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CSS3网页设计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1 CSS简介

2.1.1 CSS的发展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称为层叠样式表,也可以称为CSS样式表或样式表,其文件扩展名为.CSS。CSS是用于增强或控制网页样式,并允许将样式信息与网页内容分隔开的一种标记性语言。

在以前没有网页设计师存在,当HTML刚刚出现的时候,没有人在意页面是否好看。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大众审美需求的提升,网页也需要有更多的变化而不仅仅是文字的展示,于是开始出现了网页设计师这样的职业,而与之相对的就是CSS的诞生。

在最早的网页中,内容与样式是混合在一起的,这样混乱的结构给工程师和网页设计师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于是有人提出建议,把样式从内容中踢出去,被踢出来的部分变成了CSS,留下的便是HTML。HTML是面对程序员的,而CSS是程序员为设计者准备的一个“工具”,是帮助HTML面对人的工具,也是让一堆文字变成设计稿的唯一工具。

2.1.2 CSS实例

在学习CSS之前来看两段简单的代码,分别是一个纯HTML的代码和一个有CSS样式表的代码,功能都是显示“你好,欢迎来到CSS的世界”,但下例两段代码在显示后有所不同,它们的区别就是CSS对网页的影响。

【例2-1】制作网页中没用CSS样式表的效果,在浏览器中显示如图2-1所示。

978-7-111-59436-9-Chapter02-2.jpg

图2-1 无CSS效果图

代码如下:

<html>

<body>

<h1>你好,欢迎来到CSS的世界</h1>

</body>

</html>

【例2-2】制作增加样式表之后的网页效果,在浏览器中显示如图2-2所示。

978-7-111-59436-9-Chapter02-3.jpg

图2-2 有CSS效果图

代码如下:

<html>

<head>

<style>

h1{color:blue;}

/*h1这里定义颜色为蓝色,文字大小为36像素,文本居中对齐*/

</style>

</head>

<body>

<h1>你好,欢迎来到CSS的世界</h1>

</body>

</html>

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在网页中增加了样式表之后,字体的颜色、字体和对齐方式发生了变化,网页的表现效果更加丰富了。

2.1.3 CSS样式表概述

1.CSS的起源

HTML标记原本设计为用于定义文档内容。通过使用<h1>、<p>、<table>这样的标记,HTML的初衷是表达“这是标题”“这是段落”“这是表格”之类的信息。同时文档布局由浏览器来完成,而不使用任何的格式化标记。但是由于两种主要的浏览器(Netscape和Internet Explorer)不断地将新的HTML标记和属性(比如字体标签和颜色属性)添加到HTML规范中,这样创建一个独立于文档表现层的站点越来越困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万维网联盟(W3C),这个非营利的标准化联盟,肩负起了HTML标准化的使命,并在HTML4.0之外创造出CSS,并且所有的主流浏览器均支持层叠样式表。

2.CSS的特点

样式表定义如何显示HTML元素,就像HTML3.2的字体标签和颜色属性所起的作用那样。样式通常保存在外部的.css文件中。通过仅仅编辑一个简单的CSS文档,外部样式表使用户有能力同时改变站点中所有页面的布局和外观。

由于允许同时控制多重页面的样式和布局,CSS可以称得上Web设计领域的一个突破。作为网站开发者,能够为每个HTML元素定义样式,并将之应用于任意多的页面中。如需进行全局的更新,只需简单地改变样式,然后网站中的所有元素均会自动地更新。

样式表允许以多种方式规定样式信息。样式可以规定在单个的HTML元素中,在HTML页头元素中,或在一个外部的CSS文件中,甚至可以在同一个HTML文档内部引用多个外部样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