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区块链国际贸易领域现状
国际贸易按照贸易方式分为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2018年我国出口2.4874万亿美元,进口2.1356万亿美元。我们以出口贸易为例,传统贸易方式包括包销、代理、寄售、拍卖、招投标、期货交易、对销贸易。在国家商务数据中心,贸易方式分为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其他贸易(跨境电商等),其中一般贸易的占比大于60%,它是最重要的贸易方式,因此下文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例进行说明。
一般贸易的参与角色众多,包括买/卖家(发货人/收货人)、货代、车行、报关行、办证机构、仓库、码头、船公司、海关、税局、国家外汇管理局、银行、保险企业等。
国际贸易B2B(Business to Business)为传统行业,从卖家提供货物出口到最终买家收货的过程的链路长,耗时也长,特别是海运,快的耗时半个月,慢的耗时可能长达1~2个月,而且其参与角色众多、线下的操作流程烦琐,因此有如下两个典型的低效协同点。
(1)数字化低、确定性低和效率低。
(2)信任程度低。
1.2.1 数字化低、确定性低和效率低
传统贸易涉及大量的纸质单据的线下流转,这些单据数量多,交接方之间的流转多,而且每种单据的分类、办理、流转、核对、法规都异常复杂。一般贸易流程单据如表1.1所示。
表1.1 一般贸易流程单据

1.2.2 信任程度低
国家鼓励出口并对进出口企业进行退税补贴,而且扶持外贸中小企业,但是一些不法分子以贸易出口为幌子骗取国家的退税补贴。而且B2B具有明显的业务延时特点,如果保理公司要进行最终的贸易真实性验证,那么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因此融资贷款的银行和平台都在风控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信任的缺失导致了贸易链路的效率低下,以及生产力难以真正得到释放。其中,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上下游融资困难,金融机构放款少、放款慢,因此融资规模难以扩大。
由于国际贸易中存在的灰色空间,所以政府需要对全链路进行有效的监管,其中海关缉私、税局稽查、外汇管制是常见的手段。监管部门会要求贸易各方提供自证贸易真实性的各种合同单据,并且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监控。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增强互联网化的全链路把控,通过海关互联网+的单一窗口系统、税务金税三期系统来进行上下游票据核对,使行业越来越透明化和公开化。
由于本行业的国内外参与角色众多、系统的建设程度不一,所以任何一个参与方对于全链路上的数据都掌握得不够充分,如头程拖车数据、干线物流集装箱数据等不是所有参与方都能获得的。
1.2.3 经典案例
目前,区块链在国际贸易中较为典型的应用案例是开展在IBM等企业。IBM作为超级账本的最初发起者,在贸易领域作为先驱实践的案例非常多。IBM 认为国际贸易这个复杂的领域通过应用区块链的特性,能够突破传统贸易形式,从而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变革。其中,经典应用案例如下。
(1)从波基普西到新加坡的报关应用区块链技术能确保整个供应链中的资料传输的完整性。
(2)IBM 和马士基的新区块链解决方案可将供应链流程数字化,并帮助企业管理、跟踪全球数千万个船运集装箱的书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