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1
2010年,艺术家蔡国强先生在上海做了名为《农民达·芬奇》的个展,展出了他收集的农民发明家所创造的各种有趣物件,其中包括能说能走的机器人、可以下水的航母以及飞上天就不知如何降落的飞行器等。它们的制造者虽然每天要重复繁重的田间耕种,却依然保持着对于创造最质朴和纯真的愿望。艺术家从这一中国最大的群体——农民身上看到了创意的火花、灵感的源泉、质朴的审美和行动的力量,更重要的是指出了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很多地方的环境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产业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我们需要创造性思维带动产业的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打造真正国际性品牌;我们需要创造性思维引领中国时装界进军世界四大时装周;我们需要创造性思维提升设计教育,为时装界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如今的高校设计教育中,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开发以及如何有效进行创意的设计方法论的普及,已经成为该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条件。
而对于我们自己,也需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这不是为了应付学业或工作,而是因为我们能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它将为我们打开一扇门,通往新奇、灵感与幽默;它能令我们每一个细胞都充满活力,时刻获得新鲜的血液。它是氧气,是营养丰富的汁液;它是方法,是更智慧地解决问题的生活之道。
创造即生活。
苏永刚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