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竞争合作的海铁联运企业联盟形式研究:以宁波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我国,传统的货运方式是货主通过汽车、火车散车皮或其他运输方式将货物运到港口,在港口拆箱后装进海运集装箱,办理报关手续后由航运公司运往目的港。进口集装箱货物到达国内港口后,办完清关、拆箱等手续,通过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将货物运抵内地。而通过集装箱海铁联运方式,货主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只需要完成一次装箱或拆箱,手续简便且中转环节减少,装卸费用降低,货损率下降,缩短了货物在港口的停留时间,大幅度降低企业的通关成本,真正实现货物的门到门运输服务。可以看出,海铁联运可以吸引更多货源,使港口扩展覆盖面更广、辐射范围更大的经济腹地,为内陆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通道。因此,集装箱海铁联运不仅是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保障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以欧洲、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双层集装箱列车开行模式日趋成熟,中心站间开行直达班列是发达国家集装箱运输的共同特点。这些国家非常重视内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充分预留其发展用地,不断完善扩大中心站规模,并通过在车站、港口、货主等处设立计算机终端的方式实现集装箱进出站作业的动态管理,为集装箱中心站开行直达列车创造了良好条件。

集装箱海铁联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环节复杂,关系紧密,节点较多,不仅包括国家相关部门,如一关三检部门,还包括各运输企业、港口企业、代理企业等,协调处理海铁联运系统中各个节点间的关系是完善作业流程,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而海铁联运企业间,特别是铁路、港口和航运企业形成战略结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对海铁联运企业结盟对策的研究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初级阶段。因此对集装箱海铁联运企业结盟对策(包括海铁联运企业结盟的构建及运作模式,海铁联运经营人对结盟企业的优选和利润分配等)的研究有利于完善海铁联运经营人组织管理海铁联运过程,进而对促进我国海铁联运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国内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国内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因而,作为联通国内外商务贸易的重要桥梁和枢纽,物流运输行业也逐渐打开了全新的发展局面。与此同时,国内腹地经济飞速发展、制造业日臻繁荣,商品、能源、原材料等物资的输入输出量不断增大,也促使长江三角洲一带的重要港口全面迎来了更多的机遇,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国内外背景下,加快港口城市建设、提高港口运输能力对物流行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占据优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国内各重要港口的主要建设和发展方向。从国内外经济环境分析,作为承担门户作用的重要港口,宁波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在推动物流业发展、带动经济进步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而加快港口的发展建设刻不容缓。同时,宁波港自身港口条件优越,但因铁路建设落后制约了港口的发展速度。2007年以来,政府相关部门针对这一问题给予了必要重视,将建设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的建设创造了历史性的难得机遇。在这样有利的背景下,探讨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实现宁波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