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大唐](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62/30525362/b_30525362.jpg)
第43章 学霸军整编
虽然一切从简,但梅哲仁总算是成了亲,他也明白了知好色而慕少艾是啥滋味,两世为人头一回近女色,虽不至于夜夜笙歌,可也食髓知味。
当然也跟新婚燕尔,黄珠儿缠得他更紧了有关。
还有一个好处,刚成了亲,部下们也不好意思催逼得过紧,梅哲仁终于可以稍稍缓和一下。
缓和的结果是他可以陪陪王福畤和王从义,至少一日三餐可以聚在一起吃个饭,闲聊几句。
没想到陪自家老人的时间竟然是黄珠儿帮他挤出来的,这让梅哲仁有了些感慨,可王从义每天都要盯着他和黄珠儿看一会,然后再意味深长地点点头,这样的做派让黄珠儿脸色娇艳欲滴,让梅哲仁败退。
王从义倒不至于老不羞,只是天天被盼着抱大胖孙子的心火烧灼得耐不住,还把王福畤给传染了,也加入了猥琐凝视的序列。
梅哲仁被盯得浑身不自在,忙不迭拉着黄珠儿落荒而逃,以久疏军务的名义躲出了交趾县衙,跑到学霸军的军营先避避风头再说。
军营的营房里也有梅哲仁的住处,虽然木头房子简陋了些,可好歹能安身。
这一躲梅哲仁躲出了味道,他觉得自己应该找点事做,不然他怕自己落进温柔乡出不来。
可转头他又想起来事务多到忙不完,很多事情就不该他管,他又不是皇帝,不会一天不批阅一车公文就睡不着。
在军营的第一晚他又梦到了后世老爹,老爹说了一段话言犹在耳:“一定不能当诸葛亮,食少事烦,事无巨细都要过眼过手,说得好听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得不好听就是不信任下属,独夫耳。”
他做梦惊醒时黄珠儿忙着安慰他道:“没有急务,也没有伤患,再睡一会吧,郎君太久没得好好休息了。”
黄珠儿也不是随口说说,她到了交趾后梅哲仁还真被半夜起叫起来过,因为有急病的患者,学徒们不敢动手。
这一梦让梅哲仁醒悟过来,天下人管天下事比一个人管天下事更靠谱。
于是梅哲仁发布了学霸军整编以及军政分离的号令。
明面上的理由是职司不清头绪零乱,致使令律不分军民混淆非长久之计。
没说出口的理由是他觉得手下都有空关心他房中之事,就是闲的!那就把活分下去,既能锻炼下属的能力,也能以最小代价让管理走上正轨。
一句话,都别睡了,大家起来一起嗨。
以前学霸军是军政一体,这样运作起来高效,却无法适应分散的管理,随着地盘越来越大,已经有些忙乱,梅哲仁被大量的庶务拉扯着,不眠不休也顾不过来。
两县一港外加两座岛,交趾县说是县,却比一府还大,而下龙港也有变城的趋势。
人员分散几地,如果还军管,事事都得推到梅哲仁这里来,他不是真的神仙,没有办法一个人包打天下。
不趁着现在外部压力小尽快建设好队伍,等到危机来时就是沙滩上的城堡,一个浪头就散了架。
梅哲仁还打算今岁发动冬季攻势,把交趾一地北部湾沿岸的地方都拿下,最好能往南推进将占城给占了,这样占城稻就有了,正好可以赶上明年春播。
诸多开发项目齐齐上马,劳动力也捉襟见肘,打下更多的地方把劳动力从土蕃手里解放出来,是下一步发展的必须。
是时候把政务从军队里分出去,让学霸军腾出手来一心一意地备战攻略。
政务体系提前打好底,再接手地盘能得心应手地安置,也能为南海立国做准备,很多政令要试验过才知道利弊。
照着这样的思路,梅哲仁把学霸军给拆了。
工旅中的船运营一分为二,一部分成了海军,另一部分变成了运务部。
从海匪手里弄来的三艘船划规海军,李治赏下来的三艘船归运务部,因为这三艘船比较老旧,即便经过改装也不顶事,拉货还行,做军舰就跟不上趟了。
工旅余下的部分被拆成了学霸军的工军和准备移交出去的工务部和工院。
工军就管攻城摧坚、搭桥驾渡、建堡设台等工事作业,工务部事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工院事科学研究。
养旅一部留在了学霸军,改组成军需部,其余部分拆成了医院、农院、商务部和财务部。
听营则分成了军情部和安全部,军情部接受梅哲仁直管,安全部则谁备交给即将成立的执政系统。
秋伯借此撂了挑子,倒不是闹情绪,而是他觉得成了梅哲仁的老泰山,手握军情部这等重任会惹人闲话,梅哲仁不想搞家天下,他得为梅哲仁打个样,安全部的业务他不熟,霸着位子更没意思。
张参军的脸皮也得另找人顶着,秋伯说他不通文务,还是找一个读书人来比较好,毕竟张参军时不时要跟合浦县的官佐文房打交道。
想来想去梅哲仁发现已经呆在身边的彭简最贴近,读书人,原来就管着学霸军的军法文牍,当参军名符其实。
秋伯也没想养老饴孙,他觉得自己的航海经验老到,要求到运务部去,一辈子跟大海舰船打交道,好钢得用到刀刃上。
黄珠儿也支持秋伯的决定,这样调整后秋伯可以多点时间照顾下龙港的家。
她嫁人了,却放心不下侄儿和老娘,虽然现在有人照料,但总不如自己人更贴心。
黄珠儿拿定了主意也就意味着没得谈,生米煮成了熟饭,黄珠儿表面上变温和了些,内里却更硬实了。
不用等到薛金莲,梅哲仁已经体会到了河东狮吼的威力,其实黄珠儿都不用施展狮子吼,那招倔强疑视把梅哲仁克得死死的。
想走的留不住,想留的却要走。
陈文定倒是想呆在军需部,奈何财政部和商务部现在更需要人坐镇,他没得选。
潘仁也舍不得,但工务部的事务又找不到替代者。
韦丰则是担着农院和医院的职司,军需处职能小,不能大材小用,根本由不得韦丰。
战旅也没逃过支离破碎的命运,被分成了陆军和山军。
学霸军从此分成了陆军、海军、山军、工军,另外梅哲仁直辖三部一院,分别为参谋部、军需部、军情部,以及军院。
陆军的军长由刘良担任,这没争议,刘良是凭着扎实的根底一路拼出来的。
山军的军长就是山地营的营头梁树,因为善于拉人头,山军的人数已经跟陆军平齐,梁树的职级也跟刘良等同了。
海军的军长是陆舟生,他对航海的理解在学霸军无出其右,他师父离开了军伍,陆舟生便是不二之选。。
工军的军长是李衡,这又是一个意外,梅哲仁以为李衡会更愿意去工务部或者工院,结果询问后李衡却一口咬定要留在军伍中,那工军军长的位子肯定没人跟他抢。
梅哲仁回过头来一想,职业军种就必须由最职业的人来管带,李衡的选择出人意表,却最为实在。
各军之下的部、众、旗、营、旅编制改成了班、排、连、营、团,仍以三三制结成,将旅的编制提了一级,又新增了师的编制,一共七级。
这是梅哲仁不习惯古代的称号,总觉得别扭,这一次干脆改过来。
一线部队除主官外,多了个军情部委派的监军,名为监军却不能干涉军务,负责的是统合部众人心以及直接向军情部汇报部伍状况,监军只在连以上的部伍设置。
梅哲仁提出了监军制度,自个儿却要受监管。
黄珠儿要当军情部的部长,她是毛遂自荐,竟然被一众军官鼓掌认同,梅哲仁难犯众志,从心而定。
参谋部需要集中脑子活的军官对作战进行谋划和智力支援,彭简可以胜任。
军需部专司军供,学霸军的后勤由军需部统一筹备管理,由伙夫出身的郭全出任部长,他是第一批学霸军,手艺好爱琢磨,把梅哲仁的美食经学了个八分。
军院由梅哲仁暂领院长一职,负责军事学术研究,同时规定学霸军军官皆须到军院学习培训。
学霸军的重组,仅是改变架构,因为作战部队有名而无实。
除了刘良和梁树手下有实打实的两千多人,其他部队都缺员严重,但条框设好了以后填充也容易些。
这么一改编,军中的事情一下子条理分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