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思维主体及相关因素
一、思想产生与思维主体
人类文明成果是劳动大众共同创造的。然而,不得不承认精英分子在人类思想成果创造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在物理学发展中,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霍金等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人类思想史上,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马克思等都谱写了他们的光辉篇章。
劳动大众是思想创造的基本主体,人类精英是思想创造的重要主体。
“实践出真知”,民众是最广大的实践者,同时,也是思想成果生产的最基本主体。劳动大众事事亲手做,天天在体验,必然有感悟和发现,大量新点子、新思路、新方法都不是高层人士的发明,而是基层民众的创造。正如毛泽东所说:“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思想成果不是思想家的专利,而是实践者的体悟。以直接操作为主要任务的劳动者,通常是专业化、重复性地作业,其感悟、其发现一般是在本行业领域,往往缺乏系统性、宏观性和理论性;但是,劳动者人数众多,他们的智力之和成为最巨大的社会智量。他们遍布社会各行业领域,能够获得各种发现,创造各种思想。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操作,是思想创造最广大和最基本的主体。人类精英有的在生产第一线做技术性作业,有的在搞科学技术研究,有的在作知识、技术的传授和传播。一些思想精英虽不动手作业,却有两项优势:一是可以得到不受时空限制且源于实践的广泛材料。二是具有经长期训练获得的专业基础、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因此,他们能对实践者大量零碎、分散的想法,即思想材料进行汇总、归纳、整理和加工,从而使之成为系统化思想和规范化论述。正是上述两个优势的存在,才使重视调查、观察和生活体验的书生成长为思想家。他们必须深入民众之中,亲身参加实践,把握社会脉搏,将社会生活的鲜活材料作为大脑加工的素材,使自己的思想成果反映时代特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时代需要。
人类思想精英的主要作用有:一是召唤作用。就是以其深刻思想呼吁、启发大众思考,从而引发产生更多的思想成果。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思想、康有为的“世界大同”思想就唤起了千百万仁人志士的爱国热情,为推翻帝制、创立共和而努力奋斗。二是引领作用。就是引导人们的思想朝着文明健康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防止出现歪邪、错误的思想。这对建立经济秩序、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意义重大。然而,以思想引领思想当以正确性为前提。倘若邪恶思想占统领地位,必然产生严重恶果。三是保证作用。当人类精英的思想表现为政策、法律和制度时,即对社会成员的思想创造和发表,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保证作用。应该承认,精英和先哲们为人类的思想发展是做出了卓越贡献的。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学习、尊重思想精英的同时,不能盲目崇拜,不能因敬畏而束缚自身,不敢突破前人的不当论断就不可能有大的发展。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人类文明的向前推进,都需要有充足的思想供给。要为先进思想、正确思想的产生、发布和传播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人类社会务必使前人的思想成果成为后人思想发展的台阶,而不可成为框框与枷锁。
二、知识在思维中的基础作用
在人的思维过程中,知识起什么作用?一方面是起信息作用,为思维提供材料;另一方面起工具作用,影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人们头脑中的既有知识就好比是电脑C盘中的软件,具有程序约束功能,决定着人脑的思维方式。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学历、履历、经历和兴趣决定其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和先天特性决定其思维方式。
知识对于思维发生作用的机理主要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其一,知识影响着对信息材料的判断和汲取。当新的信息材料进入人脑时,大脑是通过联想和检索,把头脑中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的。在新旧材料的比较中对材料进行加工。
其二,知识缩短思维历程。头脑中的一些知识是基础性的规律。当从外部环境中汲取相关信息时,头脑中立即反射出相应的结论,而成为再思考的基础和升级台阶。一个未知者需要经过一定过程的研究才可能明白,而知者则省略了这一环节。
其三,知识的类比性启发作用。一些知识是对某一客观规律的描述,当类似信息输入时,大脑中枢神经就自发地作类比性分析,从而,有效加快思维速度,提高思维质量。其启发作用有两方面:一是结果或目标的启发,二是方法和途径的启发。
知识是思维的工具,能有效提高思维的效率。但是,如果在知识的陈旧结论中打转,知识就对思维起束缚作用。比如一架木梯子可以帮人登高,但同时也限制了攀登者的途径,对一位善用钩绳的特警而言,木梯反而是障碍。毫无疑问,知识是有用和宝贵的,但必须正确使用。
三、影响主体思想的因素和途径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性格脾气具有先天差别,比如温和、暴躁、急性子、慢热型等,先天因素影响后天思想发展;但笔者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学习、实践和体悟。相关因素很多,影响最直接的主要有五个方面:
其一,父母教育是启蒙性影响。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由于血缘和亲情关系,孩子也特别信任父母,什么事都问父母。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有意无意地传播着自己的思想观念。孩子观察、模仿父母的处世方式,其实就传承了父母的思想观念,即使是一名叛逆性的孩子,也多少受到一些父母和家庭的影响。
其二,学校教育是最基本的影响。现代人接受过不同程度的教育培训。教师对学生、教练对学员、师傅对徒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语:“名师出高徒”,说的是师徒之间的传承关系。当然,程度有不同,有的部分继承,徒不如师;有的几乎一样,叫继承衣钵;有的有继承又创新,叫超越其师。读书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研究生教育,承师众多,总有其中一位或几位教师对其思想影响特别深刻。
其三,传媒视听是自选性影响。现代传媒包括电视、网络、手机、微信等,已经成了人们视听选择的日常渠道。尤其是网络,具有海量信息,人们从中学到许多知识,获得许多信息成为思维材料,进而影响思想。书是一种传统传媒,对人具有最普遍最广泛的影响,许多很有成就的人都钟爱读书。读了一些书,人就有意无意地掌握和运用书中知识。有的好书,让人一生反复诵读,不愿丢弃,无论是搬家还是逃难都带着,成为人生命中的一部分,融入人的血液,成为人的精神和灵魂。可以说书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人不同程度地受书影响。然而,受书影响,因人而异。人们通常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书籍,这种影响是自选性的。
其四,社会实践是体悟性影响。学习主要是增长知识,实践才能增长才干。亲身实践中获得感受和体悟,是自己对规律的发现和总结,是自己头脑中产生的思想成果,特别管用。人们受亲身经历事件的影响,特别直接和深刻。例如,遭灾之际得到社会和他人救助,便有铭记终生的感激;投资失误导致血本无归,得到刻骨铭心的教训;信任他人而遭骗,容易导致怀疑一切;等等。
其五,所处时代是环境性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一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7)任何思想家的理论体系,都是那个时代社会实践在其头脑中的反映。只有这些回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思想成果,才能产生和实现其巨大价值。
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多方因素影响的综合结果。而且与其个体因素有关。同样的教育、同样的经历、同样的环境,因个体差异,形成的思想也很不相同;同样的个体心理品质,其教育不同、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形成的思想就必定不同。
四、创新者的心智模式
人人都有思维能力,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创造新思想的能力。一个人也并不是时时均能创造新思想,新思想产生需要特定的心智模式。
一是“兴趣导引”。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对探究对象不感兴趣,那么,冥思苦想是很累的。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思考对象怀有浓烈兴趣,对其中奥秘充满好奇,才能以思为乐,感到“思考着是幸福的”,才能将思考不断引向深入,创造出思想成果。
二是“静而生慧”。古人云:“静以修身”、“宁静致远”。一个人只有在心态平和、头脑冷静的时候,才能使智慧、灵感和悟性处于巅峰状态,使创造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中国的名山古刹乃清静无为之地,却高僧辈出,他们著经布道,智慧圆通。保持内心平静实为一种能力,一种素养,一种境界,一种悟的状态。故而平静心境是思想成果创造的内在条件。思想者应当保持恬淡心态,远离名利之争。
三是“急中生智”。这是一句中华成语,意思是人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产生常态下不能产生的智慧。因为人脑在受到外界强烈信息刺激时,脑细胞高度激活,使大脑迅速产生联想、想象,并以极快速度进行比较和选择,形成一个应急方案。然而这种急中生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有的人心里一急,神经僵硬,思维停滞,呆若木鸡,什么也想不出来。“急中生智”者必须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知识储备和实际训练。面临紧急状况,保持方寸不乱、头脑清醒,做到急而不惊、急而不躁、急中有静,方能生出智慧来。
四是“匠心专一”。无论是科学巨擘、文学巨匠,还是理论大师,其心必定专一。牛顿专注于数学物理,不懂人情世故;爱因斯坦专注于物理学,对于祖国人民推举其担任总统,予以拒绝。一个人的注意力和精力分散,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进行思想创造,就不可能有重大成就。专注的心境下是最有创造力的,就好比是体育竞技,若想东想西,牵挂太多,怎么能发挥好呢?
五是“谋深虑远”。人们对弈,多谋多胜,少谋少胜,不谋不胜。谋思得越深入,虑及就越久远。凡是系统化的理论学说都是思想者长期研究的结果,而非一时灵感所能成就。因此,要形成勤思、多思、深思和善思的习惯,抓住重点、反复思考,把事理琢磨透,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思想成果产生不可急于求成,而是要给予必要的“生长期”,国外的说法是搞学问“悠着点”。
五、创新者的思维特质
善于创新者往往具有良好的思维特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敏感和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思维主体应当不只具有广泛的兴趣,而且,能从众多事物中选择一定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使自身的注意朝着活动对象集中,并保持兴奋点稳定持久,对该事物作细致观察。一般来说,思维主体所注意的事物,就是其大脑所敏感的事物。任何创新都是以对于对象的深入感知为前提的,没有深入感知就不可能把握规律。创新是对事物规律掌握和运用的产物。要获得准确的感知并把握规律,就必须具有良好的注意。集中注意力观察事物和认知事物是思维主体宝贵的心理品质。正是思维主体的这种敏感和专注,使他们能感知一般人难以感知的信息,发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规律,创造一般人难以创造的成果。
第二,怀疑与批判。许多创新都是从对事物的怀疑和不满开始的。有怀疑才会提出问题,有不满才会产生新的企望。创新者必须具有挑战传统、平视权威、痛恨保守、怀疑定论的心理品格。他们的思想不为成见所局限,决不把既有结论当作教条。在发挥创造才能时,通常是先有否定,再有创新。他们反叛“守旧”传统,崇尚“求异”精神,尊重现实,相信自己的观察、感觉和判断,通常凭自己的直觉判断来创造新概念。“爱因斯坦的传记作家克拉克说,爱因斯坦总是对权威有一种本能的反感。……毕加索也是反对所有类型的权威。马蒂斯曾说过,毕加索想挑战这个世界、震撼这个世界、毁灭和重建这个世界。”(8)人类创新实践表明:不敢怀疑成见和定论,就不可能有突破,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
第三,想象与求证。在怀疑定论、试图突破时,心中自然要追问正确结论是什么。这就必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袤的思维空间展开搜索,以求得到新的正确结论。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克拉克也说,“他的天才很大成分上在于他的想象力,想象力给予他敢向定论挑战的勇气”。真理是客观存在,尽管想象是宝贵的,但想象还不是真理本身。找到真理要依靠运用正确方法进行试错和验证。真理的空间是立体的,搜索需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是纵向搜索。通常纵向深想一步就有惊人的结果。同样是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有人只想到苹果熟透了,或喜于免除摘取的辛劳,牛顿却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同样面对“0”和“1”,多数人是熟视而麻木,而冯·诺依曼却发明了采用“二进位制”代码表示数据和指令的电子计算机。可见,同样的思维材料,搜索深度不同,结果就不同。二是反向搜索。猫懂得往前走不通就往后退,人的思维有时却老回不了头。许多事情正向搜索没结果,一旦反向搜索就找到了解决办法。当若干人试图发明永动机失败后,反向搜索就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不论政府计划怎样严格周密还是不能保证经济平衡协调,反向搜索就发现市场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特殊作用。三是横向搜索。就像CT切片一样,在整个横断面上寻找,通常会有所发现。如何发展循环经济?一位垃圾场的工人提出几个“变”:变废为宝,废气有余热、废水有动能、垃圾有宝物;变害为利,风是动力,雨是水源,潮涌是资源;变闲为用,闲置的土地、闲存设备、闲休中劳动力都必须开发利用。四是纵向横向反复交叉搜索。纵向搜索有成效后要迅速横向扩展,横向真理点找到后又要纵向延伸,这样循环往复推进就能使思想成果不断扩大。凡是有伟大成就的科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均具有富于想象、善于搜索的思维品质。想象和搜索的成果是否正确,需要进行求证,包括学理上的论证、实验结果的验证和客观事例的实证。只有求证成立的结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思想成果。
第四,自信和坚韧。创新者必须具有必胜的信念。他们懂得事物的结构规律:大由小构成,难由易构成,复杂由简单构成。遇事当有分解意识,大者分解就变小,难者分解就变易,复杂事物一分解就变得简单。只要肯坚持,什么大事、难事、复杂事都一定能做好。现代计算机是多么复杂!但其理论基础就是依托电路的通和断运用了“二进位制”计算原理(9)。创新者均是高度自信的人,没有这必要的自信,就是已经闪现的智慧灵光也会因其自行放弃而泯灭。许多创新家在信心上都是敢于以自己的一生命运作赌注的。爱因斯坦“自信到这个程度,他能蔑视牛顿力学以及当时的所有科学学说”(10)。“把精力投放到一个认定的目标去实现梦想,排除万难就是成功的秘诀”。创新者不仅要凭借意志力去克服探索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而且要顶住世俗的偏见与压力,有时甚至要有冒险精神,才能在探求真理的崎岖小道上攀登高峰。1978年12月在中国尚且实行计划经济和集体化的大环境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按了红指模,以准备坐牢为赌注自发订立了“大包干合同”。凭这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他们开创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先河,拉响中国经济体制根本转型的悲壮前奏。思想创新者对自己思维成果的认定,一方面凭直觉,另一方面依靠反复求证。在无边的思维空间搜寻真理是艰辛的历程,会经受失败和挫折的痛苦。思想创新者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有屡败屡试的勇气。这种意志、毅力和勇气又来源于高度自信。意志和自信互为因果、互为动力,共同推进创新的曲折历程。
六、思维主体的创新障碍
人脑在创新方面具有巨大潜能,但是,在心理、传统、习俗等方面往往存在一些障碍。
(一)熟知不疑
面对熟知的事物,往往不怀疑、不深思,总以为熟悉的事物必是认识透彻的事物,于是,放弃一切研究和探索。这就不可能再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正如黑格尔所言:“一般说来,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有一种最习以为常的自欺欺人的事情,就是在认识的时候先假定某种东西是已经熟知了的,因而就这样地不去管它了。”这是影响人们思想创新的习惯性障碍。
(二)成见束缚
有识之士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容易为轻信和成见俘虏而不自知。”(黄钟)这话很有道理。因为,当人接受这成见的时候就虔诚地相信它就是定论,就是真理。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容易把一切有别于现成见解的想法视为异端邪说而加以拒斥。人们常常将成见作为真理,满怀真诚地投入捍卫和战斗,殊不知自己所捍卫的成见很可能是谬误,从而阻碍了探索深入和真理发现。
(三)思维定式
由于受到某些先入成见的影响,人的思维会形成一种惯性,也叫思维定式,严重限制人的思路,使思维空间变得狭小,从而不能深入研究某一事物,容易贸然得出结论。因此,只有打破思维定式,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才能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领域内实现创新。
(四)历史局限
伟大的思想家,即使是圣贤,也只是凡身俗体,其感觉、发现和思维未必全是客观事物在其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因其生存时间、生活空间、交往范围所能获得的信息均是有限的,他们无法突破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也就决定其对真理的认识有限。培根算是16、17世纪顶尖的思想家,尽管其热爱科学,也“曾嘲笑那些否认太阳和星辰绕地球运行的自明性真理的人,因为地球显然是静止的”,他当时未能接受“日心说”的科学道理。
(五)权威迷信
思想、理论和学术界的权威,以其成就、方法和经验,培育和影响着许多人。在开拓思想和理论空间,创造研究方法方面他们做出了贡献。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权威者,影响大,也吓人,他们的一些论断往往禁锢人们的思想。权威人士的一些受历史局限的观点和结论,往往被当作教条,妨碍人们思维展开。所以,思想创造者,一定要破除迷信,发扬独立思考精神。因为,在真理世界里没有通晓是非标准的裁判官,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诚如爱因斯坦所说:“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里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淹没。”
(六)习俗障碍
一些陈旧过时的思想和观念,常常以传统和习俗的形式遗留下来。不可否认这些思想曾经有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有的已不合时宜了。然而,这些陈规陋习常常约束着人们,纯朴天真的人们还将其当作天条信奉,于是,思维的翅膀受到束缚。当创新者敢标新立异、背叛传统时就会受到一些恋旧的人们以习俗为武器进行指责和攻讦,使创新者承受沉重的社会压力而不敢想不敢说,从而阻碍思想创新。如果全体社会成员都厌恶保守、喜爱创新,创新成为受人羡慕的时尚,人类思想发展就会一日千里、奔腾向前。
(七)过度管控
任何社会都必须有制度,没有制度就必然引起无序和混乱。“以制度禁止错误思潮的表达、蔓延和泛滥,是为了给真理的发布、传播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这话本身并没有错。可是,控制过度,令思想者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话,就会阻碍思想创新。更为可怕的是权力往往假借制度的名义,从私利出发给思想者分发是非标签,可能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致使“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真言噤声、假话盈宇”。封建王朝的“文字狱”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史例。要解除苛严制度对思维的管控就必须确立先进制度。在遵守法律和纪律的前提下用制度保证思想者的人身、权利及言论自由,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思想者的合法收益,以政策制度保护和鼓励创造。
(1)沈伟红:《右脑动一动,宝宝更聪明》,载《钱江晚报》2005年2月24日。
(2)[英]约翰·坎尼编,徐进夫、宋碧云、匡晓林译:《最有价值的阅读》肖像图注语,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版。
(3)参见:王志华著《大系统价值学说》第52-60页,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3月版。
(4)转引自:王乾荣《翻译的问题》,载《学习时报》2005年4月18日。
(5)转引自:《寻找文化中国》,载《学习时报》2005年2月17日。
(6)转引自:朱耀光《全球化·文化与翻译》,载《学习时报》2005年1月3日。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44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12月版。
(8)吉恩·N.兰德勒姆著,张军等译《改变世界的13位男性》第4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
(9)王道华讲座:“辩证智慧心理学”内容材料。
(10)吉恩·N.兰德勒姆著,张军等译:《改变世界的13位男性》第6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