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世遗·世史洪流:澳门历史建筑散步〔修订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世界-澳門-世界

雖然從前在澳門中學時代是寄宿,但寄宿的生活總是足不出學校。除了聖堂出遊,每年的旅行外,其餘的假期不是在學校就是回香港。「唯二麵食店」是星期日我們可以外出吃麵的地方。因此,澳門這座城市對我來說是相當陌生的。

從學校退休後就來了澳門,回到這個充滿了青少年回憶的地方,既是很熟識但也相當的陌生。習慣了其他的城市,我好像走進了30年代的深水埗,很破舊,但卻又非常的親切。

來到澳門的初期,我走了很多的路來認識澳門,我發現了澳門的許多世界遺產景點。旅遊學院沒有因為我是長者而不錄取我。相反,我考取了澳門導遊牌照,成了一位合格的導賞員。很快我的副業促使了我加深認識澳門,因為我被這小城的歷史迷住了。小小的一個地方,卻有400多年的歷史。而且它的歷史是與世界息息相關。

歷史告訴我們在十六、七世紀葡萄牙不停向外擴張,使這小漁村走了不歸之路,成了歐洲及亞洲的中途站。更好說,當時的世界透過葡萄牙,以及其他的國家,使這名為澳門的小漁村脫胎換骨的成了歐洲所熟悉的市鎮。

今天,我們常談及世界觀:世界金融,世界航運,世界貨幣。很多地方已走向全球化。我很驚奇的發現400多年前葡萄牙這一個小國已曾將澳門推到了世界的舞台。而中國,這被稱為「中」的國土,一貫以為中國即世界,其餘四周的國家要臣服中國。但有一部分的中華人民卻因際遇而要在澳門生根成長,真的成為了中國國土的世界。

當時葡國的國教天主教也引進了很多有理想的傳教士。他們的世界觀就是使異邦的人民成為天主的子女。而這天主聖名之城就成為歐洲修會傳教的基地及它們競爭傳教的對象。因此,在這裡有很多的聖堂,而後來有些更成為了世界遺產的景點。同時,中國的儒、道、佛宗教也因中國人的入住而在澳門生根。

在澳門,很多的決定是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經過亞洲,來到了非常不同文化的中國。而中國卻常在愛理不理之下又加以決定或否定才在澳門街推行或實行。漸漸地,當澳門有了一定數量的居民。參議會也隨之而成立。它要兩邊討好,但卻又為了當地人民的福祉而努力。為了生存,為了金錢,賭博在澳門成為合法的。

這就是初期澳門「兩國一制」及多宗教的面孔,它也就如此這般地在澳門成長及發揚光大。當然這兩國是包括亞洲的中國,及歐洲的葡萄牙及其他有關的國家。而中國人的重情義、包容、忍耐、低調、好賭及西方的理性,愛分析,也在人與人的關係中表現無遺。這就是我要寫這本書的原因。因為澳門實在太特別了。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國,但澳門仍是一塊充滿了中葡足跡的地帶。它需要更多的人來釋放及發現前人的寶藏,那就是中葡文化的交流、衝激、式微或突破。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中葡,而是澳門與世界。我願從這個角度去看澳門的遺產。使澳門更能表現出它在世界上的定位、它特有的中西文化,以及宗教對世界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