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文化:中药与文化的交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严 序

前不久,我得到了我校杨柏灿教授的一本力作——《药名文化》的书稿,十分欣喜,浮想联翩。

脱胎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学,经历了数千年足有成效的发展,铸就了具有丰富而深邃文化内涵,并卓有临床疗效的世界独一无二的传统医药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反复指出的那样,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凸显了中医药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并由此迎来了中医药学的最佳发展时期,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学接受文化渗透于微渐之中,不知不觉,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文化以其无形的手,推动着中医药学的发展,构建和发展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诊断和思维方法,治则治法,也促进了具有浓郁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特色的中药及方剂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所以,从文化哲学视域下研究中药学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舍此,就无法全面认识和揭示中药学的真实内涵。

年前,我读到了由杨柏灿教授主编的一本用于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通识读本《药缘文化——中药与文化的交融》,从中药起源,产地品种,中药理论,主治功效等等方面开创性地总结了其中的文化交融现象,全面而深刻,佳作也。作为深化研究的成果,杨教授又撰写了《药名文化》一书,读后钦佩不已。众所周知,中药数量众多,如之一药多名,及命名方式多元,以致药名繁多复杂。近十多年来,学界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从事研究,或从功用特点、或从产地、或从形态、或从色泽、或从性味、或从药用部位、或从生长特性、或从民间传统等等,不一而足。纵然,这些研究都从某一侧面说明了各种药物名称产生缘由,但大多忽视了文化与药名产生的深层关系影响了对药名全面科学的解读。而杨教授独到地关注到药名的文化特征,并从传统文化角度诠释部分药名,并获得了突破传统药名研究方法桎梏的效果,堪称“药名文化”研究的第一人。

杨柏灿教授,博导,从事中药研究和教学工作凡三十年,其追学不舍,砥砺潜行,勤于探讨,着意创新的治学风格,及其和善仁爱睿智谦敬的为人处世,造就了他的卓越的科研成果,辉煌的教学业绩,成为了上海市科技启明星,校教学名师,以及国内、国际中药慕课课程的首位教授,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的主讲导师。他主编的诸多专著教材均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有的教材还被一些业外高校引进作为通识课程……由此可见,他提出的“药名文化”概念,以及《药名文化》一书的编纂成册,不是一时灵感的心血来潮之举,而是基于他深厚学术和文化积淀的呼之而出的成果。观其书,凡九十余味中药,对每一味中药皆作“药名释义”(包括“别名释义”),从儒家、道家、生肖、农耕以及古代舶来文化等传统文化角度,多方位,深层次地释义中药的药名,剖析药名背后的文化背景;对药物性能,功用特点也进行了全面阐述;最后均附有历代有关著名诗家文人颂表中药的诗词美句。读了之后,深感杨柏灿教授焚膏继晷,穷搜冥索的艰辛,搜集遗秘,补苴罅漏,集腋成裘的细微,去粗取精,刮垢磨光的精美。

《药名文化》将付剞劂,然而期盼之情尚在迴旋。近百味中药知识中药的百之一二,还望杨柏灿教授再接再厉,继续发掘编纂,以罄读者、同道。

杨柏灿教授嘱余作序,却之不恭,欣赏之余,不计笔拙,勉以此文,未能尽意,权且作序,祈同道裁正。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严世芸

2017年10月