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简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人类信息传递推动通信变革

近代,随着电的发明以及广泛应用,信息的生产、传递和应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也推动着人类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在1837年,美国一位失意的画家塞缪尔·莫尔斯(Samuel Morse)成功地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磁式电报机。他利用自己设计的电码(被后人命名为“莫尔斯电码”),将信息转换成一串或长或短的电脉冲传向目的地,通过接收器接收后再转换为原来的信息,从而实现了长途电报通信。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会议厅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这份电报的内容是“上帝创造了什么”。此后的10年间,美国境内就铺设了2.3万英里(约37000公里)的电报线百度百科,电报机[EB/OL], 2017-02-28,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4%B5%E6%8A%A5%E6%9C%BA/4602383).

由此,人类才真正摆脱了只依赖眼睛和声音,以及驿马驿站对信息的长距离传递,开始采用电信号作为新载体传递信息。这一发明实现了信息的及时、跨区域、低成本传递,推动人类从此进入通信的新时代。

实际上,早在1871年,当时的上海就秘密开通了电报。随后在1879年,时任清政府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的李鸿章在中国修建了第一条军用电报线路,接着又开通了津沪电报线路,并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这样的节奏,凸显出中国在通信领域的与时俱进。

1875年,苏格兰青年亚历山大·贝尔(A. G. Bell)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语音传递实现了跨区域性和即时性的完美结合;1888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海因里希·赫兹(H. R. Hertz)发现了电磁波的存在,由此推动了无线电的诞生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此后不到6年的时间,俄国的亚历山大·斯塔帕诺维奇·波波夫(Alexander Stepanovich Popov)、意大利的伽利尔摩·马可尼(Guglielmo Marconi)分别发明了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的无线电传播。

与此同时,信息传播也出现了多样的传播工具,呈现出多维度以及立体化的传播方式: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美国人费罗·T.法恩斯沃斯(Philo T. Farnsworth)、英国人约翰·洛吉·贝尔德(John Logie Baird)、俄罗斯人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出生于俄罗斯,于1919年到达美国,1924年加入美国籍。维拉蒂米尔·斯福罗金(Vladimir Zworykin)三人相继发明电视机,尤其是在1928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播放了由美国无线电公司(RCA)传送的测试模型“菲力猫”,这成为第一个在电视上播放的短片,从此信息实现了视听同步传播;

1925年美国无线电公司研制出第一部实用的传真机以后,文字和图片得以远距离实时传递;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约翰·埃克特(John presper Eckert Jr.)和莫克利(John·W. Mauchly)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全球化应用,使得计算机不仅具备了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影视等各种信息的能力,而且日益成为信息处理最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工具,更是让人类在信息传递上实现了全球化。

梳理如此之多的发明创造,可以看到人类在信息传递领域不断地追求:越来越多的通信工具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开阔着人类的视野,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传播、交流与延续。这场跨越时空的信息革命,甚至引导人类尝试以自己的信息传递方式向外太空延展,期望实现与外星生命的沟通与交流。

同时,也正是随着通信工具的不断发明和革新,人类的通信成本也越来越低,甚至在今天可以被忽略为零。在《零边际成本社会》《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博士看来,“所有变革,主要都是来自三大领域:第一个是通信交流上的变革。我们有了新的通信工具、交流工具,能更有效地改善沟通,并且进行管理和组织;第二个是能源和能量方面的变革。我们有了更高的能源或者更强大的能源,从而能够驱动机械,进行生产。第三个是交通方式的变革。有了新的交通方式,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对人、物进行空间转移。”由此可见,通信变革作为社会变革的三大要素之一,使得人们不再被禁锢于“通信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的落后、荒蛮的生存状态。

今天,我们经常探讨“世界是平的”这一命题。世界的“扁平化”进程,一方面是由于飞机、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带来的变化;另一方面就是通信革命带来的变化。只有以即时性、跨越地域的声频、视频作为媒介,并基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通信,才能够推动和实现“世界是平的”这一趋势。自然,手机成为这个时代最佳的通信终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