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基础与实践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HTML 5简介

在HTML 5之前的上一代HTML标准是制订于1999年的HTML 4,那时互联网才刚刚发展起来,受制于网络硬件条件的限制,那时的网页形式极其简单,以静态展示内容为主,并无视频和音频。随着时间发展,网络的速度不断加快,新兴的网页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文本与图片展示,而是加入了更多的多媒体元素以及更多的交互,显然之前的标准,不能再适应如今的现实需求。

最开始更为复杂的网页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来自于浏览器之外的第三方插件,许多人所熟知的Flash就是插件的一种。第三方插件在某种程度上确实使用户获得更为卓越的体验,然而,依赖于第三方的Web应用让开发者与使用者有诸多的不便。开发者很难将自己的应用一致地在各个浏览器上实现,同时还要根据需要去学习并掌握第三方机构所拥有的技术标准。而用户则不得不在浏览器的基础上额外地安装插件来运行相关Web应用。对于使用计算机的用户来说,安装和使用插件的阻碍尚小,而对于移动设备的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消耗更多的电量。插件使用的矛盾在iPhone宣布不支持Flash后显得尤为突出,这时人们发现,无论对于开发者还是使用者,需要的是一个开源的技术标准来由大家一起维护,而不是依赖于某一家或是某一插件所支持的标准。于是HTML 5的标准化由2008年开始启动,以更好地支持流媒体展示和更丰富的互动,以及更好地适应移动端设备为设计初衷。HTML 5于2014年10月完成标准制定,并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由万维网联盟(W3C)来维护,不断地更新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