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揭秘Web前端

揭秘Web前端
1.1.1 Web是什么
在中文里,Web被翻译成“网页”。在互联网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大家都已经对网页不陌生了,看新闻、“刷”微博、上淘宝等都是在浏览网页。接下来,我们以“明日学院”的官方网站为例,初步感受一下网页的内部组成结构。打开任意一个浏览器(建议使用最新的谷歌浏览器,即Google Chrome),在地址栏中输入明日学院的网址,按回车键,浏览器中将显示图1-1所示内容。

图1-1 明日学院的官方主页
从图1-1中我们可以发现,网页主要由文字、图片和链接等内容构成。那么,这些内容具体都是如何构成的呢?接下来,继续深入网页的核心——网页源代码。具体操作: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类似【查看网页源代码】的命令,浏览器将显示图1-2所示的内容,该页面显示的内容就是当前页面的源代码。

图1-2 明日学院的官方主页源代码
图1-2显示的内容就是明日学院官网主页的源代码,正是这些代码,组成了页面的各种元素。而这个页面本身,是一个纯文本文件。网页中文字、图片等内容,是浏览器读取这些纯文本文件而显示出来的。
除了主页之外,一个网站通常包含多个子页面,如明日学院官方网站包含“课程”“读书”和“社区”等子页面。网站实际上就是多个网页的集合,网页与网页之间通过超链接互相连接。比如,当用户单击明日学院官网主页菜单栏中的“课程”时,就会跳转到“课程”页面,如图1-3所示。

图1-3 明日学院的“课程”页面
1.1.2 网页核心技术
HTML5、CSS3和JavaScript是制作网页会用到的主要技术。我们要想学会制作网页,最好能够掌握这3种技术。
本节将对HTML5、CSS3和JavaScript技术的发展历史、流行版本等内容进行概括式介绍。
1.HTML5概述
HTML5定义了一个简易的文件交换标准,它旨在定义文件内的对象和描述文件的逻辑结构,而并不定义文件显示。由于使用HTML5语言编写的文件具有极高的适应性,所以特别适用于网页源代码的编写。
(1)什么是HTML5。
HTML5是纯文本类型的语言,使用HTML5编写的网页文件也是标准的纯文本文件。我们可以用任何文本编辑器打开它,查看其中的HTML5源代码,例如Windows的“记事本”程序;也可以在用浏览器打开网页时,通过使用相应的“查看”→“源文件”命令查看网页的HTML5代码。使用HTML5编写的文件可以直接由浏览器解释执行,无需编译。当我们用浏览器打开网页时,浏览器读取网页的HTML5代码,分析其语法结构,然后根据解释执行的结果显示网页内容。
下面让我们通过明日学院网站的一段源代码(见图1-4)和对应的网页结构(见图1-5)来简单认识一下HTML5。
从图1-4可以看出,网页内容是通过HTML5标签(图中带有“< >”的符号)描述的,网页文件其实是一个纯文本文件。这段代码对应的网页效果如图1-5所示,图中的文字都带有超链接。

图1-4 明日学院的官网主页部分源代码

图1-5 明日学院的官网主页对应网页结构
(2)HTML5发展历程。
HTML5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1993年HTML1.0首次以因特网草案的形式发布。20世纪90年代的人见证了HTML的飞速发展,从2.0版,到3.2版和4.0版,再到1999年的4.01版,一直到现在正逐步普及的HTML5。随着HTML的发展,W3C掌握了HTML5规范的控制权。
在快速发布了这几个版本之后,业界普遍认为HTML已经“无路可走”了,对Web标准的焦点也开始转移到了XML和XHTML上,HTML被放在次要位置。不过在此期间,HTML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主要的网站内容还是基于HTML的。为能支持新的Web应用,同时克服现有的缺点,HTML迫切需要添加新功能,制定新规范。
为了将 Web 平台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群人在2004年成立了 Web 超文本应用技术工作组(Web Hypertext Application Technology Working Group,WHATWG),他们创立了HTML5规范,同时开始专门针对Web应用开发新功能——这被WHATWG认为是HTML中最薄弱的环节。“Web 2.0”这个新词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发明的。Web 2.0实至名归,开创了Web的第二个时代,旧的静态网站逐渐让位于具有更多特性的动态网站和社交网站——这其中的新功能真的是数不胜数。
2006年,W3C又重新介入HTML,并于2008年发布了HTML5的工作草案。2009年,XHTML2工作组停止工作。又过了一年,因为HTML5能解决非常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规范还没有具体定下来的情况下,各大浏览器厂家就已经按捺不住了,开始对旗下产品进行升级以支持HTML5的新功能。这样,得益于浏览器的实验性反馈,HTML5规范也得到了持续的完善,HTML5以这种方式迅速融入了对Web平台的实质性改进。
2.CSS3概述
(1)什么是CSS3。
CSS3(层叠样式表)通常被称为CSS3样式表,主要用于设置HTML5页面的文本格式(字体、大小和对齐方式等)、图片的外形(宽高、边框样式、边框等)以及版面的布局等外观显示样式。CSS3以 HTML5为基础,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字体、颜色、背景的控制等,而且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浏览器设置不同的样式,如图1-6所示。

图1-6 使用CSS3设置的部分网页展示
(2)CSS3发展历程。
1996年12月,W3C发布了第一个有关样式的标准CSS1,又在1998年5月发布了CSS2。截至撰稿日,最新的版本是CSS3。CSS3非常灵活,既可以嵌入HTML文件,也可以是一个独立文件(如果是独立文件,则必须以.css为扩展名)。
如今大多数网页都是遵照Web标准开发的,即用HTML5编写网页结构和内容,而相关版面布局、文本和图片的显示样式都使用CSS3控制。HTML5与CSS3的关系就像人的骨骼与衣服,通过更改CSS3样式,可以轻松控制网页的表现形式。
3.JavaScript概述
(1)什么是JavaScript。
JavaScript是网页设计的一种脚本语言,通过JavaScript可以将静态页面转变成支持用户交互并响应相应事件的动态页面。在网站建设中,HTML5用于搭建页面结构并编写内容,CSS3用于设置页面样式,而JavaScript则用于为页面添加动态效果。
JavaScript代码可以嵌入到HTML5中,也可以作为扩展名为js的独立文件。通过JavaScript可以实现网页中一些常见的特效。以图1-7所示的图片特效为例,当用户将鼠标指针滑动到“Java 企业门户网站”的图片上时,将会出现对应的介绍文字。

图1-7 使用JavaScript实现的动画特效
(2)JavaScript发展历程。
JavaScript语言的前身是LiveScript语言,最初由Netscape(网景通信公司)的布兰登·艾克(Brendan Eich)设计,后来Netscape与Sun公司达成协议,将其改名为JavaScript。为了统一规范,Ecma国际(Ecma International)创建了ECMA-262标准(ECMAScript),目前使用的JavaScript可以认为是ECMAScript的扩展语言。

走进HTM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