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2章 叙旧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清)仓央嘉措
晚上,汤锐锋打来电话,说在出差,周末回不了家。雨竹对着电话喊,爸,我要跟同学去旅游。
好啊,等你妈妈这个月上完了学校的辅导课,下个月咱们全家一起出游。
禹蝶赶紧说,下个月我们班同学聚会得回老家一趟,你们班有没有人通知二十年聚会的事情?
二十年聚会?我怎么没有接到通知?我得问一问,如果是那样,我们就一起回去!
一旁的雨竹听了,兴奋地说,你们回去聚会,我跟同学去旅游,太棒了!
爸爸听到了忙问雨竹,你们几个同学一起?有没有大人陪同?
周伟伟的妈妈带我们三个同学一起去,爸爸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
小蝶,我们离开师范学校已经二十年了吗?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汤汤又对着禹蝶聊起了电话,我们班肯定也有聚会,好期待啊!你是不是也很激动?
是啊!你赶紧打电话问一问你们班哪天聚会,最好两个班的时间差不多,我们好安排。
汤锐锋满意地挂断了电话。
聚会的消息像一串燃放在夜空中的烟花,把禹蝶细长的时间小河照得金光闪闪,那光晕一圈一圈无限放大,又在思绪里飘来荡去。
晚上,禹蝶忙完了手头的事,给艾小杰打电话。
喂,小杰,我有特大好消息要跟你和童范进分享。
禹蝶,我们又一年多没见面了,别卖关子,快说!艾小杰说。
不行,现在暑假有时间,我请你们俩明天过来聚一聚,咱们好好聊聊天,慢慢说。
童范进和艾小杰在广外实验学校,那次禹蝶去他们学校听课,通过一个认识的老师意外地见到艾小杰,离开师范十几年都没见过面的知心朋友,竟在他乡重逢。两个人激动地聊了一阵子,才知道毕业后艾小杰找到童范进,两个人开始了拉锯式的异地恋。童范进出来后从中山到东莞,又辗转到岭南,周围一圈的信息特别灵通,广外扩招的时候,他让艾小杰过来面试,两个人都双双如愿,工作与生活齐头并进。
艾小杰和童范进在岭南最北边,禹蝶在最南边,偶尔发个短信相互问候一声。汤锐锋到岭南后,两家人激动地聚过一两次,用家乡的方式喝酒聊天。后来他们各自忙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好久没有见面了。
周六,两个人如约而至,还带来了他们十五岁的女儿童童,刚好可以跟雨竹一起玩。吃饭的地点在BSD岭南双语实验学校附近的一个安静的粤菜馆。
一见面,童范进就问汤锐锋怎么没来。
禹蝶笑说,又出差了。从前在老家,他忙着喝酒应酬工作,没时间陪我,分居五年更惨,现在又过上周末夫妻生活,有时候连周末都聚不成。我都被练成独孤求败的女人了哈。
童范进爽朗一笑,说,久别胜新婚,多浪漫呀。看我和艾小杰天天窝在一起,大眼瞪小眼,没有新鲜感。
艾小杰还真的瞪了童范进一眼,问,禹蝶,有什么特大好消息?快说。
二十年同学聚会,我们一起回去参加吧。
艾小杰看着童范进说,我不太想去,你想参加吗?
禹蝶看童范进没有说话,先开口了,师范学校毕竟留下我们的青葱时光,有快乐,有悲伤,还是很值得留恋的。她又看了一眼雨竹和童童在听MP3,说,其实,说到聚会,我最怕见到一个人,你们知道是谁吗?
是寒蝉吧?童范进说。
你不长脑子啊,寒蝉才是禹蝶最想见的人!艾小杰抢着说。
我最怕见到的是我们的谢老师。有些旧事埋在心里也难受,不妨聊一聊,你们二位介意吗?
童范进说。聊一聊也好。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把压迫自己的往事讲出来,是一种最好的心理释放。
禹蝶说,作为心理学和教育学老师,谢老师解决学生问题的方式一直令我费解。其实像我们当年这帮农家的毛孩子,非常简单,师范校园这种没有学习压力的环境,一般不会发生什么大事情,最多也是步入青春期的迷茫。老师们对此类问题的处理方式严重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甚至影响到我们走上讲台解决学生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我们总是在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却成了一句简单的话。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都做了二十年的教育,禹蝶,如果你当年是谢老师,会如何处理那些事情?
我可能有两种处理方式,要看身在何处。如果在棘阳老家任何一所学校,我都会像谢老师那样做;如果在岭南任何一所民办学校,处理方式绝不会如此简单,这关乎到一个青春期少年的尊严,处理不得当,可能会导致一桩人命案。其实,当年谢老师处理我的方式还是委婉了一些,你们还不知道吧?
当然知道,全班同学都知道,当时看你情绪很低落,就不敢去问你,怕你伤心。艾小杰说。
禹蝶说,直到现在,我一想到这事还欲哭无泪。虽然老师都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但对待问题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太重要了。
童范进说,我跟你的想法一样,我们当年这群孩子都是野蛮长大的,命贱,但无比惜命。不过,还真要感谢谢老师,首先他接纳了我这个留级生。要不是他那场辩论会,我也不会走极端,离开师范,出走江湖,开启我浪迹天涯的谋生之路。童范进的江湖侠义之气不自觉地就流露出来。
你正常毕业的话,现在应该还在我们杨家岭小学教课,说不定连个老婆都娶不到。艾小杰插了一句。
童范进南闯历险归来,昭告全班师生是如何踏出一条成功之路的。禹蝶夸张地赞道。
哈哈,将来我要把这一切写进自传里。禹蝶,我们想想给老师准备一份什么礼物好。
好啊!我这里已经给老师和同学们准备了一本书,是我写的教育专集《独行者》,今天先送你们一本。禹蝶说着拿出书递给小杰。
童范进连连赞叹,说,禹蝶,我将来也要写一本书,名字都想好了,叫《江湖说教育》。
禹蝶说,期待早日拜读!听说许承业研究生毕业后到了深圳的一家学校,但不知道是哪个学校。你们俩知道吗?
我们也听说了,还真不知道他在哪儿?可以打听一下。
禹蝶又问,你们俩暑假怎么没有回老家呢?
最近看了一套房子将近二十万,我们想买下来,就想着赶快挣钱,再说了这里遍地黄金不挣也挺可惜的。艾小杰的话。
透露一下挣钱的秘诀,我也正在想这事呢。不过,这个暑假学校安排我给韩国学生上课,一节课80元,半天能挣240元,还不错。
我俩去了学而思给学生上课,一个暑假下来挣四五千应该是有的。禹蝶,有没有想过开培训班?童范进问。
暂时没去想,我三年前买了一套三十八万的房子,压力大,如果辞职去开班不能保证生源的话,怎么还贷?再说,汤锐锋跟人一起投资了一个装修公司,也才刚刚起步。要等他能挣大钱了,我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
你贷款多少?
贷款二十八万,每月还贷两千六百元。禹蝶说,刚来的那两年买房子是可以带转户口的,当时遗憾错过了。眼看雨竹上初中了,没有户口咋考公立高中?我又花两万八把我和雨竹的户口转了过来。
你把户口都搞定了,真有办法!艾小杰追着禹蝶问,快说说怎么搞成的?
其实买了房之后,我就打算通过人才调动转户口,把所有的资料寄回去让汤锐锋走流程盖章,他就不当一回事,说要等他调动过来全家人的户口就能随迁,结果调动没成功,我的年龄也过了,转户口就黄了。后来我听一个家长说有中介可以办理转户口,她是五万转的她和孩子的。我听了这个信息赶紧上网查找,联系了一个中介,说本科学历35岁之内资料齐全的话,两万可以转母亲带孩子的户口。我说,我一个人带孩子在岭南工作,挣钱也不容易,能否打个折扣。那个中介说可以优惠两千,得先交三千的押金,我说成交。等我把所有的资料交到他手上去银行转账时,他说这个月开始价格都长到了三万,我得补两万五。差这最后一步就成功,我看了银行卡上还有这个数的钱,二话不说就交了。
真是胆小限制了我们的思维。我前段时间了解到超过人才调动的年龄,岭南的户口十万都办不成。我们还是老家户口。禹蝶,我太佩服你了。
禹蝶,我一直有个问题不明白,我们这些农村的老师南下我能理解,你和汤锐锋一个在规划局当公务员,一个在市直晨光实验小学教书,好端端的日子不过,非要历尽波折跑到南方打江山,难道你俩是被幸福烧坏了脑子不成!童范进问。
还不是为了搁浅在师范里的梦想吗?禹蝶说。开个玩笑,梦想也是有的,还有更现实的问题。他那时候工作也是不顺心,规划局当时搞干部公开竞聘上岗,他的笔试和面试本来考了全局第一名,板上钉钉的规划科科长,结果被上面规划局调来的一个普通科员顶替,他心里憋屈。
幸亏你们来了岭南,要不我们怎么会在这里重逢。艾小杰有点感慨。
我爸说我妈是无知者无畏。一旁的雨竹插了一句,她给我爸搞调动更冒险。
雨竹说得没错,幸亏给汤锐锋搞调动的冒险没成功,让买房子的冒险成功了,现在房子长到四十多万了。嗨,不说这些了……
说呀,也让两个孩子听一听我们的故事,当作励志。童范进乐呵呵地说。
禹蝶简单回忆着这些年的事,说,进了岭南实验学校,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办法总比问题多”,所以我一遇到问题就迎上去,然后想尽各种办法去碰壁。
艾小杰说,关键是我们都没有遇到问题。
你们现在不是就遇到问题了吗?要买房,想办法赚钱。哈哈,当你想要什么的时候,就大胆地去要,总会来的。禹蝶就是这样随性的人。
童范进听得一愣一愣的,举起茶杯说,江湖女侠,铤而走险,置于死地而后生。我敬你!
我出走江湖的故事一点也不比你少。禹蝶回应道。
送走艾小杰和童范进后,禹蝶还沉浸在寒蝉组织的这场即将到来的二十年聚会里,如果汤锐锋班里没有组织聚会,他会让她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