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大学作为传播知识,保障学术和培养人才的场所,承担着各种各样的社会责任: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她既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力和公民,也为社会产出“智慧”;作为一个理智性的文化组织,充当着社会的“良心”,守望着社会道德的底线;作为社会文明发展的“灯塔”,以一种纯粹理性来批判社会的世俗乃至庸俗,为人类社会的健康永续发展指明方向……由此,当民族、国家处于危机的时候,人们也往往把振兴的希望寄托在大学身上。而大学作为一个内部“松散耦合”的文化性多职能组织,之所以能够在历史变迁中实现“基业长青”,不断满足社会需要、担当社会责任,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在创新与坚守中构建了适宜的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大学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织,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能,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指出,不仅要使高校成为知识发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而且也要发挥高校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重点在于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优化内部的治理,提升大学治理能力。学术委员会作为大学学术治理中的组织主体,是学术治理的核心。本书把学术委员会制度放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视阈中,通过研究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历史演进、发展过程、中外比较和现实效用,旨在揭示高校学术委员会建设的诸多基本问题,解决具体的困难,改变实践与预期、实然与应然之间的错位,建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