽保。真正地使广大农村教师看得起病,看得好病。(2)调整农村教师医疗保险个人和政府支出比例,逐步做到广大农村教师就医绝大部分由政府买单。
2.政策调控是根本。(1)增加医疗保障定点医院数量,让广大农村教师有更多的可选择性,我们建议农村教师就医定点医院应城乡统筹,统一安排。让广大农村教师享受更多的更优越、更优质的医疗资源。(2)政府对患重病、大病的农村教师就医进行财政全额拨付。教师担负着人民的重托,国家的希望,这就需要教师们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这样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良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健康体魄的重要条件。
3.部门落实最关键。(1)政府要落实责任,确保资金到位。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的医疗保障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做到应保尽保,确保对农村教师医疗保障费用投入。(2)各级医保机构和医院应简化住院和报销审批手续,加快医保网络建设。(3)部门之间积极协调配合,做好其他各项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充分发挥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作用。
我们恳切希望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村教师的医疗条件和水平,让农村教师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四、对促进教师健康的几点建议
(一)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众多因素,如工作量问题、学生难教育的问题、教师之间的竞争问题等等都与应试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从长远看,素质教育应该进一步得到大力推进并落实到具体行为上来。
(二)教师自己应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
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主动学习、掌握一些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定期检查身体,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教师应学会自我调节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教师的自身也有密切关系。教师就应学会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情绪调节法、认知调节法等。另外,上级领导应当为农村学校的教师增加一些娱乐、健身设施,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集体性的文娱体育活动,提高教师的整体健康水平。
最后,我们期盼逐步改善乡村教师的住房条件,期盼有更好的医疗政策,能为农村教师创造更好的就医环境,使教师安心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切实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住房难的后顾之忧,从而使广大农村教师安居乐教。
我们也希望各级政府还需不断倾听广大农村教师的呼声,督促有关部门,尤其是医疗部门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让惠及广大教师的医保制度得以顺利实施,让广大教师身心健康、开心工作、快乐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