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十章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1)施于民而能济(2)众,何如(3)?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4)其犹病(5)诸!夫(6)仁者,己欲立而立人(7),己欲达而达人(8)。能近取譬(9),可谓仁之方(10)也已。”

【注释】

(1)博:广泛地。

(2)济:救济。

(3)何如:怎么样。

(4)尧、舜:“尧”,读音“yáo”;“舜”,读音“shùn”。尧、舜是传说中上古的两位贤明君王,是孔子心目中统治者的典范和榜样。

(5)病:忧虑,不满足。

(6)夫:读音“fú”,文言文中常用于句首,作发语词,无实际意义。

(7)己欲立而立人:前一个“立”是自立;后一个“立”是使他人自立。

(8)己欲达而达人:前一个“达”是通达;后一个“达”是使他人通达。

(9)能近取譬:“近”,贴近自己的生活;“譬”,读音“pì”,比喻、打比方。能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推己及人。

(10)方:方法。

【译文】

子贡说:“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广泛地给予百姓恩惠,又能接济大家,让人们生活得很好,那这个人怎么样呢?这可以说是仁义了吧?”孔子回答:“这哪里只是仁义啊!这一定是圣德了!尧、舜尚且因为自己做不到如此而心里为难呢!仁啊,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设法帮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同时也要设法使别人通达。凡事能够根据眼下的事实,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推己及人,这样就可以说是找到实践仁义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